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大学生学习的一些看法。
这里面谈的一些看法呢,主要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之谈,目的也只是一个交流。当然这里面谈的主要可能是偏一些负面的,因为你们都做得很对的,做的很好的,我没有必要单独的提出来表扬。
第1个就是大学生的学习呀,普遍还是延续初高中的那种学习。就是上上课,下课了就是放飞自我了。并不要求学生上课了也在学,下课了也在学,而是说下课了你可以去打篮球,可以去逛街,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儿,但是不要忘了还有学习这一码子事儿。学习不仅仅是你把课本上的东西拿过来复习一下,或者怎么滴。包括你去做一些社会实践,包括你去强身健体,包括你去做一些实验,包括你去看一些课外书,等等都可以。这些年教育部高教司说要让大学生忙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出台了课程标准,要求压缩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把学生的时间从课堂里面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里面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个想法好不好啊?我觉得非常的好。我觉得大学的生活就是应该这样自由,而忙碌又充实的生活。但这是一个理想情况。
但是目前落实的不咋地,原因就是学生有空闲时间了,他不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他更喜欢舒服的躺着。但是学校又没有办法,你怎么办啊?你真的严格执行起来,一个个的很多都毕不了业的,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儿。
第2个就是学习的方法的问题,所有的学习方法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阅读。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但是我感觉我们的学生可能连教材都懒得看吧。更谈不上去广泛的阅读。反而你去看外国的一些大学生。读的材料特别的多,写的材料也特别的多,做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小项目。我们的学生我让他去扩展的读一些资料,然后作为大作业交上来的时候,普遍的都是抄。确实我也能理解,人都有惰性,能躺着,为什么要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呢?最后没有办法就按照传统的初高中的来呗,留下一些作业,大家回去抄抄书都很开心的交上来。这样你怎么学东西啊?
人也都在b站知识区混了很久了,你问问那些b站知识区的好的up,他不读个10本以上的,他敢写东西吗不仅仅是普通的毒,最好的是什么?带着问题去读,最好是把这几本材料你手上拥有的几本资料对比着读,找出这几本资料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差异点,强调的侧重点。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课堂上摇头晃脑的坐40分钟,我不能说不叫学习,但是可以说这种学习级别是最低级的。
但是怎么让我们的学生才能去做到真正的学习呢?肯定是要有学习动力的。那这个动力最好的动力就是兴趣爱好。一般而言这个学习看书阅读不大可能带来直接的经济财富。这个兴趣爱好也不一定非得要是你本专业相关的东西,所以我特别强调的是什么,就是大学里面你只要是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去学习了,不一定非得要学本专业的东西,学习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适合的。我们的学生感觉普遍做得也不好。
第3个就是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所认识的。那你怎么认识?你一定要多去跟人交流,跟学长交流,跟老师交流。一定要去做一些事儿,包括做一些实验,做一些项目。只有在做事中才能认识才能有提高。我感觉我们的学生普遍还是喜欢遵从人性,能舒服着就绝对不折腾自己。错误的结果就是跟着大家一会儿一起必混,大家都去上课我就去上课,大家都下课我就去,下课大家都去玩手机,我就玩手机,大家伙都在寝室躺着,我就在寝室躺着,最后大家伙跟毕业了,我就跟着一起毕业了。没有想到说,我做一点我自己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