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试热点】博士生送外卖,你怎么看?

2022-10-08 09:40 作者:渝岸公考  | 我要投稿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又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当一个在大多数人看来颇为体面的身份去从事了与自己身份不相匹配的事业时,人们的眼光和心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近日,某大学博士生就因为送外卖而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博士生送外卖”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呢?

预测题:

近日,某大学博士生因为送外卖而登上热搜,迫于舆论压力,他最终录制了一段视频,声称自己给学校丢人了。一时间,“博士生送外卖”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思路:

【表明态度】

高学历人才,尤其是硕士生、博士生这样的在外界看来前途一片光明的人,一旦他们去从事与自己身份不相匹配的事业时,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乃至非议。事实上,从以前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到如今的“博士生送外卖”,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这种看似“弃明投暗”的做法给予的非议从未间断过。在我看来,职业无所谓高低贵贱,与其对高学历人才这种看似“反常”的举动妄加评论,不如对此现象多一点深层了解,以包容的态度,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

【意义分析】

虽说“人各有志”,但“博士生送外卖”这种现象决不能以“自甘堕落”或“弃明投暗”这种负面评价来进行简单评判。抛开个人意愿和大众舆论不谈,在我看来,“博士生送外卖”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还有更多积极意义值得我们探讨,具体如下。

第一,“博士生送外卖”体现了当代高学历人才的理性思维和务实精神。自yq爆发以来,就业环境持续萎靡,如今的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在如此困境之下,一些研究生、博士生等所谓“高学历人才”暂且选择一份送外卖的工作用以维持生计,一边又利用工作之余钻研学业和沉淀自己。这其实是基于对现实的考虑,是对好高骛远思想的摒弃,是踏实肯干的切实体现。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比那些所谓的“躺平青年”要上进得多,非但不宜给予批评,反而值得高度赞扬!

第二,“博士生送外卖”的现象有利于纠正带有偏见的就业观念。如题干中所说,该大学博士生因为送外卖而登上热搜,最重要又迫于舆论压力而道歉,这一切的背后根源都是来自社会大众带有偏见的就业观念。在有的人看来,像清洁工、外卖员、快递员等职业,因为是纯体力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就要“低人一等”。而博士生这种高学历人才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条件拥有一份更高端、更体面的工作,一旦他们从事这种所谓“低人一等”的工作,就不免被诟病为“自甘堕落”。因此,“博士生送外卖”这种现象的存在,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世俗的就业观念,颠覆一部分人的认知,用实际行动证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要能力允许,任何职业都会向任何人敞开大门;每一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以敬业精神去尽忠职守,那么任何一份职业都可以绽放出一段美丽的光彩,都可以演绎一段的辉煌的人生。

第三,“博士生送外卖”为传统职业的转型和创新提供了可能。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正的人才,即便暂时没有“用武之地”,也终有一日会将面前的蛮荒修建成自己的用武之地。“博士生送外卖”同样是这个道理,他们虽然暂时从事着那些不起眼的职业,但他们身负才学和智慧,就有可能看到常人不容易看到的机遇,从而一展自己的才能,促使传统职业转型和创新,最终引领一个行业的进步,乃至一个时代的进步。因此,我们不能以暂时的处境去给一个人定性,也不可因为一个人目前的得失去断定他终生的成败。

【措施建议】

尽管“博士生送外卖”现象存在诸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否认它确实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大材小用”的争议、“读书无用论”的偏见、功利化的教育观念等。要规避这些负面影响的持续发酵,除了要引导大家理性看待“博士生送外卖”这种现象,更要立足于当前的就业环境,采取实际的措施来尽量减少类似舆论的发生。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鼓励学生以勤奋、务实的态度就业。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话是有道理的。尤其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更要认清社会现实,摒弃好高骛远的思想,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要改变毕业生的就业处境,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通过现如今各大主流网络媒体,向高校毕业生传达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爱岗敬业等积极健康的就业精神。与此同时,鼓励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锻造不平凡的自己——既有耐力“沉得下去”,也有能力“浮得起来”。

第二,优化就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要针对现有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做出必要的改进,拓宽帮扶渠道,助力特殊人群的稳定就业,同时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和提升,使各大产业都得以稳定升级,从而在整体上优化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设法适当增加就业岗位,尤其是适合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基层岗位。要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基层岗位,积极参加“三支一扶”等志愿服务工作,从而在基层工作中不断累积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日后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积极主动关注有困难的学生群体。通过深入了解,我们可以发现,题干中的这位博士生之所以选择送外卖,其实是事出有因——迫于经济开支和准备毕业的双重压力,他不得不选择外卖这种时间支配相对灵活的职业,从而满足一边工作一边毕业的需求。其实这不是个例,在这之前,一边求学一边工作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这些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大写的“励志”,应该被肯定和鼓励,而不是站在道德立场给予想当然的批判。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去更多地关注他们做出所谓“反常”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对于在经济上有所困难的学生而言,求学之路已然十分坎坷。对此,学校和有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必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心无旁骛地衔接学业和理想,避免祖国的栋梁夭折在成长的半路上。

【总结升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无分贵贱,任何职业都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没有哪一个职业是低人一等。我们应该正视每一个岗位,尊重每一个岗位上所存在的人和事。另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有更好的选择,相信不会有人自甘堕落,因为这是人之本性所在。而我们眼中所谓的“堕落”,往往不过是基于自己的立场和囿于自己的眼光而产生的一些偏见而已。因此,对于“博士生送外卖”及其类似的现象,我们应该怀着善意的理解理性看待,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避免功利性求学和“读书无用论”的世俗想法,通过换位思考,给予当事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是这样,相信我们所面临的生活必然会温暖多于心寒,而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与美满!

更多面试干货分享,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渝岸公考”,回复“B站”获取。 


【面试热点】博士生送外卖,你怎么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