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临终戒言:不肖子孙,立即打死,结果还是被孙子害得掘墓砍棺
大唐名将李勣一生南征北战,不仅跟随过李世民参加唐朝平定天下的几场关键战役,后来还参加了大唐对突厥、吐谷浑以及高句丽等边疆外患的战争,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劳。

公元669年,李勣这位唐初名将在平定高句丽一年之后,终于还是抵不住病痛的折磨,只能在家卧床养病。家人遍请名医为李勣治疗,却都被李勣拒绝了,理由则是他本是一介农民,得遇明主才有今日三公的身份,他已到古稀之年,何必再祈求多活呢?
李勣这样说,就是为了告诉唐高宗李治,他没有什么野心,毕竟李勣一生所立战功已经太多了,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及,李治虽然是位性格仁厚的皇帝,但涉及到军队,势必会对李勣产生猜忌。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李家免遭猜忌,李勣在临终之前还特意嘱托弟弟照看李家子弟,如果有言行不轨、结交恶人的不肖子孙,要立即打死。可惜,李勣的临终戒言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李勣死后仅仅十几年,就受孙子牵连而被掘墓砍棺。
李勣的智慧
公元649年,大唐皇帝李世民病卧在床,眼看时日无多,但此时他还是担心太子李治无法真正掌控朝中的那些大臣,尤其是掌握兵权的大将,比如李勣,为了验证李勣的忠心,李世民特意将李治叫到跟前,安排了一场试探。

李世民嘱咐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有施加什么恩惠,而李勣是为能臣,朕走后,你恐怕无法驾驭他。朕准备将李勣贬到外地,如果他毫无迟疑接令,那等朕死后,你就施恩封赏他,李勣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会忠心辅佐你,如果李勣迟疑不肯接受贬官,说明李勣有异心,此人不可用,你要除掉他。
李勣一生历经三朝而不倒,自然是得益于其超高的伴君智慧,他长期陪伴在李世民身边,自然能揣摩透李世民的脾气秉性,所以一接到李世民贬官的命令,李勣就明白,这是李世民在试探自己,于是连家都没回就去外地上任去了。
李治见李勣很忠心,也就放下了对李勣的戒心,对李勣多加重用。
而李勣在明哲保身这方面是顶级选手,对于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李勣自始至终都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当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贞观老臣们渐渐成为李治统治的障碍,李治想要打压老臣们时,李勣选择了不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