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军用滋水枪,可以滋毒液的“紫罗兰”特种手枪

2022-06-01 19:53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1979年,苏联克格勃的特工们得到了一款“滋水枪”,这是专门研制的一种非致命性武器,它有非常有限的杀伤力,并且结构相当简单,乍一看就是一支只剩握把的手枪,它就是“紫罗兰”。

其实“紫罗兰”跟现在的防狼喷雾有点相似,它的功能不是射杀目标,而是在一定距离上安静地向目标人物喷射一些刺激性药水,让目标暂时失去反抗能力,只不过它的作战距离更远,使用更加方便。

“紫罗兰”由N.N. Kuzin等人设计,专用的特殊弹药则是Yu.N. Tarasov等人研发。枪支结构简单,金属制成,没有枪管等部件,主体为一个手枪式的握把,通过顶部的窗口补充弹药,这里也是抛壳窗,枪支一次性可以补充最多5发子弹。

“紫罗兰”发射的是一种较长的13毫米口径金属壳子弹,结构与苏联某静音子弹差不多,它也通过击锤击打底火发射,少量发射药被引爆后会推动弹壳内一个活塞向前运动,活塞前方是装在胶囊内的药剂,它被运动的活塞推出去,枪口初速度约43米/秒,不过速度衰减很快,药剂在发射出去后约3米距离破裂飞溅,有效射击距离约6米。

子弹里的活塞并不一起飞出去,而是被卡在缩小的子弹口,这样就能有效封闭燃气,加上子弹本身的发射药量很少,该枪实际射击的声音非常小,属于静音手枪。

在射手持握的虎口上方是手枪的击发部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扳机,而是枪支左侧一个类似于枪支保险开关的结构,向下扳动实现射击,枪支上方有简易的准星。

“紫罗兰”重250克,长100毫米,弹药直径13毫米,长60毫米,可发射5.9克液体。

其实这款枪是克格勃主动订购的,用来在1980年举办的奥运会维持治安,或许是觉得性能还不错,“紫罗兰”随后又发展出改进型号,称为“茉莉花”,后者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空重只有150克,更能适应高温、低温这样的环境,不过在射击性能上没什么变化,有本质变化的是塑料子弹,这些子弹有不同的颜色,内部填充的药剂各有不同。

到了俄罗斯时代,这种没有致命杀伤力的“滋水枪”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Kordon自卫手枪,这也是一种没有枪管的武器,有常规的扳机,发射18×45毫米弹药,弹容量缩减为4发,弹药种类比较多,有信号弹、狩猎弹、自卫杀伤弹等,枪支改进版本被称为Kordon-L,可以安装激光指示器。

这种自卫手枪结构紧凑,杀伤力不大,很适合民间市场,大约十年前一支新枪售价在5、6000卢布,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几百块。

军用滋水枪,可以滋毒液的“紫罗兰”特种手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