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西方文明撷萃】第二部分 语言文字文学 其七 动与静

2020-12-17 22:55 作者:dawenxi0  | 我要投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不断探寻世界奥妙的过程总是一件可以产生美感、值得文学作品记述传承的事情。有人或主动或被迫的离开居所、漂泊四方,探寻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人将家庭安在某个处所,世代久居于此、记述与发掘生活中值得赞美的事情。两种生活方式在东西方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对于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哪一种生活方式更能在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相应题材的作品可以成为大众欢迎的传世佳作?针对这一点,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一些东西方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探寻东西方世界在一动一静之间的奥妙。

在西方世界,荷马著《奥德赛》[1]、维吉尔著《埃涅阿斯纪》[2]与但丁著《神曲》[3],可以被认为在文艺复兴之前的一千多年间,定义西方世界文学的著作库中重要的三篇作品。使用古希腊语所作的《奥德赛》、使用拉丁语所作的《埃涅阿斯纪》以及使用近代意大利语所著的《神曲》,在某种程度上均对相应的语言进行了定义。此三篇作品在主人物设定上一脉相承,均采用史诗叙述的形式记述讲述故事。最重要的是:在三部作品中,主人公均在漂泊与旅行之中将故事展开。

《奥德赛》创作于两千八百年前,叙述了希腊英雄Odysseus在特洛伊战争后的二十年旅程,在地中海上漂泊的旅程,因为激怒海神而屡遭风浪、偏离航线。在漂泊的旅途中,著名的故事包含被Calypso当做性奴囚禁(第五卷)、与Circe的婚外恋情(第十卷)、与在冥间Achilles的对话(第十一卷)、最终与妻子Penelope在相别二十年后重逢、屠杀因为自己离家而出现的求婚者(第十四至二十四卷)。

《埃涅阿斯纪》创作于两千年前,其时代背景是罗马帝国新近成立,新生的帝国需要一部巨著传递国家意志。在作品中,主人公来到冥界与逝去的父亲的对话直接反映了这一主题。故事讲述了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在特洛伊战争后辗转来到意大利最终成为罗马人祖先的故事:叙事手法、韵律与《奥德赛》一脉相承,体现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的一脉相承性。作品中,前六卷叙述从特洛伊到意大利的旅途,与《奥德赛》对应;后六卷叙述战争,与荷马的另一著作《伊利亚特》对应。

《神曲》创作于七百年前,其时代背景是欧洲逐渐从教会统治的中世纪走出。《神曲》使用意大利语而非拉丁语创作的伟大作品,让民众可阅读的作品从严酷的宗教统治中走出。作者但丁以自述的方式,在故事中被《埃涅阿斯纪》作者维吉尔、自己单恋对象贝阿特利切(Beatrice)作为向导,在地域(Inferno)、炼狱(Purgatorio)、天堂(Paradiso)中游历,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物角色化、赋予罪恶、涤荡罪恶,最终称颂高尚的灵魂。

我们引用三部作品中引领读者们进入相应旅程的语句,试图感知西方世界对漂泊旅行的态度。或许漂泊对西方人和东方人的意志和机体有同等的挑战,让人疲惫不堪;但是对与西方人,他们可以从漂泊旅行中获得大量的美感,甚至享受这种漂泊带来的疲惫与沧桑。

(原文)Ὀδύσσεια: 1.1 – 10

ἄνδρα μοι ἔννεπε, μοῦσα, πολύτροπον, ὃς μάλα πολλὰ

πλάγχθη, ἐπεὶ Τροίης ἱερὸν πτολίεθρον ἔπερσεν:

πολλῶν δ᾽ ἀνθρώπων ἴδεν ἄστεα καὶ νόον ἔγνω,

πολλὰ δ᾽ ὅ γ᾽ ἐν πόντῳ πάθεν ἄλγεα ὃν κατὰ θυμόν,

ἀρνύμενος ἥν τε ψυχὴν καὶ νόστον ἑταίρων.

ἀλλ᾽ οὐδ᾽ ὣς ἑτάρους ἐρρύσατο, ἱέμενός περ:

αὐτῶν γὰρ σφετέρῃσιν ἀτασθαλίῃσιν ὄλοντο,

νήπιοι, οἳ κατὰ βοῦς Ὑπερίονος Ἠελίοιο

ἤσθιον: αὐτὰρ ὁ τοῖσιν ἀφείλετο νόστιμον ἦμαρ.

τῶν ἁμόθεν γε, θεά, θύγατερ Διός, εἰπὲ καὶ ἡμῖν.[4]

(译文)《奥德赛》第一卷,第1-10行

告诉我,缪斯,那足智多谋的英雄

是如何在攻下特洛伊城之后又漂泊四方的

他见识了许多种族的城邦、结识了他们的思想

他的身心在大海之上遭遇了许多苦难

争取自己与同伴的生命返回家乡

纵然他是这样所想,他的同伴们却因自身而丧命

愚蠢的人们,在返程的时候吃掉了太阳神享用的牛

宙斯的女儿们,请随意为我们诉说

(原文)Aeneid 1.23 – 33

Id metuēns, veterisque memor Sāturnia bellī,

prīma quod ad Trōiam prō cārīs gesserat Argīs—

necdum etiam causae īrārum saevīque dolōrēs

exciderant animō: manet altā mente repostum

iūdicium Paridis sprētaeque iniūria fōrmae,

et genus invīsum, et raptī Ganymēdis honōrēs.

Hīs accēnsa super, iactātōs aequore tōtō

Trōas, rēliquiās Danaum atque immītis Achillī,

arcēbat longē Latiō, multōsque per annōs

errābant, āctī Fātīs, maria omnia circum.

Tantae mōlis erat Rōmānam condere gentem![5]

(译文)《埃涅阿斯纪》第一卷,第23-33行

这些是农神的女儿(Juno)记忆犹新的恐惧

在那场她率先站在偏爱的希腊人一方

与特洛伊人进行摧残意志的作战

她从心底铭记帕里斯藐视她的美貌

她憎恨这个种族夺去了她在加尼梅德的荣耀

这些事情激怒了她,使她驱赶着

未被希腊人与无情的阿喀琉斯杀尽的特洛伊人

长年累月地被命运所驱赶,远离意大利

他们飘零着,环绕了所有的海洋

建立罗马民族是如此的艰险

(原文)Commedia Inferno Canto 1.10 – 21

Io non so ben ridir com' i' v'intrai,

tant' era pien di sonno a quel punto

che la verace via abbandonai.

Ma poi ch'i' fui al piè d'un colle giunto,

là dove terminava quella valle

che m'avea di paura il cor compunto,

guardai in alto e vidi le sue spalle

vestite già de' raggi del pianeta

che mena dritto altrui per ogne calle.

Allor fu la paura un poco queta,

che nel lago del cor m'era durata

la notte ch'i' passai con tanta pieta.[6]

(译文)《神曲·地狱篇》第一歌第10-21行

我并不知道如何来到这片森林

我是如此的睡眼惺忪

以致于抛弃了真正的道路

但当我来到一座山的脚下

在那里是山谷的尽头

那萦绕在我的心间,让我拥有如此多的恐惧

向高处望去,我看到山的肩膀

已经被星空的光芒笼罩

它引领着世人走向所有前进的路

此刻我的恐惧稍微平息了一些

我心中的湖承载着这些恐惧

整夜,我是如此虔诚地度过

在东方,中国人最熟知的文学作品,很多时候表现了人们在家乡的安居乐业的情形以及安土重迁的想法。《诗经》与乐府诗中,被人广为称颂的作品往往是人们安居乐业以及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唐诗作品之中,田园诗自然不用多说;有名的边塞诗往往不是在称颂征伐的过程,而是以静美的姿态描绘边塞别样的风光。此外,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以思乡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也表明东方人不习惯漂泊的状态。

以下,我们列举一些作品片段,表现中国人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于漂泊之时的痛苦以及对家和家人的眷恋,以及在边疆征战之时仍能以恬静的姿态描绘自然的状态。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8]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9]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10]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11]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2]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3]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4]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5]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16]

一动一静之间,彰显着东西方世界在获取文学灵感的情境上根本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某种程度上也能与东西方世界在历史进程中的地缘政治状态相关联:东方文明不断接受、包容外来文明的侵略,并在自己的土地上同化异族,完成自身文明的延续;西方文明通过侵略、扩张、征服、掠夺,完成自身文明的延续。


[1] Ὅμηρος – Ὀδύσσεια

[2] Publius Vergilius Maro – Aeneid

[3] Dante Alighieri - Comedìa

[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x41137NP

[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4411M7MR

[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K4y1v7fk

[7]《诗·小雅·斯干》

[8]《诗·周南·桃夭》

[9]《诗·王风·黍离》

[10]《诗·王风·君子于役》

[11]《诗·豳风·七月》

[1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3]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14]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5] 王安石《泊船瓜洲》

[1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东西方文明撷萃】第二部分 语言文字文学 其七 动与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