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荷蓧丈人

2022-02-28 08:31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四体不勤

杀鸡为黍

五谷不分

荷蓧丈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微子》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今译】

(孔子为了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带着许多弟子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

子路跟从孔子周游列国时,一次跟着孔子行路,落在后边了,遇见一个老人,用拐杖肩挑着除草用的竹器,。

子路问老人看见夫子没有,说:“您可曾看见我的老师吗?”

(荷蓧丈人对孔子蔑视农业劳动的批评)老人不以为然地说:“你这个人,四体不勤快,五谷不认识,谁知道你的老师是谁!(四肢不劳动,五谷分辨不清,哪里算得老师呢?)”

说完,老人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边的地上,拿起除草工具就去田里,俯下身子除杂草了。

子路拱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地头上,等候老人。

天色已晚,于是老人留子路去他家里住宿过夜,并且杀了鸡,煮了黍米饭给子路吃,招待子路,还叫自己两个儿子出来相见(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把昨天遇见荷蓧丈人的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呀。”

叫子路再回去找他,反至其家,子路赶到他家时,老人却走开了,出行不在。

子路说:“出仕是君子的义务,不出去做官是不对的。

“长幼之间的礼节,尚且不能废弃,君臣间的义理(人臣要做他应该做的事),又如何可以废弃呢?本想在浊世中洁身自好,自身清白,却不出来给国家做事,那就废弃了大道理,而破坏了君臣之间的根本伦理关系。

“君子出去做官,是为了践行道义,实行君臣之义呀。我们(孔子)早就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会被当权者采纳,理想的主张实行不了,但孔子扔不肯放弃政治活动。”

(孔子认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是对人君应尽的责任,尽管政治主张不能实现,也不肯逃避现实而洁身自好)。

【赏析】

本文记述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和 荷蓧丈人的一次巧遇,反映了 荷蓧丈人和孔子对待劳动及政治的不同态度。

儒家提倡君臣的伦理关系,君子要出来做官,为老百姓谋福利,而不赞成隐居山林。

“荷蓧丈人” 是乱世中的隐士,他远离仕途,耕于田垅,洁身自好,不愿出仕,而隐居田园。

四体,指人的四肢。

五谷,指稻、麦(稻麦是主要粮食作物)、黍(黄米)、稷(粟,一说是高粱)、菽(豆类),五谷泛指粮食。

“五谷不分”、“四体不勤”parasite whose four limbs do not toil.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读书人不参加农业劳动,take no part in physical labour ,连五谷都分辨不清,know nothing about grain,借以讽刺不从事生产劳动,脱离劳动,不认识农作物(脱离实际)divorce from productive labour,缺乏生产知识的人 be lack of productive knowledge.

比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缺乏独立能力的一种状态。

“杀鸡为黍”、“鸡黍之膳”  黍,泛指食物,杀鸡做黍饭,形容盛情招待客人。


荷蓧丈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