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封神第一部》关键的两句台词
封神三部曲应该就是以姬发立业为主线的英雄史诗。 第一部台词最关键的两句分别来自姬发的两个爹。一处是后爹殷寿对姬发说,“你从来到这里第一天就告诉我,你要做一个大英雄,你我都是一样的人。” 一处是亲爹姬昌对姬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第一句很精炼地点明了姬发和殷寿的关系,姬发七八岁就主动抢名额来到朝歌,由殷寿教导养育,起初他眼中的殷寿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崇拜殷寿,想成为那样的英雄。 殷寿是一个麦克白式的野心家、枭雄。他善战、尤其不甘屈服于命运。祖宗、天命都无法真正压制他自我实现的欲望。镇压谋反的殷寿,可以成为两军阵前所有将士的主心骨,火焰中破马而来那一幕的气势,也让人感叹“豪杰当如此,男人当如此”。谋朝篡位的殷寿,又可以躲在精心伪饰的人设背后,令姬发这样被蒙蔽的追随者误以为他是代兄受天谴、敢于担当、为天下牺牲自己的英雄。这时的姬发对殷寿的崇拜、忠诚都不是假的,殷寿像一个完美父亲,比起自己只会算卦种地的亲爹,简直光芒万丈。姬发在朝堂上误杀了殷启,以臣杀君,还是殷寿站出来替他正名,所以姬发起初是质子中最忠诚的那个,以至于他会为了殷寿,在林子里一度直接要火拼三个伯侯。 姬发和殷寿确实是一样的人,在于勇敢、担当、不甘于命运和父亲的安排,会不顾一切地塑造自我,去成为一个英雄。只不过殷寿受到野心的蛊惑,贪恋“天下共主”这个权力位置,不择手段,没有下限。殷寿逆天而为的另一面也是不被任何人摆弄和主宰的强烈意志,在送肉饼的那一天,殷寿短暂地提了一句自己童年被父亲虐待的遭遇,他也是从痛苦中走出,父亲的打压和命运的限制都没有压垮他成为自己的决心。 和姬发一样不受摆布,可以付出一切去成为他自己,这就是殷寿为什么说他俩是一样的人。 第二句台词是来自亲爹姬昌和姬发的对话,点出了姬发这个英雄为什么和殷寿不一样,以及电影的主旨是赞同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英雄之道。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最重要。” 在这句话之前,姬发和姬昌在辩论殷寿究竟是不是一个恶人,姬昌信占卜和天命,姬发信自己的眼睛,二人争执不下。姬发说自己无法手刃亲爹(但内心还是支持后爹,来劝亲爹认罪) 姬昌用这句简明扼要的话终结了这个关于历史真相和天命依据的辩论,他告诉姬发,也是直接告诉观众: 英雄不在于天命,也不在于历史,更不在于祖宗、传统和出身,英雄的自我塑造在于选择,在于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你选择逆天而为、草菅人命也要追求权力,你就是纣王;你选择为天下苍生的安宁牺牲自己,你就是圣人(姜子牙);你选择铁骨铮铮反抗强权,你就是四位伯侯;你选择担负起拯救天下的责任,你就是未来的天下共主周武王。这一切都在于自己的选择,在于内心的价值观。 勇敢、担当、反抗、隐忍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因为纣王也有这些品质,纣王所没有的是亲情,友情等人伦之情,以及将天下置于自身私欲之上的价值观。何谓英雄?英雄就是机缘巧合之下,一个普通人回到自己内心所作出的关键选择。所以这个普通人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他身后背负的历史不重要,他的选择最重要。这也是这部英雄主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