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洪果:押沙龙传略,以及橄榄山的伤痛

以色列的伟大君王大卫(约前1040-前970)妻妾成群,不算由妃嫔所出子嗣,进入其族谱的儿子就有十九人。其中三儿子押沙龙乃大卫与玛迦所生,为大卫宠爱。
在以色列全地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受人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押沙龙有个同母的胞妹她玛,美貌绝伦,被同父异母的长兄暗嫩爱上了。暗嫩为了得到她玛而忧切成疾。
暗嫩听从朋友约拿达的计议,假装生病卧床,求告看他的父亲叫她玛为他做饼并喂他吃。她玛遵照王父的吩咐前来服侍暗嫩。暗嫩乘机强暴了她玛。由于她玛指责他犯下愚蠢邪恶之事,得手后的暗嫩转而生恨,那恨她的心,比先前爱她的心更甚。他要赶走她玛。她玛正告说:“不要这样!你赶我出去这罪,比你刚才玷污我的行为更严重。”
暗嫩嫌恶之极,丝毫不听,令仆人把她玛赶出去,粗暴地关门上闩。她玛把灰尘撒在头上,撕裂身着的未出嫁公主所穿的彩衣,以手抱头,一面行走,一面哭喊。
押沙龙得知后,让妹妹“暂且不要声张”,并且“不要将这事放在心上”。他一方面是为了宽慰妹妹,另一方面也是清楚暗嫩作为长兄,势力壮大,一下闹出去,对他和她玛没任何好处。
押沙龙怀恨暗嫩,却仿佛若无其事地隐忍了两年。转眼间,又到了剪羊毛的时节。押沙龙设宴款待众王子。酒酣耳热之际,押沙龙一声令下,仆人手起刀落,杀了暗嫩。其他众兄弟惊慌失措,各人骑上骡子,逃离而去。
风声传到大卫王那里,他以为众子都被杀了,就撕裂衣服,躺在地上。那个曾经教唆暗嫩犯下奸淫罪的朋友约拿达对王说:“只有暗嫩一人死了,他是因为当初玷辱她玛而罪有应得的,我王不必往心里去。”
犯下杀人罪的押沙龙逃到基述,在那里呆了三年。父王大卫心里切切想念儿子押沙龙。元帅约押揣摩主子的心意,于是安排一个聪明的妇人前来拜见大卫王。妇人身穿丧衣,谎称自己是寡妇,丈夫死了,现在两个儿子又因田间争斗,一个打死了另一个。家族中人要求她交出那个打死人的,好按族规处死偿命。妇人不愿意,哀求王干预这事。国王答应了,妇人进而要他以上帝之名起誓,不许报血仇的人实行灭绝。国王发誓后,妇人又说,“我王不使那逃亡的人回来,那就说明王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了!”
大卫王一下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质问妇人是不是约押的指使。妇人承认了,并说道:“王的仆人约押这么做,是为了挽回这件事。我主的智慧如神的使者的智慧,能知世上的一切。”
王命令约押将押沙龙带回耶路撒冷,但又吩咐:“使他回自己家里去,不要见我的面。”就这样,押沙龙在耶路撒冷整整两年都没能见王的面。押沙龙两次打发人请约押来,好亲自托他去王那里说情,约押都推脱不见。于是押沙龙叫仆人放火把约押的一片大麦田烧了。约押到押沙龙家讨个说法,押沙龙反问:“我为何从基述回来呢?不如仍在那里。我必须见王的面,我若有罪,任凭我王杀了我就是了。”
约押这才向王奏告。大卫和押沙龙父子终于相见。押沙龙在王面前俯伏于地,王就与押沙龙亲吻。
自此以后,押沙龙装备车马,由五十人在他前头开道,公开出入耶路撒冷。他常常早晨在城门口,凡有争讼要去求王裁判的,押沙龙就叫过来,问清对方是以色列哪个支派的,然后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在王那里没有听你申诉的人。”他还说,“我多么希望能为你主持公道啊!”如果有人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会伸手拉住他,亲吻致意。就这样慢慢地,押沙龙暗中赢得了许多以色列人的心。
过了四年,押沙龙羽翼丰满了,他求王恩准他回故乡希伯伦向耶和华还愿。王答应了。受邀随行的二百人没有人知道押沙龙的宏图。一俟在希伯伦安稳下来,押沙龙就打发密探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要他们在举事日子遥相呼应,宣告押沙龙在希伯伦作王。大卫王的谋士亚希多弗也被押沙龙收买了。
反叛的消息传到王宫,人们都在传说以色列的心都归向押沙龙了。大卫王立即带着全家人和忠心耿耿的臣仆逃离。当他看到从迦特来的六百人也不离不弃时,便对迦特首领以太说:“你是外邦来的,为什么要与我们同去呢?你回吧,与新王同住,或者回你本地去吧。你跟随我的日子很短,我今日落难,怎么好叫你同我一起居无定所呢?”
以太对王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又在王面前起誓:无论生死,王在哪里,仆人也必在哪里。”大卫王并没有成为孤家寡人,和他共命运的民众很多。祭司撒督和利未人也将神的约柜抬来了。大卫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里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他若不喜悦我,我也任凭他的旨意对待我。”于是撒督等人将神的约柜抬回耶路撒冷。
以色列王大卫蒙头赤脚上橄榄山,一面上一面哭。追随他的人也都蒙头哭着上去。在山上得知亚希多弗叛变了,大卫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变为愚拙。”与此同时,他也安排户筛回到耶路撒冷,充当押沙龙的谋士,好挫败亚希多弗的伎俩。
大卫王继续逃亡,来到了巴户琳。当地有个扫罗家族的人示每,一见他们,便一边咒骂一边拿石头砸大卫王和他的臣仆。示每骂道:“你这流人血的恶棍,滚吧!你流扫罗全家的血,攫取了他的王位。耶和华把这罪归到你身上,将这国交给你的儿子押沙龙,你是咎由自取。”
勇士亚比筛想要冲过去割下示每的头,被大卫王阻止。他说:“我亲生的儿子尚且要索取我的性命,更何况这扫罗族的人呢?由他咒骂吧,因为这是耶和华吩咐他的。或许为我今日被这人咒骂,耶和华会施恩与我。”
押沙龙占领了耶路撒冷。亚希多弗建议他睡了那些留在宫殿里的妃嫔,“这样就让以色列众人得知你父亲对你有多恨,从而会更加死心塌地归顺你。”押沙龙听取了这个建议,在宫殿的平顶上支搭帐篷,在以色列众人面前,与父亲的妃嫔交媾。大卫曾与手下将军乌利亚的妻子拔士巴通奸,后来又叫约押派乌利亚去攻打亚扪人险恶的城池,借敌人之手杀了乌利亚,随后大卫名正言顺娶了拔士巴为妻。先知拿单因此诅咒大卫:“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看来,在大卫与押沙龙父子之间的这一劫难里,一切都应验了。
亚希多弗又给押沙龙出主意说:“容我率万人精兵,今夜就起身追赶大卫,疲乏惊惶之际,他的人必都四散,我就单杀王一人,众民就都归顺与你,你就彻底平安无事了。”以色列的长老都觉得这个计划很好,但押沙龙还想听听户筛的意见。户筛说:“此计不善。你父亲和跟随他的勇士如今如同田野丢了崽子的母熊,只会疯狂反击。不如先把以色列如海边沙子般多的众人聚集到你这里来,由你亲自率领他们出战,大卫逃到哪里,我们就下到那里,最终让他消耗殆尽。”
亚希多弗见押沙龙不采纳他的计谋,就骑驴回到老家。他留下遗言,就在家里上吊自尽了。大卫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以色列各族的人带着被褥、盆碗、瓦器、小麦、大麦、麦面、炒谷、黄豆、红豆、炒豆、蜂蜜、奶油、绵羊、奶饼供给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吃。他们说,“民在旷野,必饥渴困乏了。”
在玛哈念,大卫清点人数,判断形势,觉得迎击押沙龙的时候到了。他对军兵说,“我必与你们一同出战。”军兵说,“你一人强似我们一万人,你不如在城里做我们坚强的后盾。”于是王站在城门边,送军兵一队一队地挨次出征去了。王嘱咐约押、亚比筛、以太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年轻人押沙龙。”众人都听见了王的嘱咐。
两军在森林里交战。押沙龙的兵士败在了大卫的仆人面前。那日阵亡的共有二万人。因为地貌复杂,瘴气毒虫甚多,死于森林恶劣环境的,比死于刀剑的更多。
押沙龙亲自出战。他是一个爱美之人,长了一头长而美的浓密头发,每年底剪发一次,所剪下来的,重达二百舍客勒。在犹太人中,只有拿细耳人是不剪发的。但拿细耳人的长发是分别为圣的记号,表明他是终身侍奉神的人,而不是以长发为夸耀。押沙龙的长发却只是为了表现个人的荣美,他精心修饰和保养这一头长发。可是,押沙龙终因他所荣耀的长发而死。他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底下穿过,他的头发被密集的树枝缠绕,自己被悬挂起来,骡子自个儿往前走了。约押听说后,立马手拿三杆短枪赶来,刺透了他的心。十个年轻随从也一拥而上,拿兵器朝他的身子一阵乱捅。他们将押沙龙的尸体丢在林中的一个大坑里,上面堆满石头。
大卫王守在城门口,焦虑地等待战斗的结果。既期望胜利,又不敢面对胜利。每有报信的人来,他的第一句就问:“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与否?”他等了一整天,黄昏时分,收到押沙龙被杀的噩耗。王就心里伤恸,上城门楼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
有人告诉约押王为押沙龙多么的悲哀。众人胜利的欢乐也变成了忧愁。约押去见王说:“你今日羞辱你的所有仆人了。他们救了你的性命和你的儿女妻妾的性命,你却爱那恨你的人,恨那爱你的人。你明明地不以你的将帅、仆人为念。我算是明白了,若押沙龙活着,我们都死去,你就喜悦了。现在你当出去,安慰你仆人的心,否则今夜必无一人再与你同在,你的祸患就会比你从小到如今所遭受的更甚!”
于是大卫王起身,来到城门口。众民听说王坐在城门口,就都到王面前。
这就是押沙龙反叛他父亲的故事。一千年以后,大卫的一个后裔,也来到了橄榄山。这一次的故事,不再是儿子追杀父亲,父亲在橄榄山上恸哭,而是天上的父亲要儿子为人类舍弃自己的性命。那一夜,那个父亲所钟爱的儿子带着三个门徒来到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园,他心里甚是忧伤。与这个儿子相比,千年前被儿子押沙龙追杀的父亲大卫并不孤独,他有随从在患难中相伴,那些随从也基本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可是,这个即将要被父亲牺牲在十架上的儿子,想要对门徒倾诉什么,三个门徒却躺在那里,酣然睡去。他只好独自一人,三次向父亲祷告。他第一次祷告说,“父啊,求你把这苦杯撤去,但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他祷告完,看见门徒还在熟睡;他第二次祷告:“父啊,这苦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他祷告完,看见门徒仍在熟睡;他第三次祷告:“父啊,苦杯里有你的美意,不要成就我,而要成全你。”他祷告完,门徒继续熟睡着。他恳切祷告的声音,门徒听不见,父亲没有任何回应。他的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在子弑父、父弑子的不同故事版本中(比如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亚伯拉罕献祭儿子的故事),蕴涵着人类文明的真正奥秘。这些奥秘,是在父子之间那种微妙复杂的真情和情绪中不断显现的;是所有的父亲和儿子,都可以直观体验到的——只要我们敢于真正面对这一实事本身。
而我的内心,多少年来,都被押沙龙和大卫的故事抓拽着。我只好以朴素的传略方式,对之做出平淡的叙述。正是这种平淡,成为一直震撼着我的力量。
本文首发于知无知公众号:igw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