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发现晋国春秋晚期的花纹良剑
闻喜发现晋国春秋晚期的花纹良剑
张德光
《文物世界》 2002年
1973年闻喜县邱家庄发现一处战国墓群,原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张万钟等同志前往发掘清理,发掘过程中在编号M8的一座战国墓内出土了一柄完整的青铜花纹剑,非常珍贵。
剑呈扁茎无格,茎上宽下窄,偏上部有一小圆穿。剑身中脊隆起,直通茎部。两从较宽微斜,身与茎相接处为平折肩。剑身上部两锷微缩,锋尖三角形。通长43.5、身长35.4、茎长8.1、最宽处3.7厘米,整体相当完好。
此剑较为特殊之处是周身饰有“8”形的暗纹,似为“5”字状,纹饰虽小,但排列规整,古朴典雅。剑纹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经过特殊工艺程序后产生的“异光花纹”。春秋时期,吴,越、楚国的铜兵器,以其“美眩人目”的纹饰装饰技术,早已闻名中外。最近济南大学历史系马明达先生据1974年内蒙古额济纳旗汉代居延边塞甲渠侯官遗址内出土的《相剑刀册》考证认为:“剑身无纹算不得好剑,证明当时好剑要以身具文理为起点,文理漫延到刃口和纹理不顺畅也非良剑,好的剑首推‘悬簿文',即形态类似竹帘子的一种"四。马先生在这里没有举例说明竹帘子纹的具体形象,他举的是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该剑除铭文外,周身饰菱形花纹,并将菱形纹归属于“圭”形类,是一种剑的花纹。邱家庄剑“”状花纹与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显然不同,但都属于花纹剑,而且“5”状花纹可能属于竹帘子花纹的一种,如果推测不误,亦当属于一种良剑。
良剑花纹是怎样形成的?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对此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及上海博物馆和上海材料研究所等单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运用静电加速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金相显微镜等现代测试手段,对望山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菱形纹剑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认为:“东周剑是黄白相间的、华丽的菱形图案,当埋藏于含腐蚀介质的土壤中,在氧化络合作用下,纹饰区与非纹区的表面因结构和成分不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菱形纹饰则由黄白相间变为黑亮——灰黄相间等色泽,……表明我国早在约2500多年前已掌握了一种特殊而精湛的表面合金化技术,使得青铜表面既产生装饰效果,又具备防腐蚀功能,发掘出一项尚不为世人所知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另据北京钢铁学院韩汝玢等先生对秦俑坑出土之铜镞表面黑色氧化试验,认为铜镞是否经过人工铬盐氧化处理,需要做进一步发掘和分析。他们还认为,在古代为了美观而对铜器表面进行人工氧化处理
的方法,肯定是存在的。铬是金属元素,色灰黑如钢,质坚,熔解度颇高,触空气不氧化,其化合物可为颜料。再有马明达先生在谈到中国古代相剑法时,提到春秋时期铸造的钢剑色泽发黑,掺有钢的成分,属掺碳工艺和淬火工艺制作而成回。上述各家对花纹剑等兵器的色泽形成尽管说法各不相同,但大都认为是经过人工氧化处理而成的一种特殊工艺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邱家庄青铜剑的花纹色泽亦是呈灰黑色,至今未有生锈,光亮如新,估计这种花纹的制作亦可能含有与上述花纹剑相同或相似的原料经过人工氧化工艺而成,否则,绝不会出现光泽灰黑至今经过两千余年的时间还不生锈的良好效果。我们对邱家庄的铜剑花纹制作还仅是根据上述吴、越、楚国地区出土的一些东周兵器花纹的分析研究,而推测的一种方法,以往在晋国地区发现的花纹剑很少,均未经过化学分析研究,邱家庄花纹剑,如有机会和条件对该剑作进一步的化学分析研究,相信一定会对我国青铜器研究和科技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关于青钢剑的时代,一般来说应与古墓时代相当,古墓的时代为战国时期,而剑的时代最晚不会晚于战国。若从剑的形式观察,无格扁茎,且茎上宽下窄,一般系春秋晚期。如与太原晋国赵卿墓出土的隐形方块纹剑相比,两者除花纹不同外,其形式大体相仿。不过方块纹剑是一字形格,茎中空,呈六棱形,而且茎端还有残缺,不如邱家庄剑完整。若再与同墓出之一型三式素面青铜剑相比,两者的形式可以说是完全一样,均为平折肩,扁茎,仅差一小穿。赵卿大墓的时代,发掘者断为公元前475~450年左右。还有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晋式青铜器——狩猎纹方壶通体花纹的四周隔带纹饰都是“ ”形,与邱家庄剑的花纹亦完全一样。如此看来,将闻喜邱家庄花纹剑的时代断为春秋晚期是比较适宜的。
据目前所知,以往我国考古发掘出土或传世的花纹剑等兵器,大都以昊、越、楚的南方古国一带较多,而长江以北一带,尤其是像晋国地区出土或传世的花纹剑较少,特别是闻喜邱家庄出土的如此完整,制作相当精致的青铜花纹剑更少。所以,邱家庄发现的春秋晚期之花纹剑不能不为学术界高度重视,我们期盼它能为进一步揭示我国两千多年前晋国铸铜科技的新成就发挥出重大作用。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