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弈棋——是桌游?还是“棋”?
之所以想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以前曾有三国演弈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在本人看来,三国演弈棋,与其说是“棋”,不如说它是桌游。
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认为,三点原因:
1、规则:三国演弈棋有很多类似桌游的游戏设定,比如汉献帝的设定、结盟点的设定、被将先走、兵力收编等,其中东汉的设定可以说是点睛之笔!一旦结盟或杀汉后,东汉方被激活。试问一下,传统棋有这样那样的设定么?
2、游戏配件的设定:首先来说三国演弈棋的棋盘,也不是像中国象棋棋盘那样光秃秃的,而是对某些特殊点位进行了设定,比如魏国的都城是许昌,五个兵位分别是长安、宛城、新野、汝南、徐州,吴蜀包括东汉也是一样的。整张棋盘就好比是三国时期的地图或者是类似桌游版图的存在;其次再说三国演弈棋的棋子,三国演弈棋的53枚棋子也不是单纯的车马炮相士兵,每一枚棋子都对应一个三国名将;最后就是三国演弈棋的对局采用的是年代记录法,比如第一回合为公元189年。试问第二句,传统棋有这样的关于棋盘、棋子、对局回合数的趣味设定么?
3、经验:三国演弈棋与传统二人棋最主要的区别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经验谈”这个问题。下传统二人棋,刚入门的新手,即便他熟悉了所有规则,也是绝绝对对赢不过经验丰富的老手的,即便老手让子、让先也是新手很难赢的,除非他是天才。而三国演弈棋呢?同样是刚掌握各种规则的新玩家,对上经验丰富的老玩家,即便不用老玩家让先、让子,也不一定会输!因为三人对弈的不确定性,使得老玩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准确的掌握对局进程方向,虽然三国演弈棋老玩家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果两个新玩家配合得当,老玩家照样也是不堪一击。而且三人对弈的复杂度和不确定因素,使得刚入门的新玩家也是可以从中谋利进而取胜的,是有一些桌游对局中才会有的运气成分在里面的。因为本人刚入门的时候就曾在对局中击败过三国演弈棋龄7年的某位元老玩家,以及去年作为一名三国演弈棋龄4年的老玩家被两名入门不到一年的新玩家联手击败……而且本人在玩卡牌游戏的时候,刚入门那会胜率也是很可观的,就是因为桌游本身就是技术与运气的结合。玩三国演弈棋,光有经验技术,而运气不好,也一样会输,这不正是桌游的特点么?!
以上这些例子就充分说明了,三国演弈棋与其说是“棋”,不如说是桌游!是“披着棋的外表的桌面游戏”。三国演弈,虽然具备棋的特点,有棋盘、棋子,但是如果将棋盘看做桌游版图,棋子看做桌游配件,加上其独有的趣味设定与对局的不确定因素和运气成分,不就是地地道道的桌游了么?!因此在整改专栏时,本人将三国演弈棋划为桌游,与棋区分开来。
后记:最后再说说本人与三国演弈棋,三国演弈棋对于本人来说,已经超出了爱好的范畴,而更像是一种责任与义务,使我自发的不自觉的就想着为三国演弈做些什么。三国演弈棋也已经植根于我的内心深处,正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本人在平时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经常是三国演弈不离口……就算看个番剧,我也会思考,里面的人物关系是否可以用三国演弈的方式来表示并加以解决……是不是有点走火入魔了呢?本人自己也这么觉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