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气象—漓江探源’’阳光水墨画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时代气象——漓江探源*阳光水墨画作品展"将于2023年8月5日上午9:30在中国美术馆大厅举行开幕式。诚邀您莅临。 这次展出的34件作品,是阳光从漓江探源500余件创作成果中甄选的精品,是他作为一名有社会担当的文艺工作者的阶段性成果总结,让我们通过观看阳光的作品,在桂林的人文山水中恣意游走,共同感受漓江之美、共同呵护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片绿水青山吧!
艺术家简介
ARTIST PROFILE


阳光
著名画家、“人民艺术家”、“漓江画派”领军人物、艺术教育家阳太阳之子。现为桂林画院名誉院长、桂林市政协书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协常务理事。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并在洛杉矶、温哥华、东京、上海、广州、合肥、南宁等城市举办过个人画展。1995年与父亲阳太阳先生在中国台湾举办“阳太阳·阳光画展”,分别在台北、高雄、台南、台中等城市巡展100天。

出版有《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阳光》《阳光写意山水画研究》《阳光桂林山水画集》《阳光艺术》《阳光画集》等专著,逾千幅作品在《中国艺术报》《美术》《中国书画》《国画家》《美术观察》《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或报道。

绘画的韵律之美——阳光笔记
——阳光
韵律,通常是用在音乐、诗歌的音调节奏和文采节奏方面。借用在绘画中,它涵括三个方面:气韵、墨韵、色韵,常统称为“气韵生动”。但这又过于抽象化。

“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先于形,是形的基础。中国画历来注重画面的笔气、墨气、色气,有了这三“气”,“形”(画面)就有了气势、气度,随之就产生了“生动”感,整个画面也就有了韵律的节奏美。
而这些“气”和“形”,主要靠墨和色来表现——韵以辅气,墨以辅笔,形以辅色,神以辅意,气韵双高,笔精墨妙,形神兼备。中国画的“气”,决定了画的高低:韵高画高,韵低画低;无气则无画,无韵则无好画。

凡画画者总要追求好、追求高、追求美,实质上就是在追求韵。所以韵律是中国画追求的目标,一幅画以气胜者,乃偏于阳刚之美;一幅画以韵胜者,乃偏于阴柔之美。

如果仔细分析绘画与音乐的这种亲密关系,就可以发现它们相通的基点,即无声之形与有声之音的形式上的差别,并没有排斥共同存在于绘画与音乐中一种内在的艺术感情,这种感情能打破音乐与绘画之间的障碍。
可以这样理解,凡是愉快地倾听了优美音乐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既明白又难以表述的激动,但他也许表达不出音乐中的某个乐段给了他某种视觉印象,或者某种和声在他心中激起了某种感情。

同样,当你置身于美术展览馆,站在一幅深深地打动了你的作品前,也许你感受到的是一只无形的手把你拉入画中,眼睛所见已经无关紧要了,好像只有心才能够与之感应,但此时你却无法表达究竟是什么给了你这样的愉悦。

这大概是线条和色彩所产生的效果,就如同音乐里的节奏与旋律对音乐爱好者所产生的效果一样。打一个比方,把色彩比作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有如绷着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是弹琴的手,当手指触及琴键之处,便能引起心灵的颤动,这种颤动我们不得不把它理解为是绘画中音乐感发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