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闭症幼儿语言干预:老师重塑沉默的声音

2023-09-05 09:31 作者:语言矫正那些事儿  | 我要投稿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常常伴随着语言能力的退步和异常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通过专业的干预和训练计划,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孩子重新找回他们失去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个案例,让我们了解一位名叫果果的孩子。果果在1岁时能够模仿大人说话,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然而,在2岁之后,他的语言技能迅速退步,出现了各种异常行为。果果的妈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但她在果果身上使用的常规教育方法并没有取得有效的结果。

果果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他在与老师进行语言和行为互动时不应不答,不开口,不服从简单指令,甚至出现情绪激动和自我刺激等表现。果果的妈妈意识到需要长期干预,并将重点放在阻止孩子的技能倒退上,尤其是让他重新开始说话。

针对果果的干预方案和训练计划非常详细,我们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方法,希望能够对其他家长有所启发。

首先,精简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老师在传达语言信息时必须简洁明了。例如,在教授果果认识“香蕉”这个词时,只使用2-3个字来表达,如“吃香蕉”或“大香蕉”。对于词汇量不足的孩子,一开始只教授核心词汇,减少抽象修饰语的使用。

其次,引导孩子“代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自闭症孩子想说却说不出来时,他们通常会用手势、哭闹或发脾气等方式表达。在适当的时机,老师可以使用发音或卡片等暗示手段,替代孩子将话语表达出来。例如,当果果口渴时,看着水杯却不说话,老师会问他是否要喝水。如果果果伸手指向水杯却仍然无法说出来,老师会拿起水杯做一个喝水的动作,并注视着果果的眼睛说“喝水”。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呼名、指认等训练。

激励孩子“诱说”是培养孩子主动表达的重要步骤。为了激发孩子说话的需求和欲望,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进行强化引导。例如,如果果果喜欢吃动物饼干,我们可以将动物饼干作为强化物品。老师可以先展示自己吃饼干的动作,观察果果的反应,然后问他是否想要吃。即使果果伸手却无法说话,但已经表现出想要的意愿,老师可以利用手势和眼神进行引导,直到果果说出“我要”为止,然后奖励他一块小饼干。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激励,果果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最后,增加主动语言意识是培养孩子自发表达的关键。我们可以将果果喜欢的强化物品(如饼干、玩具、积木等)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然后用手指指向他想要的东西。当果果需要而又够不着时


自闭症幼儿语言干预:老师重塑沉默的声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