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底层逻辑
越剪视频越觉得自己啰里八嗦的没讲清楚😭还是写下来清楚一点,视频马上就好 一、任何学习的最终理想状态 第一步:所有该记的都记到脑子里(不论是信息本身,还是“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信息”的这类信息)(一般闭卷考试还是需要记忆知识本身) 第二步:能够把这些该记的知识快速从大脑里检索出来 1、检索(通俗讲就是理解、反应、回忆) 例1:搜索引擎(百度):输入-检索-输出 例2:听:语音-检索-意思 说:意思-检索-语音 读:文字-检索-意思 写:意思-检索-文字 NB:1、意思指的是脑子里浮现出感觉、画面,不是中文的文字翻译,这个超重要 2、检索是检索脑子里存进去的正确的语料、素材,不是自己凭空创造的,尤其对口语和写作来讲,就算是创造也要符合语言逻辑,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翻译,最小调用单位最好是词组,这样才能保证地道 2、快速(越快越好 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例1:(书里的例子)顶尖飞行员和外科医生在突发状况下都能快速反应,从自己的知识储备里迅速调取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我猜)他们和普通飞行员和外科医生的操作的标准性和知识储备的范围并没有差的太多,也许在模拟、不限时的状态下表现差不多,但顶尖高手就顶尖在检索信息的速度更快!超级快!像本能反应 例2:(这个我能确定)如果雅思考试不限时,那么我们的成绩不会差这么大,比如听力给你听10遍肯定会比听一遍的成绩好太多,这就说明我们知识的储备没有差这么大,很多东西我们是会的,就是反应太慢了。而反应速度就决定了,有人一遍就快速理解了、反应出来意思了,就9分了,有人一个单词反应了5秒钟,下个题就漏掉了(😭写着写着哭出来),阅读口语写作皆是同理,反应更慢的肯定分更低,读不完题,做的更慢,说的更磕磕绊绊,甚至写不完作文(😭又哭出来)所以检索、反应、理解的速度就体现在了成绩上,它就是组成我们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哪怕我们不再学习新的知识,只是提高我们对原有知识的检索速度,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如何练习才能达到这个状态 一个方法即可:不断重复用大脑检索(既能加深知识的存储,又能加快检索的速度) 1、不断重复 其实这个概念有点像刻意练习(?是吧),就是不断练习、反馈、改进什么的,其实这个没有问题,就是它没有提到这个练习到是怎么练的!谁跟我一样,以前也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啊,一到时间就是翻开素材照着读啊,念啊。。。结果卵用没有,一上考场还是啥也不记得。。。血泪教训啊,单纯的重复其实也不是最终奥义,重点是我们是如何重复的,也就是要用大脑检索的形式,下面会详细讲 具体在雅思学习中,这个不断重复的标准是什么:对口语和写作来讲,我们需要记忆的是一些具体的素材、范文什么的,它是有逻辑的,有剧情的,所以要不断重复这些素材本身,大家按照记忆曲线去重复就可以了;对听力和阅读来讲,我们要提高的是整体听力、阅读水平,不一定非要重复某一篇具体的内容,因为同一个单词、用法会在不同的文章里出现,我们在大量学习不同文章的同时,其实已经完成了重复的过程 2、大脑检索‼️(概念前文讲过了,咱直接说具体做法) 以雅思为例:我们最后考试的时候要输入什么、输出什么,我们平时练习的时候就按照同样的输入、输出格式进行,就像前文提到的: 听:语音-检索-意思(一句一句听,如果瞬间反应出这句话的意思,就直接过;如果哪里卡壳了,就再听几遍,直到反应流畅;如果实在听不出来就看文本,理解了,带着这个感觉再听,仿佛是自己理解出来的) 说:意思-检索-语音(详见口语备考方法的第二个视频,练的时候不要看素材文本,根据素材的意思去回忆着说出来,尽量贴近原文,想不起来看一眼文本,再根据意思复述,直到最后像是我们自己根据这个意思造出了这个句子一样,不是背的,而是恰好和原文说的一摸一样) 读:文字-检索-意思(基本同听力,不过读完一整篇之前遇到看不懂地方不要查,先根据上下文推测,最后看完了一起查) 写:意思-检索-文字(基本同口语) NB:书里提到的两个小技巧 1、间隔: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不断重复可能见效会很快,但这个能力的提升会很虚,还是要根据遗忘规律,把每次的重复间隔开,等有点忘记了再检索一遍,这样更能加强加快记忆,回忆的越痛苦,下次回忆就越轻松 2、穿插:各科穿插学习,比如听说读写或者文科理科等等分类。这样也有助于休息,保持积极性吧 感谢看到这里的小姐妹,希望有帮到你们,有什么问题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