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乱终乱——戏评西晋八王(五)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车右花盾

六、好少年黑化——成都王颖(下)

上回说到,26岁的成都王颖被东海王越的群弟引鲜卑人击败,带着惠帝从邺城逃到洛阳,又被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掳去长安,随即被废去皇太弟之位,豫章王炽立为太弟。至此,成都王颖两年间三起三落的黑化掌权经历画上了句号,不过他也是八王中下台后苟活时间最久的——长达两年。
作为一名曾经“万民景仰”的贤王,成都王颖的余威,或者说余德,仍存留在百姓的印象中。而东瀛公腾请来的鲜卑兵毫无军纪,洗劫邺城和沿途所经的村镇,河北人不愿接受他们的统治,在成都王颖前部将公师藩的带领下自发起义,声势浩大。由于成都王颖此刻正被河间王颙扣押,于是公师藩名义上也是反长安的。
河间王颙在地图上测量一下邺城与长安、洛阳、东海的距离,又掂量一下面前这位成都王颖的指挥能力,决定兵行险招,放他回河北,还封他个镇军大将军。这样既可以避免公师藩头脑一热西进救主,又可以引成都王颖和东海王越两派互斗,坐收渔利——反正成都王颖看上去也翻不了盘。
然而随着范阳王虓和平昌公模加入了东海王越,联军愈发强大,洛阳石超无力抵挡,兵败身亡。此时成都王颖与张方正东行至半途,眼见通往河北的道路被阻,而敌军风头正盛,于是成都王颖就地跑路,藏匿起来,先后躲在华阴和新野。
直到联军攻陷长安,掳回惠帝,各自班师,成都王颖才重新上路,前往公师藩盘踞的朝歌。然而时运不济,次月公师藩即被苟晞平定,成都王颖被囚于邺城。范阳王虓待他尚可。可惜更悲剧的是,次月范阳王虓又病逝了,他的长史可没有这么怜惜宗室英才,一杯金屑酒赐死了成都王颖。
即使经过了公师藩起义和成都王颖身死,但他留在河北的民心余额似乎还没有用尽,或至少他的名字依旧一块金字招牌,半年后的汲桑起义,仍然以“为成都王颖报仇”为名。这一次起义的规模更加浩大,两个月就将镇守邺城的新蔡王腾攻杀,随后与苟晞相持。一名羯族奴隶投汲桑军,他的名字叫石勒。
PS:成都王颖这辈子都没去过蜀中封国,更没有指挥过羌族圣杯骑兵,也没有特别擅长耕地的传闻……

八、笑到最后——东海王越

东海王越的宗室亲缘与河间王颙相当,他是司马馗之孙。但他在资历和名望上都要差一截。司马越直到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才初次获得王号,这个时候汝南王亮和楚王玮都被贾后铲除了。
东海王越真正步入这局权力的游戏,要晚至太安三年(公元304年)——已经有四位王被报销掉了。而东海王越又是以一种极不体面地方式下场——绑架了长沙王乂,将洛阳城献给河间王成都王联军。如此一来选手只余他们三人。
东海王越的优势在于,他的兄弟普遍发育较好。东瀛王司马脸(bushi)东瀛公腾、平昌公模、高密王略是他的亲兄弟,范阳王虓是他的堂兄弟,虽然单拎出来都远没法和武帝诸子拼正统拼名望拼实力,但团结在一起未必不能和那帮已经打出狗脑子的亲王们掰腕子。

东海王越曾经全程围观了洛阳之战陆机一夜葬送“汉魏以来未有之大军”,以为成都王颖是个战五渣,于是趁着朝臣驱逐成都府官员、摆脱邺城遥控的时候,跳出来夺权,并且奉惠帝御驾亲征。结果事实证明他自己比司马颖更渣,建武元年(公元304年)七月荡阴一战,东海军全军覆没,惠帝被抢走,司马越狼狈逃回封国。
好在东海王越的好兄弟们出来救场,东瀛公腾和王浚请来鲜卑兵,击败了成都王颖请来的匈奴兵,攻陷并掳掠邺城。成都王颖携惠帝南逃洛阳,离东海王越倒是近在咫尺了,可惜这个five前次败得太惨,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看着从关中远道而来的张方把惠帝和司马颖接走了。
不甘失败的司马越用了一年重整旗鼓,号令势力已遍布关东的兄弟们联军西征,从关中河间王颙手里夺回天子。联军在鲜卑兵的加持下,又花了一年时间,摧毁了最后一支国家掌握的汉人军队——河间王颙部,攻陷并掳掠长安,将惠帝接回洛阳。然后众兄弟叙功封官进爵(东瀛公腾进爵新蔡王,平昌公模进爵南阳王,就是全战三国里楚王玮开局的附庸),出镇四方,试图扑灭各地愈演愈烈的叛乱之火——然而并没有成功,范阳王虓病逝邺城,随后接任的新蔡王腾在这座他曾劫掠过的城市被汲桑军围杀。

年内(公元306年),成都王颖、河间王颙、惠帝相继被杀,惠帝死法与东汉质帝完全雷同——毒饼。太弟炽即位,是为怀帝。不久后东海王越与怀帝交恶,出镇许昌,他还会在此再苟活上几年。但随着军队的崩溃、官府的瓦解、地方的叛乱、兄弟的败亡,他也已是政令不出许昌的城主了,再难掀起风浪,更不能“监察宇内”,史家都不愿浪费笔墨。

至此,八王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然而,整个天下的乱局才刚刚开始。
齐万年之乱的六郡流民斗争十余年,成功割据巴蜀,李雄称成都王。
被成都王颖招募,又转瞬将他抛弃的匈奴五部都督刘渊,席卷并南司北,称汉王。
河北新起义军汲桑与新军阀苟晞鏖战,并迎来了一位投军的羯族奴隶,石勒。
关中河间王颙倒台后,氐羌部族蜂拥而入,填补权力真空。
辽西的慕容廆没有学族人们去给汉官当雇佣军,而是稳步扩张,称大单于。
刘琨步入晋阳城废墟,立志驱逐虏寇,还一方太平。
王导辅佐琅琊王睿建立下邳幕府,随后渡江东,经营南境。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卷八十二至卷八十六(晋纪四至晋纪八)
《晋书》卷三、卷四、卷五(武帝、惠帝、怀帝愍帝本纪)
《晋书》卷五十九、卷六十(八王、八王从臣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