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深山藏古寺之境“的开化泰康禅院
深山藏古寺 峰回路转又一景
—浙江开化旭日村的山水
浙江衢州泰康禅院位于开化县,开化县是浙江省母亲河一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浙江的“西大门”、 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县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有怀玉山、白际山、千里岗3条山脉环绕,有千米以上高山近白座,最高山峰白石尖海拔1453. 7米。主要河流有马金溪、池淮溪、马尪溪、龙山溪4大河流,概之为“三山四水”。
形家曰:千尺为形,百尺为势。旭日山形与势展现出天造地设的妥帖,历来为仙光佛刹结缘。周显德元年(954年),建泰康院。明万历间,寺僧姚道,夙秉灵根,能致风雨。适岁旱,涧水断流,道者积薪为楼,登其上命举火,口宣偈语,语尽而甘霖降,四野沾足。此后早涝有祷,皆如愿。该寺不止本县信徒敬奉,江西邻省信者塞途。清初遭兵燹,栋折榱倾,尽为瓦砾。清•康熙年间,杭州灵隐寺的心镜高僧杖锡至此,见佛像一座,倒卧其中,丈六金身,挺然不坏。重兴寺院,大庙落成,规模更胜以往,远近焚香膜拜者,较昔日有加矣。继以古愣,承其绪而落成焉,遂使规模增胜,远近焚香者较昔有加。至1942年,由于战乱原因,繁华的古镇被毁于灰烬。泰康院也难逃被焚毁的劫难,最终成为一片废墟。
泰康禅院建于周显德元年,屡遭兴废。现有建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旧房改造而成,如今已无法满足周边信教群众的需求。泰康禅院在开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规划选址、政策处理、方案设计、资金筹措及配套项目的协调落实等各项前期工作。目前,泰康禅院的迁建项目选址合理,设计方案布局规范,药师道场主题突出,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浙江省佛教活动场所的示范点之一。
泰康禅院现经政府扶持及信众捐赠,寺庙内的设施硬件得到一定的维护,文化遗迹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经过主持师父衍药法师的精心管理及工作安排,寺庙重现了曾经的恢弘与大气,使得传统的佛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弘扬。
泰康禅院所在的旭日村为美丽乡村,离开化动车站近,交通便利。山内没有杂乱民宅,气场清纯。在山谷穿行中,山水相依,东高西低,植被茂盛,环境幽静,常见峰回路转又一景,自然营造出“先抑后扬”、“先隐后转”的空间感受,为修行养生养老佳地。若对山水的适当改造,形成一个宝葫芦状的风水宝地,营造“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枕石而眠,漱泉而餐,拾级登高,心旷神怡。智者也好,仁者也罢,当身在山水苍茫间,当心在梵音飘渺时,身己释然,心己空灵,智慧的光芒于是遍照一切时,一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