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
幼时,曾读梁先生之少年中国说,深有感触,今日余亦作少年说,今日我所谓说者,虽名相似而意不同也。
今日余所谓少年者,非仅指中国之少年也;余所意为少年者,亦非指少年之时也;余所谓少年者,乃为少年之神,少年之魂。
少年之魂,在于其德;见人危难则助之,不以己之危难而改之;遇善则助,恶而助其为善事,从善道,此之后不为恶事矣,此谓善德;以礼待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涵养四方,收容百类,处人中可循循善诱,日复一日,使人摈弃己之缺点,遵纪守法,良守公德,此谓少年之公德。
少年之魂,在于其才;为人可辨忠奸,可知善恶,此二者,可谓明智;可晓天文,可明地理,可通治国兴邦之策,可明上天入地之理,可懂五谷之术等诸般者,或通其一,或晓其数,可谓才学;乐于学而不知疲,嫣然而处其间者,可谓乐学;愿为学者,今者知之,后日欲求,此般者,可谓欲学;学时专于学,乐时专于乐,此谓懂学;此五般者,可称少年之才。
少年之魂,在于其行;少年者,虽未有成熟之意,却有其勇敢之行,少年之行,不委曲求全,不卑躬屈膝,房檐之下,若欲其为错者,亦不可行,其行刚正不阿,其行犹如飞于天下,直来直往,其行真诚可见,其行干脆果断,其行不在之后,而在言下,其行可持之以恒,少年之行,可行于四海,可行于八荒,可行于天地,可行于往来,其志于何处,则行于何处。
少年之魂,在于其志;少年之志,不在于钱财,不在于私利,而在于天下苍生,若有不同之志者,亦是向善向德,愿为人出己之力;少年之志,可踏足于宇宙,可下行于五洋;少年之志,虽有金山而不改,虽有重创而不变,千般万般,皆为其志;此可谓少年之志。
此四般者,可称少年之魂,然少年之魂不止于此,可涵盖四方。
雄哉!我少年之魂!壮哉!我少年之神!世界若有此少年者,其人必名,其民必富,其国必强于四方,其民族必将驰骋于世界之林。
国有少年之德者,则其善名遍于四海,诸国不敢蔑视,其民必受尊于各国,不战可屈人之兵。使各国不敢恒生枝节。
国有少年之才者,其领域必宽广宏达,其必可为众国之师也,其人民必富强。
国有少年之行者,其必百代而不衰,千年而不灭,官员无有勾心斗角,百姓无有委屈而求全,下言可达天听,上支可普及于乡里,上下一体,无有残缺不足之处,可得长生。
国有少年之志者,必有决胜之心,不怒可震他国,使他国望尘而不可及也。
余信中华必有此少年之魂者,中华亦有此四般之属,今者不有,明者必有,则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天下,纵有千年而不倒。
故天下必在少年之魂,少年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