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半装甲火炮牵引车,专门牵引中、小口径火炮的苏联小车

二战结束后,苏联陆军已经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火炮是其重要的技术兵器,为了让它们发挥出威力,新一代的火炮牵引车被开发出来,其中就包括上世纪50年代初期研发的AT-P,这是一款专门牵引中、小口径身管火炮,或者重量适当的迫击炮的车辆。

AT-P由梅季希机械制造厂研发,因为它的定位不同,所以与苏军中AT-S这类“大家伙”相比小巧很多,其实当时苏军手中仍然大量装备85毫米/100毫米反坦克炮、160毫米迫击炮等火炮,它们对牵引车的力量要求不那么高,而一般轮式卡车又无法满足越野牵引的需求,因此AT-P的存在就显得很重要。

AT-P是一款半装甲车辆,它的战斗重量约5.5吨,车长4.45米,宽2.5米,高1.6米,它的结构布局很特别,车体前半部分是发动机舱和驾驶室,一台直列6缸发动机安装在中间,它能输出117马力动力,在它的前方则是变速箱等部件,在发动机舱的右侧是机枪手,左侧则是串联布置的驾驶员和车长座位,每人上方都有出入舱口,他们的座椅都可以进行升降,方便探出头部,驾驶员的正面和侧面有带防弹玻璃的小型观察口,并且他还可以配备TAN-2夜视仪,车长则获得了可以全方位观察的潜望镜设备。

该车采用前置主动轮,每侧拥有4只扭杆悬挂的负重轮,后部的导引轮也起到负重轮的作用,负重轮为直径550毫米的挂胶轮,导引轮直径则增加到600毫米。该车最大公路速度超过50千米/小时,最大行驶里程约300千米,它没有两栖能力,可以涉水0.7米深,跨越1.2米宽的壕沟。

机枪手的武器是一挺SGM 7.62毫米机枪,它安装在一个向前的球形座中,可以向各个方向调整30°的范围,4个容量为1000发弹链的弹药盒存放在车内,足够机枪手持久射击,不过武器安装位置限制了其火力发挥。

履带后部翼子板上方被设计用来存放标准弹药箱,这里的翼子板经过强化,可以承受约600千克的重量,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弹药得不到保护,好处是炮兵作战时取用弹药比较方便。车体后半部分是运兵舱,这里可以搭乘6名炮兵,与车体前部舱室获得全面装甲保护不同,运兵舱只在四周获得有限的装甲防护,顶部为开放式,他们通过尾部舱门出入,为了遮风挡雨,可以安装低矮的帆布棚,后来考虑安全需要,制造了一些带有全封闭装甲运兵舱的版本。

AT-P是当时苏军中重要的火炮牵引车,苏联从1954年一直生产到1962年,在苏联时代似乎只在苏军中使用,有一些车辆被改装成炮兵观察车,其实就是一种炮兵指挥车。后来俄罗斯继承并使用了这些火炮牵引车,在1998年全部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