视差之见 | 如果挑选四部作品代表2018年日本动画……


如果挑选四部作品代表2018年日本动画,我以当年日本动画相比以往没有的新动向为标准,决定把四个名额分成四个主题。
1.社会现象
2.meme
3.女性作者与女性视角
4.海外资本下的网络配信与“文艺复兴”
1.社会现象
相信大家能猜到哪部,根据日本网站「ガジェット通信」举办了《动画流行语大赏》可知:
金奖:安室透(名侦探柯南 零的执行人)
银奖:安室的女人(名侦探柯南 零的执行人)
铜奖:你是黑吧(POP TEAM EPIC)
除此之外还有NICONICO 2018“网络流行語100”排行:
大赏:POP TEAM EPIC
2位:虚拟YouTuber
3位:FGO
4位:止まるんじゃねぇぞ…(该)
5位:电脑少女小白
6位:安室透
7位:月ノ美兎
8位:假面骑士Build
9位:彩虹社(にじさんじ)
10位:女神异闻录5
是的,能代表2018年的第一部动画是——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零的执行人》

安室透这个男人的成就在于掀起了今年日本的社会现象,并成为2018年标准国民老公,推出的外传漫画《零的日常》还稍微高于正传,以安室透印章商品为主,还有各式各样的商品,可谓是拉动GDP的男人,这也是《名侦探柯南》整个系列史无前例的热潮。

而印章一事还得到了官方认可,不仅让青山绘制了新图,官方还亲自出了印章。

而实际票房方面则稍微低于山P和Gakki主演的《紧急救命剧场版》(《紧急救命》92.1亿日元,《零的执行人》91.3亿日元),错失本土年度冠军。去年本土年度冠军虽是《名侦探柯南 唐红的恋曲》,但并没有引发如此社会现象。
这个事情我个人觉得可以作为《名侦探柯南》系列的一个划分——该作作为历经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老牌作品,终于实现了转型,尤其是剧场版方面,从以前的大场面噱头(豪华轮船、飞机、东京塔、摩天楼、19世纪伦敦等等),转变到角色消费上,并且获得极大的成功。这种端倪从第20部剧场版《纯黑的噩梦》中初现,当时也获得极大的成功,并且相较于上一部的票房大大增长。(《纯黑的噩梦》63.3亿日元,其上一部《业火的向日葵》44.8日元,《业火》上一部《异次元的狙击手》41.1亿日元,可见增幅。)而明年的剧场版《绀青之拳》相信也会更偏向人物——怪盗基德以及剧场版初登场的京极真。从剧情方面来看这次也偏向恋爱(傻吊)喜剧。
除此之外,因为《零的执行人》的海外上映,安室透已经成功成为身价100亿的男人了(主要是中国大陆票房)。同时今年还是《机动战士高达The Orige》系列电影的完结篇,加上《柯南》疯狂玩高达梗,于是还联动了一番:

请给个日本动画年度最佳营销。
分别配了安室透和阿姆罗的古谷彻,自然也成了今年的热门声优,于是NICONICO 2018“网络流行語100”的直播节目就有他主持,太狠了,初代高达主角声优给铁血奥尔加梗颁奖什么的……
2.meme(梗)
我觉得无论是日本动画还是电影领域,今年真的是meme年。所以第二部我选的是——
《POP TEAM EPIC》

这真的只剩下meme的粪动画,NO MONOGATARI!JUST (消音)——KING MEME!!
这片我此前在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刷刷地在知乎写了评价,我还是决定不修改这个答案,一是因为懒,二 是我觉得我的这个第一集的评价同样也具备快闪的性质,就原封不动放在那成为历史好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上面聊到的即时性话题,还是刚刚回答的两个问题,都是和meta有关的,这是一个通篇到位都在meta的动画,全都是为meta出现的形式。但是不得不说,我看完之后确实是不完全燃烧,我一边感叹和佩服制作班底这么敢玩形式,一边又觉得这种狗屎形式谁看了能会尽兴啊!你这是劝退吧!!
我在别的答案也说过,这部作品有快闪性质,是官方都明说不会出第二期的粪动画。这也是一部依托网络的作品,因为除了里面的梗离不开网络,观看这部作品的观众,每看完一集都基本会上网与其他观众,甚至作者本人互动,有了这种交互性的行为,可能才是完整观看这部作品的正确形式。
实际上,这样依托网络的动画不是第一部,去年的《兽娘动物园》就引发了大型的网络互动潮流,而出身同人圈子的该作监督驼鹿同样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切身实际地与广大网友群众进行深入交流。更往前的还有对流行事物敏感度极强的《幸运星》,这也是在niconico配信的早期作品,可见该作的热潮同样离不开网络文化。
而电影方面的必定是《头号玩家》、《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
《头号玩家》虽然说是亚文化的狂欢,但实际的核心还是非常主流的——人活在社会终究要回到现实的交流上去。但即便如此,聪明的撕皮包还是骗过了不少亚文化爱好者,套以最主流的好莱坞电影框架,让所有观众一起摇摆,一起嗨皮。对于ACG、电影爱好者来说,这些主流群众不知道的梗让他们看本片会有一种满足感:你所躲在房间里一个人或者与网友们享受的亚文化被搬上主流殿堂,你会因为某个地方你懂的比周围观众更多、唯独你笑出来而激动;看完本片你会有一种归属感:你选择的兴趣爱好是对的,是最酷的,是不需要看大人们眼神的。

至于《无敌破坏王2》在梗方面就更大众得多,而且更贴合互联网——但因为主要是欧美互联网梗,所以中国观众很多梗是没get到的。除此之外,该片利用互联网营销也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在彩蛋文化如此流行的今天,本片通过彩蛋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而本片的第二个彩蛋同样也出自如今最流行的欧美社交网络彩蛋——NEVER GONNA GIVE YOU UP,这种具备时效性的网络meme用在彩蛋上,也让该片打上了2018年这个年份烙印。当然,本片故事固然值得诟病,但对我来说,这片有意思的是,在街机消亡的现在,这些老街机角色在本片的互联网舞台获得了新的身份——meme,meme的传播是没有始作俑者的,或说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帮凶”,因此这些没有实际身份、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拟角色实际上和meme是暗合的,最明显的情节是破坏王拉尔夫化身成了神秘网红。
除此之外,今年的日本动画之《SSSS.古利特》和电影之《蜘蛛侠:平行宇宙》同样也在这范围其中,这两部片同样是观众若了解更多关于古利特/蜘蛛侠系列,你会找到更多的彩蛋,并且获得更多的乐趣。正如我上面在《头号玩家》里所说的,这种乐趣不在故事本身,而是额外延伸的彩蛋,你甚至通过互联网社交就此与同好者进行狂热互动,这便是亚文化的狂欢——《POP TEAM EPIC》在今年一月掀起的网络狂欢便来自此,所以也荣登上述两个网络流行榜单。

3.女性作者与女性视角
我认为今年是日本女性动画人大放异彩的一年,与前几年由男性动画人创作的动画对比,明显故事上更多的是女性的视角。若在其中选一部的话我会选岡田麿里导演处女作——
《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岡田麿里是一个很具备争议性的创作者这我不否定,但如果要说一个业界女强人,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她。
在日本动画界中,监督(导演)基本都是从演出上脱颖而出的,晋升渠道一般是原画相关职位到演出相关职位,再到监督,还有就是制作进行(制片)、美术相关职位出身,但是从剧本到监督真的很罕见。(电影界倒是很常见。)但仔细想想,为什么能做上监督并不是无道理:
(1)业务能力强。虽然其作品评价评价很两极,但是基本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冈妈对于网友给她的差评是肯定看过的,具体可以看她自己写剧本的自传电视剧。)
(2)控制欲强。她对作品有着极为强的控制欲,例子有很多:《真实之泪》时她和导演西村純二吵过,在《未闻花名》《心欲呐喊》也和另外两位主创监督长井龙雪、人设田中将贺吵到团队差点解散,倒不如说她为什么做监督的原因之一就是她觉得剧本不能控制整个片子的一切,但是监督可以。而我个人也觉得,对作品有控制欲的创作者才是最有意思的,创作就是表达,控制创作可捍卫自己的表达。而冈妈恰恰也是一个相信言语魅力的人,她的许多故事都能体现这一点。
(3)人脉广,人缘好。在《朝花夕誓》的staff表你能看到各色各样的业界大佬为该片添砖瓦,除了她闯荡业界十几年积攒的人脉,还有就是她的伯乐——P.A.WORKS的社长堀川宪司叫来的人,能得到堀川宪司的信任,并让她担任自己公司的剧本家小柳启伍的师傅,可见人缘。除此之外,今年她还贡献了一部原创动画《甘粕与玛索丹》,总导演是出自动画公司GAINAX、如今是特摄电影界的顶梁柱樋口真嗣。是的,一开始看到这对组合的时候我简直吓呆了,怎么牵线的!同时在访谈资料中也能看到该作的制作公司骨头社的社长南雅彦对冈妈的信任,可怕的人缘……人脉人缘,别说动画业界了,许多职场社畜都很需要这样东西。

可能由于以上几点,冈妈去年开始在真人影视重出江湖,她再也不像刚出道的时候接一些低成本的粉红电影(类似香港的三级片),而是更主流的。比如生田斗真、广濑丝丝主演的《老师!我可以喜欢你吗?》,千眼美子小姐主演的《暗黑女子》,今年有关于她自己的自传电视剧《不能去学校的我直到写出「未闻花名」「心在呐喊」》,明年有《恶之华》真人版,和Cult片出身的井口升导演合作。细数冈妈做过的工作:写过粉红电影,写过Galgame,写过动画,导过动画,写过真人主流影视,出过自传,做过漫画原作(她原作的漫画《骚动时节的少女们啊》的动画定档明年4月番)……太可怕了……
而女性视角方面,我写过相关答案:
冈田对母亲的态度是母亲不一定是留在家庭中,可以一直行走于旅途,这也是女二蕾莉亚的功能性所在……相信这也是冈田自己的女性观,母亲不一定非得要被家庭牵绊住,在母亲的身份之前,女性是自己,一个独立的个体。
除此之外,大放异彩的不止是冈妈,还有今年导演了《利兹与青鸟》的山田尚子。为什么不选她,个人觉得冈妈的例子更特殊更具代表性。《利兹与青鸟》同样也是一部只能是女性拍的出来的动画。观众就像片中的河豚,河豚面对的方形鱼缸之一面就像是观众面对着的银幕/荧幕,我们观众就像被这部作品的世界圈养的河豚,我们的视线被安放在舞台之下方,愿眼前一切空气永远凝固,一切光景不可侵犯——这便是山田尚子创造出来的箱庭世界,不容许我们以窥视的视线来侵犯她们、刺穿薄膜,只能是温柔的守候。

而,从京都动画走出来的女性动画人内海紘子(《Free!》两部TV)也在今年交出了在京都动画之外的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动画《Banana Fish》(战栗杀机),原作是少女漫画类,作者就是如今出道40年的少女漫画家吉田秋生。可以说从原作到动画,都是女性创作者。而吉田秋生在我国做出名的作品可能就是曾经被是枝裕和改(魔)编(改)成电影的《海街日记》,该作也在今年顺利完结,同时也顺利引进国内,成为吉田秋生第一部在大陆面世的正版漫画。

该作更推荐漫画原作。漫画发生在越战后,动画改成发生在伊战后,内海紘子明显不懂得这么改编会出什么问题,故事里横行的性犯罪、黑社会操纵政权、街头混混青少年(这点学的应该是《阿基拉》)这些都是越战后、甚至是青年运动后才会出现的美国光景,明显和当下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她改动时代背景的原因其实想想也知道,迎合现在的口味。因此相对的,她懂得如今的女孩子喜欢什么,并且有专人设计角色服装,做到时尚时尚最时尚,肖达这个角色原本在原作有个情节是剃光头的,动画还是给他保住了头发,原因说是莫西干头是这个角色的标志。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12月姗姗来迟的女性动画人,《血界战线》(第一季)的导演松本理惠,她给乐天创业70周年纪念导演了一个广告MV《ベイビーアイラブユーだぜ》。

但我觉得她自从《血界战线》沉寂两年还有更多步骤,我们看看这个MV的staff表:
主题曲:BUMP OF CHICKEN「新世界」
监督:松本理恵
企画・制作人:川村元气
人设:林祐己
制作:BONES
对的,川村元气何许人也?电影公司东宝的王牌制片人。他是专门负责东宝夏日电影这块的——《怪物之子》、《你的名字。》、《烟花》、《未来的未来》、《天气之女》(新海诚明年新作)关,于他,我在这个答案有介绍过他→如何看待新海诚的新作《天气之子》?
然后,他找上松本理惠实际上是两年前《你的名字。》热映时。

是的,两年前的我奶对了。
我 奶 对 了 。
我就想得瑟一下。这事我能得瑟一年。我还相信松本理惠会和东宝推出更大的企划。
4.海外资本下的网络配信与“文艺复兴”
这一条实际上是分三块的,海外资本、网络配信、文艺复兴。符合这三块的、今年最具代表性的是汤浅政明导演、永井豪原作的——
《恶魔人Crybaby》

是的,在文章开头提到的2017我的三部代表动画中,也提到了网飞爸爸这些海外势力的网络配信动画,但是网飞真正开始施展拳脚是今年,于是代表作我选择了这部。
而网络配信对于创作者的利与弊,各位从各种新闻能看到,但是对于我们观众来说,一次性放出全集可能会改变我们一直以来的看番习惯,我看《恶魔人Crybaby》就是一晚上看完的。
除此之外,网飞动画当中还有一个特例就是今年一月的大热作《紫罗兰的永恒花园》,它不像别的网飞动画那样一次放完全集——可能因为不是纯种网飞片,而它是非常少见的、在网飞上可以一周一集更新的片(北美地区除外,北美地区要等完结一次过放出),同样是网飞片《小魔女学院》的TV就是播完再上网飞的。

据我的记忆中,第一部和网飞关系不浅的动画是P.A.WORKS的十五周年纪念动画《黑骸》(2016),如今这个模式也日渐成熟,2019年网飞爸爸为首的海外流媒体新作还会有更多。
其他相关新动向便是日本富士台,今年新增了一个新的动画档期叫“Ultra+”档,宗旨是将日本动画推广出海外。(此前有“倒A”NOITAMINA档,宗旨是制作不一样的动画,该档期代表作有《蜂蜜与四叶草》《未闻花名》等。)该档期和网络流媒体合作,其第一部作品就是改编自AR手游的《Ingress》。播出方式是电视播出第一集后的第二天,网络上再播出全集,形成网络话题后再将人气反哺电视上。
该作的监督樱木优平,在《日本动画人博览会》这个短片动画企划崭露头角的CG动画监督,曾经和宫崎骏合作在吉卜力美术馆上映的短片《毛虫のボロ》被宫崎骏折磨的死去活来,这位也是值得期待的新晋监督,明年1月他的新作剧场版动画《即便明天世界终结》上映。

说完前者说后者,“文艺复兴”。这个其实现在并不罕见,但是罕见的是今年有“4个50年”:
第一个50年就是永井豪漫画家出道50周年。因此今年除了《恶魔人Crybaby》,还有《甜心战士 Universe》、《魔神Z剧场版》都是改编自他的作品;
第二个50年就是《鲁邦三世》漫画连载50周年。除了今年播出的TV动画《鲁邦三世 第五季》,还有原作者Monkey Punch做总监督的纪念OVA动画《鲁邦如今还能燃起来吗?》;
第三个50年就是《明日之丈》漫画诞生50周年。以《明日之丈》为蓝本的《Megalo Box》,在B站引起这么高人气我还是挺吃惊的。该作画面特意用了DVD的480P标清画质制作,所以你能发现只有片头片尾字幕是高清的(我觉得很鸡肋),除此之外,线条还在摄影(后期)时模仿成那种藕断丝连的铅笔手绘线,也是为了模仿赛璐璐动画质感——这种线条表现方式的动画近期其实挺多的,《超自然9人组》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潮流其实也说明了业界也在念旧;
第四个50年就是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诞生50周年。今年你能感受到各种《JUMP》旗下作品的活动在举办,以及NHK为此拍了个纪录片大家可以去看看。
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意义在于,一些现在有很多制作委员会望而却步的动画类型,可能只有海外流媒体势力敢做,也能让老作品重新被挖掘处理,获得新的光辉。
以上便是我选的四部代表2018年的动画,总结一下:
1.社会现象:《名侦探柯南 零的执行人》
2.meme:《POP TEAM EPIC》
3.女性作者与女性视角:《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4.海外资本下的网络配信与文艺复兴:《恶魔人Crybaby》
编者按:嘛,每个人心目中的2018年日本动画坐标系也各有不同,本文提供了一个视差之见。我在meme后打了括号(梗),我同意马小褂老师14年时表达的前瞻性观点,翻译成模因比较正式,不过日常使用倒也不用这么学术味,“Internet meme 在很多时候表达的意思已经超出了模因学的范畴。”
近期文章与相关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