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功能转换习题

121.【机械能守恒】功能转换习题
总结(之前的内容):
- 负相关(做正功能量变少,做负功能量变多)功能关系
重力势能:WG=-△EPG=-(末-初)
弹性势能:W弹=-△EP弹=-(末-初)
解锁新概念桃园三结义:重力、弹力、摩擦力(物理版)→他们仨的能量和做功之间就是负相关的
- 正相关(做正功能量变多,做负功能量变少)功能关系
动能:W合=△EK
机械能:W除G=△E机
- 特殊
内能:-(一对f做功之和)
弹簧—动能定理
演示:求W弹=-(末-初)
例题一

因为题中说了物块运动到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也就是支持力)是等于重力的(G=FN),所以小球所受合力=G+FN=2G。通过合外力=向心力,可求出物块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
再列一个从A→C的动能定理,求出W弹,W弹=3mgR。在草稿纸上写:W弹=-(末-初),求出△EP弹:末状态的弹簧,也就是物块到达C点时,弹簧已经恢复到了原长,弹性势能为0,初状态的弹性势能使我们要求的,所以整理一下就是:W弹=-(0-初)=初=3mgR。
在试卷上就写W弹 =-△EP弹,得,即可。
机械能—动能定理
演示:

例题二

A项,问的是重力势能,那就只看重力势能,题中说了重力做功为5J,重力势能是负相关的,那么重力势能就会少5J,所以b点的重力势能比a点的重力势能少5J,即a点的重力势能比b点的重力势能多5J;
B项,问的是动能,合外力做功会影响动能,合外力做功(所有力做功相加)为7J,动能是正相关的,所以b点的动能比a点多7J,即a点的动能比b少7J;
C项和D项,机械能,看除了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2J,机械能是正相关的,所以a点的机械能就比b点少2J。
轻松记忆(哪些是正相关,哪些是负相关):就只记负相关的,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重力弹力摩擦力,除了他们仨其他都是正相关。(特殊记忆:内能)
例题三

这里题中说的是克服重力做功为20J,说明重力做负功为-20J。
A项,物体在P点的动能就是上式中的1/2mV²,通过移项可得动能为5J;
B项,机械能,看除了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这里就是空气阻力为-5J,机械能是正相关,所以P点的机械能比出发点少5J;
C项,重力势能,看重力做功,重力做功-20J,重力势能是负相关,所以重力势能增加20J。
例题四

A项,从P→A,蹦极者不仅受到重力还会受到空气阻力(从P→A弹力不做功,因为弹性绳还没绷直,即弹性绳还没有伸长),机械能不守恒;
B项,从A→B,人与绳组成的系统中,除了重力和弹力,还有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C项和D项,列动能定理即可求出答案。重力做功为△E₁(题中说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₁,因为重力势能是负相关,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就等于重力做的功),弹力做功为-△E₂(题中说弹性势能增加量为△E₂,弹性势能是负相关,所以弹力做负功,为-△E₂),阻力做功为-W(因为题中说的是克服阻力做功)
虽然@心淼觉得这道题不需要特别去分析,但还是和各位说一下吧(人从P→B的运动分析):

从P→A,人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合力向下,做加速运动,当人下落到A点时,弹性绳开始伸长,因为A点人是有加速度的,所以从A点开始,人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我们将此时人运动到的位置设为Q点),Q点之后,人开始做减速运动,一直减速到0,即到达B点。
本节课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和@心淼一起加油吧!!
越努力,越幸运!!ヾ(◍°∇°◍)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