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二级学科介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一、专业介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较新的理论经济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在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下设立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二级学科,经过几年来的发展,该学科已经取得了很多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目前仍处于创建和起步阶段。
二、就业前景
此学科的发展意义深远,关系人类生存发展,有长远的应用价值,就业前景不错。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已经成为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大敌人。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评价、环境经济分析、生态经济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作为一门交叉的新型学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环境、资源问题;该专业学生兼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与资源技术科学的交叉优势。所以这一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但短期来说,这个专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严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里最没有存在感的专业,在一些一般院校里,报考人数甚至为零,长年靠调剂招生。作为一个很新的专业,硕士毕业后一般直接就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能源管理、土地管理等领域的政府、大型企业单位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主要在资源与环境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科研机构从事资源与环境行业政策研究和日常管理、资源与环保产品的市场推广、资源与环境项目评估及绩效管理、资源与环保产业的资本化运作工作。当然了,这只是对口的情况,实际上大多数经济学毕业生都往银行等金融机构跑,或往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府机构考。
三、就业方向
1、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2、房地产、建筑、工程
3、新能源
4、政府机构
5、银行、证券、投资
四、开设院校
京津冀
北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江浙沪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大、上海对外经贸、上海社科院
江苏: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大、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财大
西南地区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党校
云南: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
贵州:贵州财经大学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华南地区
广东: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社科院
福建:厦大、福州大学、福建师范
华中地区
湖北:武汉大学、中南财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师大
江西:南昌大学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
东北地区
黑农江:东北林业大学
辽宁:辽宁大学、东北财大
吉林:吉林大学、延边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西北地区
陕西: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
宁夏:宁夏大学
五、院校推荐及考情分析
对于底子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我劝你不要作死去考人大、复旦、南开、央财、武大之类的人口经济与环境专业,虽然这个专业几乎“无人问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有很多超级学霸也是这么想的,这些学霸为了降低风险会就会报考该专业,你也去报岂不是“螳臂当车”?况且像人大复旦这类34所有校线,无论什么专业都得过了校线再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也不例外。央财是经济学院统一划线,如果经济学院的线划到了380,人口资源环境也不能“幸免于难”。所以,即使你一定要冲击上述院校,还不如选择其他专业。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西南财大之类的名校作为奋斗目标,这类学校难度不至于变态,就业很有筹码。
该专业与农林经济学很相似,大家能看到所有开设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院校展现出的一个特点是农业大学和林业大学增多了。如果你的确对农林经济或环境治理感兴趣,不妨考一个农林类大学,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不难考,考上后就业绝对不愁。人口资源环境专业虽然有上文所说的对口单位少等缺点,但只要你真心想干这行,该专业比其他经济学专业还对口。你就是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像牧原这种食品、生物、农业类的头部公司会去各大农业类院校高薪挖人,可谓“闷声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