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心捧起鼓舞士气的“中国芯”

2023-09-08 10:02 作者:谭浩俊  | 我要投稿

据媒体报道,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将于9月20至22日在上海举办。按照会议议程,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将在这次以“加速行业智能化”为主题的大会上作主题演讲,将邀请思想领袖、商业精英、技术专家、合作伙伴、开发者等共同参加。

而在这次会议召开前夕,华为于8月29日在没有召开新品发布会的情况下,突然预售Mate 60 Pro手机,结果是,线下门店再现排队盛况,引发抢购热潮,线上平台更是一分钟内售罄。这种景象,在手机领域已经多年不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被华为称作“先锋计划”的新款手机销售,并不是简单的定金预售,而是全款销售,并且直接放出了Mate 60 Pro几乎所有参数,充分说明了华为对于自己产品的信心。而Mate 60 Pro手机预售信息发布后,也迅速引起了外国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的关注。一直对华为十分关注、更对华为施加了很大舆论压力的美国媒体彭博社,通过与美国科技咨询机构TechInsight合作,并由后者对华为Mate 60 Pro手机进行拆机检测,确认该手机的芯片是中国自己的芯片后,感慨地表示,“中国政府正在构建本土的芯片生态系统上取得进展”,“其速度与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一样快”。

这就意味着,华为这款手机的先进性,以及芯片技术的可靠性,已经不需要华为来做更多说明,美国媒体和相关咨询机构已经给出了答案。答案的背后,就是华为正在从困境中走出,正在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芯片生产过程中的“三条腿”——设计、制造和封装,中国正在逐步长全。尤其是制造这条短腿,从华为Mate 60 Pro的突然预售中不难发现,正在被快速拉长,拉升的幅度可以从7月份一些外国媒体的猜测中得到验证,那就是中芯国际将采用7纳米工艺为华为制造芯片。也就是说,制裁打压让中国企业更加坚定了自主创新的决心,坚定了发展“中国芯”的信心。

过去,中国企业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发展,大量采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方式。确实,这样的方式,在发展初期是非常管用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核心技术的研发不够,特别是尖端技术严重缺乏,随时会有被别人卡脖子。华为、中兴等被美国政府疯狂打压,则是中国企业反思过去行为的开始。正是从这一刻起,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开始了自主创新的“长征之路”。华为Mate 60 Pro手机的成功上市,标志着自主创新“长征之路”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可行的、手段是科学的、效果是明显的。尽管前进道路上仍然充满荆棘,但是,有坚定中国心的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一定能够打造出长士气、有骨气的“中国芯”。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和科研人员加入到自主创新行列,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当作企业的生存之宝,越来越多的地方把为创新型企业服务当作应尽的责任,中国企业突破制裁和打压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具有冲击性,且不只有华为,不只有国企,大量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也加入到了自主创新的行列,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而芯片,也只是中国企业需要攻克的一个方面难关,更多的高尖端技术、卡脖子技术,都会在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广大员工的努力下被一个个攻克。

“中国芯”,也是中国心;中国心,创造“中国芯”。“中国芯”可以充分展示奋进的中国心,中国心又可以更好地造就先进的“中国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也是龙芯CPU芯片及指令系统主要参与者的黄令仪曾经这样说过,“我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有这样具有爱国情怀的科学家,中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又怎么能够不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又怎么可能在其他国家的制裁和打压中沉默呢?而像黄令仪这样的优秀科学家,在中国,则分布在各个行业和领域。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中国人永不言败的决心,“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中国人团结奋进的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则是中国人勇往直前的雄心。华为Mate 60 Pro手机的上市,标志着中国已经在芯片技术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芯”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高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会留下中国印记、写下中国故事、开启中国时间。


中国心捧起鼓舞士气的“中国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