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湘绣文化传承与发展”寒假社会实践——导论篇

2018-03-01 01:57 作者:-SHI-HO-  | 我要投稿

调研背景

湖南是个文化大省,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化的“湘”品牌为湖南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湖南把文化强省建设作为“五个强省”发展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表明了湖南全省上下对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跨越升级的强烈愿望。

而湘绣文化作为湖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的传承和发展对湖南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当地劳动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湘绣文化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更谈不上它的经济价值的发掘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因此湘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湘绣简介

湘绣源于民间刺绣,是表现情感、美化生活的日用装饰品,其种类有床花、帐檐、被套、被面、枕套、枕顶、门帘、桌帷、茶垫、堂彩、椅披、服饰、鞋帽、香袋等。这些或使用或观赏,或俗或雅的民间刺绣,表明民间实用绣品也受到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的影响,构成近代湘绣的多元传统。文人士大夫文化或明或暗的与民间刺绣合流前行,成为清代晚期湘绣崛起的重要原因 以复原场景的形式表现湘绣饰品与建筑,家具的结合,本意在于使观众有“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观其人”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二、六大篇章(图片来自: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展区

三、湘绣艺术特色形成的文化底蕴

楚汉文化对湘绣艺术特色的影响


我国刺绣历史悠久,而湖南刺绣有实物可考证的是在19 5 8 年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廓楚墓出土的楚绣,另外,在19 8 2 年湖北江陵出土了同时代的大量楚绣两地楚绣的祈福等为目的,显示均以图腾、巫术、出浓烈的楚文化及浪漫色彩的艺术特征。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经济、法律到"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在意识形态的某是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些方面,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部来自地..楚汉文化(至少在文艺方面)一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因此,楚国刺绣也深深影响到汉代刺绣。从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刺绣品种来看主要有信期绣、乘云绣和长寿绣三种,其它还有茱萸纹绣、云纹绣、方棋纹绣、铺绒绣和贴羽绣等,均显示出楚汉浪漫、奔放的艺术风格。不管是楚绣还是汉绣都具有明显的湘楚文化特征。图案写实与抽象变形共存,呈现出浓厚的巫神文化艺术特色。在现代湘绣的创作中,这种浪漫、神秘的楚汉文化精髓一直是湘绣艺人至高的追求,并深深的影响了湖南的民间刺绣和现代刺绣的艺术风格

(二)湖湘文化对湘绣艺术特色的影响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而屈原则是“开楚南风此后直至唐代,这种精神或者虽在湖南几乎找不到明显的著名传承者,但也一直流传下来。直到北宋的周敦颐以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将其发扬光大,随后由胡安国、胡宏父子传到湖南并创立了湖湘学派,再由张械向外传播,而到了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黄兴、王船山、泽东等人,湖湘文化达至巅峰。从广义综观湖湘文化脉络,可谓蕴涵丰富。来看,湖湘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一直繁衍生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开创出的具有独特个性的风俗民情、科学文化乃至物质意识等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则是从古至今湖南的原住民、各个时代的移民及流寓者所共同创造、发展。


四、湘绣主要制作方法

湘绣的针法起源

在历史发展中,刺绣的起源原因已经不能确切的给予肯定,学术界最多的说法是代替古代的“文身”之说。因此,刺绣从发展开始就与服装密不可分,直至清代,刺绣在服装上的运用达到顶峰,促使了各地刺绣的发展。而在宋代就出现了大量以观赏为主的画绣,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临摹古人或当时的名画,在绣地上进行绘画,然后进行刺绣

一种为绣画结合,二者互相融会,互相衬托的表现上,最为突出的就是湘绣与绘画的完美结合。

在北魏时期的我国就出现了欣赏性绣品,唐代佛像题材的刺绣主要运用辫子针法,还创造了大量其他针法,增强了绣品纹理和质感,丰富了刺绣的艺术,至宋时刺绣艺术更盛的明代顾绣及近代四大名绣趋完美的“画绣”,皆继承了“绣画结合"的这种技艺,并发扬光大,把绘画图形纳入工艺的构造中,但并不是书画作品的单纯模仿再现。湘绣“以针代笔”、“以线润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它不但让人欣赏到中国画的意境美,还让人欣赏到刺绣的工艺美。近代湘绣自如的运用两百多种针法来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它可以融传统绘刺绣、诗词、书法、金石各种艺术为一体,具备了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湘绣与绘画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进行临摹它同时在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了自身的设计与创造。宁乡的著名画家杨世焯开馆传艺、办绣庄,把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移植到刺绣上。之后更多的文人、墨客、绘画大师融入湘绣艺术的创作,出现了湘绣独特的艺术特色,使湘绣从众多的地方刺绣脱颖而出,成为“四大名绣”之一。

湘绣的针法

1、雀眼针

其纹样如雀眼一般,用于刺绣图案花边或小花均可

2、齐毛针

是用于表现某些物象身上的斑纹的一种针法。绣法是先用掺针或其他针法绣好物象的基本颜色,再根据斑纹的色彩和部位,加绣一层。有斑纹的翎毛、走兽等,多用这种针法。 

3、交叉绣

绣时先用较粗的线绣好一层,线路互相交叉,针脚可以较长,针脚也不必掩盖起来,以后按层次与颜色需要,一层层地混色绣上去。混色的方法与平绣掺色法不同,而与混针法基本相似。 

4、三角网针

先在物象上用织绣法织成若干三角形的小格,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相等,然后在每个三角形的格子内,组成众多三角形的网状。线色可以用得复杂一点,以增加图案的。这种针法适用于古代服装花纹,和图案性花纹。 

5、盘金

条纹绣的一种,是平金绣的简化,作装饰绣品,起美化与调和色彩的作用。经常与打子针—起运用,适宜绣制制台毯、被罩等实用品与装饰性较强的欣赏品。针法组织。以丝绣图案为依据,将金线回旋,加于已绣或末绣的图样边缘。

 6、滚针

用于绣反面的叶脉,虎、豹等走兽的须知箭毛。在用其他绣法绣反面叶片或走兽时,绣叶脉和虎、豹须的地方不必留出来,然后从叶柄或虎、豹须根部发针,逐渐绣到尖端。第二针发会处,必须在第一针线尾的中腰,线要穿过第一根线的中间,并把每一针落针眼掩盖好,形成一根连续不断而毫不曲折的长线,凸出在叶肉和虎豹身上。

7、齐边针

是由物象边缘起针起色的针法,针脚整齐,与边缘墨线不能有丝毫出人。向内则须参差不齐,以便绣别的针法和别的颜色。齐边针要求稀密适中,铺得平正。这种针法适用于绣外廓整齐的任何物象的边缘,如叶片、花瓣、山水线等。 

8、掺针

针脚参差不齐,便于深浅色阶的线互相掺和,达到渐次变易色阶的效果,谓之掺针。绣法是在已经绣好的两根参差不齐的线中间起针或落针,针脚隐没在线的下面,使它不露痕迹,颜色就自然掺各,两线连接相搭不宜过长。这种针法多用于与齐边针相交接。凡物象色彩有明暗变化,都用这种针小老头来变色。掺针又有内掺和外掺的区别。如绣叶子,先从叶尖和边缘绣起,叫外掺,如先从叶柄叶脉绣起,则叫内掺。两种掺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必须根据叶片在阳光下受光情况来采用,即边缘着色深,就用外掺,边缘颜色浅,就用内掺。

9、直针

是刺绣最基本的针法,用以绣字、绣图案花纹或山水的线条。用针从轮廓的这边边缘起针,另一边边缘落针,线路平行匀密,针脚整齐即可,用色亦较单纯。

10、牵针

用于绣头发、胡须、狮子头部的长毛等。根据须发的纹理,将线用滚针一层层一丝丝往下牵短,互相盖住针眼,颜色只能随着纹理按牵、旋的规律变化,切不可掺和。

11、乱针

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是用针线为工具。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

 12、平游针

平游针是根据物象的形式、方位和转折以长不过三分的稀散针子,好针路,然后随着针路来势,继续一层层的加绣,达到平游为止。这种针法适用于绣大树和掌状叶片等。 

13、离缝针

是用作绣比较廉价的日用品的针法,多以扣线刺绣,没有掺色的过程,其绣法和直针一样。或以花心为中心,利用扣线染色的特点,围绕着花心绣,使接近花心之处与花的外围的所变化,增加美观。此外在物象相接的地方,和物象每一部分相接的地方,均须留出一线空隙,叫做水路,以表现物象的层次。

 14、松针

多用于刺绣花丝。绣时从花丝的尖端起针,到花心落针,然后用打子针绣花蕊,花丝的长短应参差不齐,稀密也要适中。

15、施针

又叫疏散针。是在已绣好的鸟兽身上,加绣一层松毛的针法。绣法是以最细的丝,根据毛的形式,稀疏地、参差不齐地绣一层松毛。针子要求活而不滞,转变处要圆滑,不要隐藏针脚。

16、隐格针

这是先按物象的形态,用铺针铺满作经线,然后用纬线按规律每隔一、三、五线平织一次,使纬线从经线下面透露出来,组成若隐若现的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格子。这种针法用于绣人物的服装、博古、花瓣等。 

17、盖针

是用于表现某些物象身上的斑纹的一种针法。绣法是先用掺针或其他针法绣好物象的基本颜色,再根据斑纹的色彩和部位,加绣一层。有斑纹的翎毛、走兽等,多用这种针法。 

18、混针

是刺绣毛色极其复杂,在阳光下颜色极其光艳,变化无穷的一种针法。绣法是先将基本色绣好,然后将各种不同色素的色丝,劈分极细,视需要一层一层地混色进去即成。这种针法多用于刺绣孔雀、鸭子等鸟兽。

19、珠针

绣时由绣料反面起针,折回来落针,再往前起针,折回第一次起针处落针,依次类推。这种针法常用于绣小花或单线条,以加强装饰美感。

 20、旋游针

这种针法用于绣动物的眼睛。一般以瞳孔为圆心,用滚针法一层层围绕圆心绣成。绣线必须细,针脚必须短,针脚眼也必须互相掩藏起来。

 21、鬅毛针  

湘绣针法之一。主要用于绣虎、狮的毛。为湘绣老艺人余振辉所创。作法:使针成放射状撑开,撑开的一头用线较粗、较疏;另一头较密,并把线藏起。这样使人感到这种线就像直毛一样,一头长进肉里,一头胡了起来。绣成后,具有生动的质感。

湘绣用针:

取其锋端尖锐而鼻底圆钝,不致伤手,也容易拈燃。一般绣工拈针,只用拇指与食指,两指由如环形。绣面上下使针配合得当,用针使力的轻重徐疾,是一种很重要的技巧,看来容易做来难。绣品匀薄平整,全在能够适当运针中。

来自于:伊飞湘绣

(三)不同针法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湘绣是依靠针线来表现对象的艺术品,色线,没有千变万化,色线和针法的巧妙运用,就是湘绣的高超艺术的生动体现。不擅长用各种色线和针法,就绣不出优秀的湘绣作品。湘绣针法多变,传统的针法就有5大类7 2种,其中平绣类3 2种织绣类15种,网绣类11种,扭绣类8种,结绣类6种。湘绣的针法以掺针为主,还有后来不断完善的乱掺针以及湘绣独有的毛针等。清末的李仪徽首创了掺针针法,即将丝线分得比头发还细,在需要交换颜色和色级地方,留出空隙,用长短不齐的针脚,将不同颜色和色级的丝线搭配,一针一线掺进去,给湘绣带来了第一次工艺改革,奠定了湘绣在四大名绣的地位。随后掺针针法通过胡莲仙传授徒弟而得以推广,并改苏绣的齐掺针为乱掺针,使得近代湘绣画面色彩转换自然,不留痕迹,生动逼真,完成了原来不企及的只有绘画艺术才具有的技巧。在湘绣中,各种针法的不同运用,其艺术效果也各不相同。湘绣主要以狮虎为题材的刺绣中,掺针针法表现的尤为重要。在绣皮毛时使用骱毛针法(掺针的一种)能表现毛的质感和斑纹而为了很好的表现狮虎眼睛的水晶球体般的澄明透亮,采用游针针法 在绣花草树木时用拗掺针 绣花瓣和翎毛时用挖掺针 绣人物肖像时用直掺针 绣风景和天空时用横掺针...在每一幅的湘绣作品,掺针针法无处不在。
    正是因为有了千变万化的掺针针法,湘绣才能有如此之多的精彩变化,是掺针针法体系成就了湘绣色阶衔接自然,形象生动的艺术风格。同时,湘绣还有富于装饰美感的织针、网针打子等针法以及其他绣种所共有的盘金。

五、品种

折叠按针法类别

单面绣:故明思义就是只呈现一张绣面,绣娘用精湛的针法,令人眼花缭乱的二百多种颜色的丝线,再辅以稿工的沤血力作才绣出完美的绣片。绣片经过平烫后,让丝线的光泽和色彩融合到一起,工匠用画框装裱起来,正面是用玻璃镶好,背面用防潮的且坚固的纸板卡好,放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单面绣的尺寸大小不拘一格,厂家完全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他们满意的单面绣。单面绣是挂在墙,可以装饰房子的任何地方,餐厅挂水果和花卉让人食欲大增;客厅挂风景和植物让人神清气爽;房间挂动物和花鸟虫鱼让人流连忘返,书房挂字画和人物让人心旷神怡。

双面绣:它正反两面都是相同的绣面,上面绝对找不出半点瑕疵,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线头,这是四大名绣中绝无仅有的高超绣法,双面绣不但绣工精湛,而且有些框架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件木雕精品,它采用原木雕刻再上朱漆。充分展现湘绣的高雅与别致的韵味。双面绣大部分都是圆形的镜框,而且有统一尺寸大小,直径为分别30CM,25CM,20CM,15CM,10CM和5CM。湘绣不断创新,开发出长方形的方形双面绣。规模都统一为20*40CM 。它非常适合摆设在客厅的玄关和壁柜里。

折叠按工艺

▲按工艺分为极品、精品、普通产品;极品和精品用的丝线以及绣工都比普通的湘绣制品更加细致,绣制一幅精品耗时比较长,其中融入了绣女的很多体力与时间,同一种图案绣工不同,质量也就不同,价格也随之而异,看绣工可以看丝线绣的疏密程度,丝线颜色是否亮丽,缎面是否光滑亮泽。湘绣画的主题有山水动物人物几大类型,其中牡丹花,虎,猫,狗,龙是比较典型的湘绣图案,从绣工的难度来讲,山水相对较动物人物容易,人物是最难绣的,丝线的密度要求很高,而且人物的神态要绣得惟妙惟肖是很不容易的。

按产品形式

分为日用品、装饰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屏风分为小型屏风,挂屏和座屏。
  【湘绣专业术语介绍】
  a、绣地:又称"底子"、"地子",即安在绷架上的刺绣料子,有绸、缎、纱、布等。
  b、花样:刺绣稿上的图案称为花样;勾在绷上的称为"墨样"或"纹样"。
  c、一绒:一根花线的二分之一称一绒。
  d、劈线: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
  e、一丝:一根花线的十二分之一称为一丝。
  f、起、落针:刺绣中运用绣针的两个动作,自下而上的称为起针,自上而下的称为落针。
  g、针法:针法是刺绣中运针的方法,也是线条的组织形式。
  h、针脚:每一针绣出的线条,俗称针脚;线条长短,又称针脚长短。
  i、丝理:又称"丝缕"或"丝路",是刺绣线条排列的方向。
  j、"皮头":在每个刺绣小单位中分批绣制的层次,术语称"皮头"。
  k、出边:凡是分皮绣制的针法,第一皮即称出边,亦即物体边缘的第一皮。

 

六、成就

中华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之一,“丝绸之路”闻名于世。同时随之而来的丝绸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因此,丝绸服装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古代达官贵族为了显示其富贵和地位,在丝绸上绣有各种精美图案,常常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世界奇葩。比如皇帝绣有龙,皇后绣凤,文官绣鹤,武官绣虎等,这就是丝绸刺绣。中国刺绣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手工湘绣服饰在刺绣行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重要的影响。
奖项:湘绣先后参加过日本、巴拿马、美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获得优 胜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近年来,湘绣在继承传统的刺绣技艺基础上又有的突破,相继绣出了一批双面全异刺 绣作品。尤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双面全异绣人物题材作品,经专家 们鉴定,是一幅“超级绣品”。中国科技协会将这幅绣品选为“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的展品。正是湘绣界人士的不断努力,使湘绣从生活实用艺术走向了精品化的装饰和收藏艺术,成为代表一方工艺及文化的礼仪佳品。贺香港回归的大型双面绣座屏《百鸟朝凤·洞庭春色》在香港回归和特区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得到了中外来宾的赞赏和好评。

新闻:中国湘绣闪耀巴黎

时间:2018/2/28 14:02:28   来源:人民网  

中国湘绣闪耀巴黎

18日,“巴黎湘绣展:闪耀的‘颜料’”在法国TopBridal Paris国际婚纱奢品荟成功开幕。展览由法国艺术管理硕士胡晓策划主办,将从2018年2月18日持续至3月7日。

 湘绣以针为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其在中国新年及巴黎时装周期间呈现在国际舞台,使中国文化与湘绣工艺在巴黎绽放独特的光彩。

来自:http://www.csfwzwhyc.com/news/?1278.html


七、发展现状

作为“湖南文化名片”的湘绣,然而,在绝对现实的市场经济中,湘绣无比荣耀的背后却难掩尴尬的现状——在国际市场上,高档装饰品苏绣占了80%,湘绣仅占5%;在国内,湘绣只占30%,而苏绣占60%的市场。伊飞湘绣的湘绣专家表示,产品创新滞后、后备人才短缺、产业规模化引导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目前我省的300多家湘绣企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湘绣生产厂家纷纷倒闭,湘绣出口受困,现有市场也是惨淡经营。长沙市海关数据显示,湘绣已经从湖南省大宗出口商品中销声匿迹。对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湘绣快走到穷途末路的境地。湘绣生“锈”了!刘爱云说“市场上的经营者只关注价格贵贱,不看艺术品价值的高低,导致目前湘绣市场呈现‘价低质劣’的恶性竞争 苏获表示“湘绣如果继续墨守成规,也许永无涅盘之日

 

八、湘绣的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湖南省长沙市的刘爱云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湘绣文化传承与发展”寒假社会实践——导论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