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其四·人物设计问题(下)——人物动作设计(下)(结物语第三话007与008动画化)
书接上回
本文以下提到的诸如“第X句”等说法都来自上回,也就是下面这个专栏文章,如有疑问,欢迎回看(虽然写了这么多八成看的人也没几个):

好了正式开始吧。
之前忘记提到的一点是,可能有人会说,只要“蓄水池里的水”足够多,上面三句话不就能同时成立了?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进一步分析看看?这意味着垃圾君在洗了很久很久的碗后,羽川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帮忙洗碗的(她是不是真的应该这样做暂且不论)。
这会导致比删去前面三句话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人物塑造的失败。主人家自己洗碗洗半天才想起帮忙,这是对羽川智商的侮辱;把主人家洗了半天的碗再重新洗一遍,这是对羽川情商的侮辱。一个在垃圾君眼中圣人圣母级别的存在,顿时变成了一个智障一样的存在。
所以这种可能性在这里先否决。(虽然不能否认确实存在……)
因此,现在只好考虑怎么处理这三句话了。
之前提到过,三句话里只要有一句话被删掉,逻辑上就不成问题了。
那我们应该处理哪句话呢?这里其实也是有一点讲究的。
从上面对三句话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调整对不同的句子意思的理解,对全文的负面影响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按作用效果的大小排序的话,应该是:第三句>第一句>第二句
所以我的初投稿里采用的方案,就是对第二句的意思进行“弱化”处理。
可能有人觉得选这一句的理由还不够充分,确实,这只是我个人的理由,只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对人物塑造影响最小。那现在一句一句地改改试试看吧。
首先是第一句。如果羽川的刷碗速度不再那么望尘莫及,或者垃圾君的刷碗速度后来又迎头赶上,这样的调整可行吗?首先,洗碗的快慢容易表现,洗碗速度的变化就不这么容易了(对我来说啦)。然后,假设可以表现出来,还要从羽川和垃圾君两方面来分析。羽川的减速行为是积极的,它意味着羽川的体贴,但小说里没有体现,而垃圾时不时地在往羽川那边瞟,从“望尘莫及”到相差无几,这种程度的变化,垃圾君没有察觉到,这点是很异常的;垃圾的加速行为是消极的,它暗示了垃圾对两人关系的积极心态,但这种心态与整个文章里的基调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如果垃圾君真有这种心态,第三话乃至结物语结尾都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然后是第三句。如果在这句话之前,羽川其实也在不时地东张西望,甚至不时地偷看垃圾君,但段位太高,垃圾君完全没发现,这样的调整可行吗?当然也是可行的,但动画化时,这一点同样非常难以表现出来。观众是上帝视角,知道谁有什么小动作当然容易。但如果动画制作组要让观众保持上帝视角的同时,知道动画里的有些角色并没有察觉到这个小动作,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少我还不会)。
最后是第二句。也就是说,羽川洗垃圾君洗过的碗,这一过程这是整个洗碗过程中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羽川不仅洗这些“二手”碗,还直接洗未经过垃圾君清洗的脏碗,而且这一部分的碗占比明显更多。不多说了,类比一下碳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吧。而且这进一步扩大了两个人的差距。而且,羽川主动刷脏碗也避免了自己空闲时的尴尬,这种小聪明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的机智。但垃圾君对此的避而不谈和第一句的调整一样,都有着一定的异常。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这种避而不谈的异常正反映了垃圾君对这段感情的消极逃避,这与第三话最后一节垃圾君的态度不谋而合,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理解。但把这种东西体现在动画里同样十分困难(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啦……)。
以上就是几个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了。当然可能有更好的方案,但我没想到;也可能到时候制作组破罐破摔,那我也没办法。
之后可能会说一下动画画面如何推进的问题,不过可能摸了……
标题不好弄,打字也打累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那个严格来说不算是问题,更像是预测吧……
总之有机会有条件再写吧,就先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