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宁箫语·第23期·聊聊身体映射·20200507
根宁箫语是我的日常随笔,当然,内容主要是关于乐器和音乐的。
奏箫是一种身心高度契合的复杂行为,其所有的产出,皆肇始于脑部的操控,而无不最终落实于运动系统各部分的直接运用上。研究和优化脑部操控身体的过程,对提升乐器演奏水平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有一项用以祛除错误观念,改善身体使用效率的实用技术,叫做身体映射(Body Mapping)。多年来,该技术已为西方各类器乐演奏者所关注和吸纳,成为矫正姿势和动作,提升训练效率的重要手段。
身体映射是对人脑身体构图(Body Map),及其与人体运动关系的研究。
身体构图是身体在脑部的呈现方式。在身体映射课程中,学生通过研究特定的身体结构——其位置,尺寸和功能,及其对身体整体功能的贡献,以期做出高效,优雅和调和的身体动作。
身体映射是解剖学的一种应用。其创始人科纳布尔,以其作为亚历山大技术教师的经验揭示出,人是依据其身体构图进行运动的。理查德·尼克尔斯则指出,“如果依据错误的人体解剖知识或知觉进行运动,就有可能导致病理变化。”从婴儿时代起,每个人皆有意无意地学习和发展着自己的身体构图。“代表着身体解剖学图景的身体构图,清楚地依赖于个体的运动和感觉体验。”在我们学着移动身体,探究身体移动及其机制时,我们就是在构图。
个体的身体构图构筑于意识之中。依据运动,触摸和被触摸的体验而创建。缘于多种因素——如,不准确的信息诠释,错误的视觉和口头信息,对他人的模仿,以及对身体部位的抑制,或纯粹出于想象——我们的构图可能会出错。大多数人在渡过笨拙的青春期而成年之后,会停止对身体运动的探索。这将导致身体构图僵化,不能反映成年后身体的新变化。由于按照错误和过时的构图进行运动,就会显得不协调与笨拙。
身体构图是历久习得且与时俱进的。身体构图的改变或再学习是可能的。
在身体映射的课程上,学生们会探索其自身的运动和身体构图。老师则带领学生对特定身体结构进行讨论,向学生发问,以考察其对自身的解剖学认知。这对暴露错误的身体构图是必要的。于是,学生们开始观察自身是如何依据错误概念实际进行运动的。然后,借助人体骨架或解剖学图表一类的工具,针对那些存在问题的结构展开讨论。进而探索所获的新知如何与人体运动相关,以及成问题的结构与身体整体的关系。身体映射课通常会让学生的身体使用立即得到改观:其运动会变得更协调,舒适,和有效。这是身体映射成为亚历山大技术强力支持性研究的原因所在。
亚历山大相信每个人生来就具备优雅协调使用自身的能力。亚历山大技术就是用来重新发现这种内建机制的方法。作为亚历山大技术的支持性研究,身体映射将解剖学实际用于运动。身体映射是理解身体结构,及其如何用于支撑和运动的工具。辅助学生理解,在其协调使用身体的过程中,误区和习惯是如何实施干扰的。以一种清晰和实用的方式,将科学和医学的人体知识用于运动。
对箫的演奏过程来说,身体映射在讨论呼吸,坐姿与站姿,支撑乐器,口法和起音等方面最有帮助。这里举身体映射中常见的,手部结构的两个错误映射的例子,请大家体验。
1. 手指关节的错误映射。伸出一只手,手心向上,观察除拇指外的四指。让这四个手指轻轻并拢,弯曲,直到与手掌叠合,再缓缓伸直。问:四个手指弯曲的轴心是哪里?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这四个手指弯曲的轴心应该是手指与手掌相接的指根。但事实上,真正的关节却在如下图所示的指根下方。正确映射这四个手指弯曲的方法,应该以手背面的关节弯曲点为准:

注:图中红圈是常见的错误影射点;灰色的点则是正确的映射点
2. 拇指关节的错误映射:你认为能影响拇指运动的有几个关节?很多人会觉得有两个。其他手指尽量不动,试着让拇指向小指接近,直至这两个手指对握,在这个过程中,拇指起作用的关节是哪个关节?其实,起作用的,正是拇指不易为人发现的掌指关节。控制拇指运动的有三个关节,其中的第一关节,掌指关节有点儿像是“隐藏”在腕部。如果对这个关节没有进行正确映射,就很有可能在持拿如箫、单簧管和双簧管之类的乐器时产生问题:

正如上面所述,如果不能对自体运动结构的细节进行正确构图,就很有可能做出笨拙而效率低下的动作,时间长了还有可能产生病理变化和疼痛。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