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其他大国航母的人员编制,明显比美国航母的5000人少得多?

2022-07-31 00:01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从小鹰级开始,一直到现役的尼米兹级上;当然也可以算到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上;不过福特号虽然名义上在2017年就已经宣布进入现役状态,但是5年下来福特号从来没有真正战备值班哪怕一天,也就是没有真正处于全员部署状态,导致就算是出海测试期间的福特号上,从来没有满配舰载机,自然也就从来没有处于齐装满员的状态。因此只能参考曾经服役多年的小鹰级和后来的10艘之多的尼米兹级。从过去的公开报道可知,处于完全部署状态的小鹰级和尼米兹级,平时每一艘航母上的人员总数都会超过5000人,极限状态下上面居然有5500人!这个总人数其实是很惊人的。因为随着现代化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当代的万吨级神盾大舰。


在齐装满员状态下也不过需要200名左右的军官加水兵就能正常的操作;而大多数万吨级大型H潜艇上面的人员总数也很少超过150人。而一艘大型航母上居然有5000多人,这几乎一艘就等于25艘以上的神盾舰上的人员编制总数,或者相当于30艘以上的H潜艇的人员编制总数。况且所有尼米兹级H动力航母都需要准备至少两套人马随时轮换。11000人在陆地上聚集,也都能算得上一个小乡镇的人口规模了。因此说尼米兹级航母上一天消耗的食品饮料就有几十吨真不算是夸张。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大型航母上为何需要如此多的人员进行操作。第二,则是其他大国的航母上,也需要5000多人共同操作吗?大型航母上需要人员众多,主要在于大型航空平台完全运行的复杂性。也就是一艘出海执行,


战备值班任务的大型航母,上面既有航海专业的大量操作人员,同时也航空专业的大量操作人员。而海航专业又分为甲板包括驾驶台的操作人员,也就是负责日常开船的;更多的是甲板下面的轮机专业的人员,也就是掌握航母动力、机械和发电设备的人员。因此航母上仅仅航海专业人员可能就需要三四百人。另外航空人员则更为复杂多样。首先是飞行员专业,小鹰级和尼米兹级日常都可以携带七八十架舰载机出海值班。其中包括固定翼飞机也包括旋翼机和直升机,当然有说法是这两种大型航母可以一次性携带90架以上的舰载机,但是这种状态,只能算是极限回收携带能力,而不是正常的操作状态。不管怎么说,七八十架舰载机的飞行员大多数是1.5比1的配备,也就是七八十架舰载机至少需要120名,


或者更多的飞行员。而考虑到一架舰载机至少配备5名舰上勤务,那么需要另外的四五百人。而所有航母上的甲板操作人员是单列的,比如油料,弹药等等,这部分也有个二三百人。这样算下来航海加航空专业的舰上人员就接近1200人了。另外航母上还有大量的后勤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就是厨房、洗衣房的人员甚至包括维持舰上军纪的宪兵,这部分加起来也有五六百人。这样算下来,舰上总人数已经有1700多人了。其实这里面还没有统计到大型航母上最多的一类乘员。这就是消防损管人员。这部分有多少人呢,只能说数量惊人,绝对比前面提到的所有的1700人还多,也就是还有2000人以上是舰上的专职消防损管兵。不过就是这么算总人数也不到4000人啊,为何小鹰级和尼米兹级上动辄有5000到5500人?


具体原因,可能就要与其他大国的航母来对比了。比如对戴高乐级航母来说,其齐装满员状态下,舰上基本在250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在2700人。而某方的2艘6万吨级的航母,齐装满员状态下基本也是2500人左右。这样一来,就比小鹰级和尼米兹级的日常配备人员少一半。当然前两者的吨位和搭载的舰载机总数都比美国航母差距不小,舰上总人员少也是比较自然的。真正能进行全面横向对比的,也许要等到8万余吨的平台完全服役以后。从好的方面讲,美国航母在历史上有最完善的实战使用经验。估计很多舰上岗位的人员日常都是超配的,这样在出现战损的情况下才可以不至于立即局部失能。特别是超配了两三千人的专业损管人员,可见对实战中损管作业的极度重视。而从不好的方面来看,


又可以看出超级大国的舰上人员的人浮于事和过于臃肿的问题。像是水兵不值班期间要到厨房义务帮厨或者进行表面油漆维护等事情,在美国航母上是从来不存在的。美国航母上没有主动奉献这一说,都是拿多少工资做多少事情。从这个角度讲,某方即使同样装备8到10万吨级的大型常规动力航母,也许每艘最多只需要4000人就足够了。而且不需要同时配备2组人员。仅仅这一项每年都能省下几十亿的军费!


为什么其他大国航母的人员编制,明显比美国航母的5000人少得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