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讲故事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现在,已经很少人有时间、兴趣,乘柏舟撑长篙,向青草更青处。
深夜,沮丧时,更多人会选择在朋友圈的“发表”按钮上踌躇。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的负面情绪是一个越来越不敢在社交app上分享的话题。亲人看到了会担心,这种担心在很多时候恰恰会增加你的压力。朋友看到了会想办法安慰你,但他们本没有义务来为你的情绪负责。毕竟,你只是想倾诉你的不愉快。
今天不小心被开水烫到、在街上看到了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人、天气转寒而不记得加衣服而感冒。这些生活中发生的繁杂琐事,总能让人感到不愉快。可一旦跟别人比较,事业上的失败、高的吓人的负债、脑袋上的青青草原,每一个都值得人流泪崩溃。你的小小烦恼好像啥也不是。一来二去,这些小小悲伤对你来说,越来越难以启齿。当他们再次发生的时候,编辑好的朋友圈,也好选择不发送、不保存。
记不清是多久之前了,深夜馋虫上脑。我没有选择按捺自己的内心,抛弃了第13次立项的减肥计划,点了一单外卖。彼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我打开app,不断刷新骑手的位置,给骑手发消息:
“大哥,你到哪儿了?”
“大哥,你咋几分钟没动?”
“大哥,救命,我快饿死了呜呜呜”
面对我的催促和抱怨,大哥没有生气。他发过来一个“哈哈”的表情说:“莫急嘛,商家卡餐了,拿到了马上给你送过去。”
也许是真的饿到降智,也可能是过于无聊,我回了一句“大哥这么晚了还在跑单啊?”
“没办法噻,晚上人少一点,单多一点。再跑两个月,之前做生意欠的几十万,就足够还完啦!(微笑表情)”
那一晚,我本是难过到不知所措的。因为一些难以启齿的悲伤事情,自个儿像个小丑一样把脑袋蒙在被子里面哭,哭完了就看看灯火稀疏的窗外,城市静悄悄。当然,哭到伤心时是十分累的,点个外卖缓一缓,也是十分合理的。可是跟大哥的失败相比,我的难过好像就跟玩儿似的,幼稚又可笑。
那一晚,懒到令人发指的我,穿好了衣服,出了门,到电梯口迎接了大哥和我的外卖。我跟大哥说,我家住的高,您直接下去就好了,电梯很难等。
大哥眼角笑咧的鱼尾纹,口罩也没能挡得住。

吃完外卖,我搬来椅子,坐到阳台上,面对无星无月的天空,开始胡思乱想。精神上的疲劳和生理上的饱腹感,让我很自然而然的就睡着了。
几个小时后,一股寒风亲切的提醒我,我没有盖被子。
揉揉眼睛伸个懒腰,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奇迹每天都在发生。
至此,我才真正的明白,为什么清晨会被人们附会美好和希望,而夕阳会被人们附会疲惫与休憩。
晨曦过后是明昼,黄昏过后是暗夜。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会选择把自己的小情绪隐藏起来。
我这样的一个年龄所经历过的事情,比起太多人,太过微不足道。
可...无法否认,情绪是真实存在的。
我想,一片森林有权利不为一棵树的逝去而悲伤,一个小花园也应该有权利为一朵花的枯萎而难过。
手里只有十块钱,就应该有权利为了五块钱的损失而难过;手里有一万块,也应该有权利为了五块钱的损失而不难过。
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自己的悲伤情绪。小学生有资格因为失踪了一个心爱的橡皮而哭泣、中学生有资格因为某个科目没考好而悲伤、成年人有资格因为事业上的失败而难过。
但不应该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就否定中学生悲伤的存在;不应该因为中学生的世界,就否定小学生的哭泣。每个人的世界广度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不必因为自己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不一样而否定自己情绪存在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课堂操场和校花,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以是创业艰辛声喑哑。
每个人,都可以讲故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在人间。

“成长就是,笑着说出曾经让你哭过的故事。”
如果可以,祝大家目及晨曦,步履朝云。
最后,用一首歌的歌词来作为结尾吧。
“不必附和那些难堪
不必逞强去求全
不必藏着胆怯与不安
不必否定自己的不平凡
不必愧疚自责心酸
不必哭着说很甜
不必要的感情别沾染
不必配角扮演对着镜子说晚安
你是独一无二在人间” ——双笙《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