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简介—第二国际
第 二 国 际
第二国际(1889—1914年)是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
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宣布解散以后,无产阶级革命团结的伟大思想仍然铭刻在各国工人的心坎上。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建立新的国际问题,认为新的国际应该比第一国际有更高的要求。恩格斯说:“我相信,下一个国际——在马克思的著作产生了多年的影响以后——将是纯粹共产主义的国际,而且将直截了当地树立起我们的原则······”【1】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不成熟,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意过早地建立新的国际组织,而是积极地为新国际的建立创造条件。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他在从事科学理论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和准备建立新的国际的巨大工作。
到八十年代末,群众性的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继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建立之后,从1877年到1889年,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挪威、奥地利、瑞典和瑞士等国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并涌现出一批有威望的工人运动的领袖。各国工人要求加强国际团结,共同反对资产阶级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所有这些,为建立新的国际创造了条件。
1887年,德国党的圣加伦代表大会通过了在最近期间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决议。法国盖得派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但他们行动迟缓。就在这时,以马隆、布鲁斯等为头目的法国机会主义派别——可能派,纠集英国的社会民主联盟等组织,于1888年在伦敦召开了所谓“世界工人代表大会”。大会决定于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所谓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并要建立新的国际。可能派及其同伙的目的是为了窃取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推行他们的机会主义路线。当时,最有影响的德国党的领导人居然欣赏可能派的倡议,停止了自己的筹建工作,去和可能派谈判,甚至有人还主张参加可能派的代表大会。
在这决定国际工人运动命运的紧急关头,恩格斯毫不迟疑地放下其他工作,“象一个少年人一样投入战斗”【2】,亲自领导建立第二国际的工作。恩格斯一方面揭露和批判了可能派,一方面批评了德国党的领导人,耐心地帮助他们站到马克思主义路线一边来。在恩格斯的帮助下,德国党的领导人,终于积极行动起来。1889年2月,各国工人党根据恩格斯的指示,在海牙举行了预备会议,决定于当年7月,即在可能派召开会议的同时,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以便在两个大会相形对照之下,让工人识破可能派的机会主义本质和卑鄙的阴谋。
在大会召开之前,恩格斯继续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889年7月14日,即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那一天,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在巴黎隆重开幕。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九十三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恩格斯因忙于整理《资本论》第三卷,没有出席。大会由德国工人运动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倍倍尔和法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瓦扬、拉法格等人主持。这次大会,粉碎了可能派的阴谋,宣布了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明确规定了国际工人运动面临的战斗任务。为了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日总罢工的斗争和支援美国工人预定在1890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大会根据法、美两国代表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把5月1日作为国际工人阶级举行国际示威游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实现大会各项决议的日子。从此,5月1日这一天就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第二国际是在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中成立的。在它成立之后,两条路线的斗争继续进行着。
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支持下,第二国际初期(1889—1896年)基本上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经过第一——第四次代表大会,即1889年巴黎代表大会,1891年布鲁塞尔代表大会,1893年苏黎世代表大会和1896年伦敦代表大会的激烈斗争,通过了一些基本正确的决议。取得了对可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的重大胜利。
第二国际初期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第二国际的一些领袖们,在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掩盖了崇拜合法斗争和议会道路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而且,这种倾向越来越严重。
革命导师恩格斯虽已高龄,但他仍然以旺盛的精力为贯彻和捍卫马克思主义路线而斗争。恩格斯既反对无政府主义,又以主要精力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坚持公开发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接着,再版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并为它写了导言;又陆续发表了《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法德农民问题》、《<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等著作。在这些光辉著作中,集中阐发了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为革命派提供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锐利武器。
1895年8月5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不久,国际工人运动中,一股修正主义逆流泛滥起来。这股逆流的代表就是臭名昭著的伯恩施坦。这时,德国的伯恩施坦,法国的米勒兰,英国的费边社分子,俄国的“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经济派以及后来的孟什维克,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修正主义者,这些人互相称兄道弟,纠合在一起,向马克思主义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各国党内也同时涌现了一批左派。这些左派对修正主义的进攻给予回击。
1900年,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米勒兰入阁事件。辩论十分激烈,并因此分成了左、中、右三派。最后通过了所谓“中派”头目考茨基提出的“橡皮性”决议。决议说社会民主党参加资产阶级政府是“非原则性的策略问题”,要各国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这个决议实际上为米勒兰的叛卖行为辩护,并为以后修正主义泛滥打开了方便之门。巴黎代表大会以后,修正主义思潮更加猖獗。
十九世纪末,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与修正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列宁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并建立了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
1904年8月,第二国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列宁虽然没有亲自出席大会,但他积极地领导了布尔什维克代表的活动。亲自拟定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内危机的说明材料》大纲,深刻地说明了俄国党内斗争的性质,揭露了孟什维克的修正主义面目。会后,列宁严正地拒绝了第二国际对俄国党内斗争的粗暴干涉,对第二国际袒护孟什维克的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07年8月,第二国际在斯图加特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宁第一次参加了第二国际的会议。会上,列宁和修正主义者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由于德国党利用自己的地位控制了大会,使得列宁和第二国际左派处于少数的不利地位。但是,列宁仍然以无产阶级反潮流的精神,紧密地团结了左派,坚持斗争,批判了修正主义者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极“左”和右的机会主义观点,修改了有严重缺点和错误的倍倍尔决议草案。大会通过了经过列宁修改的决议,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列宁批判了修正主义者提出的“殖民政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起传播文明的作用”的反动谬论,尖锐地指出:“这个论点实际上等于直接退向资产阶级政策,退向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替殖民战争及野蛮行为辩护。”【3】并说:“‘社会主义殖民政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荒谬绝伦的。”【4】经过斗争,大会通过了一个谴责殖民政策的决议。列宁还批判了修正主义提出的反对党的领导的“工会中立论”。
这次大会表明,第二国际各国党的领导人大多数已经蜕变为修正主义者,同时,也表明第二国际的左派在斗争中已迅速成长。
1910年8月,第二国际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第八次代表大会。会上,列宁进一步团结左派进行斗争。虽然在修正主义者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通过了基本上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决议,如大会重申了斯图加特大会关于反对军国主义的论点。
1912年11月,第二国际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在世界大战迫在眉睫,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形势下,提前召开的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大会专门讨论了防止战争威胁的问题,并且通过了著名的《巴塞尔宣言》。列宁认为,这个宣言“总结了各国许多反战的宣传鼓动文献,最确切而全面地、最庄严而正式地阐述了社会党人对战争的观点和策略”【5】。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领袖都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投入资产阶级怀抱,公开支持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完全滚到了社会沙文主义的泥坑。例如,德国党的议员投票赞成政府的军事预算,要“保卫祖国”,甚至高呼德国皇帝“万岁!”还派人到前线去给政府军队打气,跑到外国去进行帝国主义的战争煽动。法国党不仅投票赞成军事预算,而且,该党的头子盖得和桑巴参加了资产阶级政府,竭力为帝国主义效劳卖命。第二国际执行局主席、比利时党的头目王德威尔得无条件地支持本国政府,并且当上了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部长。其它交战国的社会党人也争先恐后地发表支持本国政府的声明。这一切表明,第二国际破产了。列宁说:“第二国际(1889—1914年)大多数领袖背叛社会主义的行为,意味着这个国际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破产。”【6】是“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的破产”【7】。
列宁认为,必须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来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司令部。经过列宁和国际左派的努力,在十月革命后,于1919年终于建立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13页
【2】《列宁选集》第1卷,第700页
【3】《列宁选集》第1卷,第744页
【4】《列宁选集》第1卷,第745页
【5】《列宁选集》第2卷,第615页
【6】《列宁全集》第21卷,第2页
【7】《列宁全集》第21卷,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