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稻上山近期引发了热议,到底利国利民还是“浮夸”

2023-07-09 17:15 作者:无名的视界  | 我要投稿

自从朱有勇院士在一次节目中演讲推广水稻上山种植,最高亩产778公斤最低634公斤之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至今仍然是个热点话题,有的网友为朱有勇院士点赞,有的抱着质疑的态度,质疑水稻上山种植亩产778公斤,也质疑水稻上山是毁林造田、破坏环境,因此,朱有勇邀请大家亲临现场眼见为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的“水稻上山”号称亩产高达778公斤,6月30日的时候,在云南澜沧县竹塘乡,嵩枝坝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能亲自到现场,与当地农民一家家问一家家谈是否属实,而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朱启臻在他的微头条是这样说的: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与网友的水稻上山不食一个东西。

其实各有各的观点和想法,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朱院士说的有道理,网友质疑的现象也有道理,因为他们讨论的是不同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水稻可以上山,上的是什么样的山?朱有勇是这样说的:“水稻上山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的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不用泡田、不用育秧和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

这种种植技术被当地农民称为“水稻上山”,而种栽培模式主要适合云南地区,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推广种植,也就是说水稻上山并不是在山上造田种水稻,只是属于一种水稻旱种的技术,他特别强调种植这种水稻的田本来就是原有的田,并非网上流传的开山造田和毁林造田,这种种植技术解决了两个难题,第一个是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滇禾优615”等品种,解决了水稻旱地种的分蘖的问题,第二个是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呀前的封草技术,解决了旱地稻田容易杂草丛生的问题。

水稻上山近期引发了热议,到底利国利民还是“浮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