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桃红末,檐下雨

2022-11-04 08:32 作者:F04_围巾男  | 我要投稿

文字,语言,本质上还是一种工具,具体用法怎样,用的好不好,还要看说话写字的那个人。对于我来说,文字就是一种寻找同类的工具,当我写完一篇文章,长也好,短也罢,有没有感情,有没有深度,写实还是玄幻,都不重要。一篇文章在完成的那一刻就不完全属于它的作者了,它更像是一篇载体,承载着每一个读者投入的精神。当作者与读者双方,通过一篇文章,在三观或者是别的什么上收获了一种契合,那这篇文章大抵是没有白写。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写点什么,好也罢烂也罢,总还是厚着脸皮发出来。

——

(二)

玄清打小就在少林寺出家当了和尚,也不是为了别的,不过是数年饥荒之下,饿殍遍野,玄清的爹妈因为几颗能吃的野草,几片煮汤的树皮和别人打了一架,玄清爹是种田的,力气大,倒是打赢了,一家好歹吃上了顿饭。只是,这二老争执之中被人家用石头片子划伤了,后来破伤风感染,逃荒的地界哪来的药呢,结果就病死了。

那时候玄清小啊,也不记得自己原本叫什么名字了。一个小孩子,手无缚鸡之力,别说抓个什么猎物了,饿着肚子的情形下捡个树枝生个火都费劲。没办法,玄清就只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跟着人群一起逃难,路上捡点什么草根树叶,或是别人吃剩下的,囫囵吞下,聊以果腹。也赶了巧,天不亡这群人,路过河南那地界的时候,碰上少林寺施粥赈灾,人人有份,玄清也就吃上了孤身一人以后的第一顿饱饭。

(有人说你少林寺也真是抠门,都赈灾了还就给点粥喝,就不能给点白面馍馍,给两张烙饼吃啊。列位,咱们生在这个时代,说真的,没多少人挨过饿,但是呢,倒也碰巧了,我还真挨过饿,知道那是个什么滋味,你要真给那些个饿了好几顿,甚至是好几天的人递过去些个白面馍馍,那他前几口是吃的舒坦了,匡吃匡吃干下去好几个,吃的肚子里饱饱的,问题是那玩意干巴,你本来路上也喝不到什么干净水,那就是又噎又渴,就得到处找水喝。

这水不喝还好,一喝下去,那发面馒头遇到水它涨啊,你吃的时候捏吧捏吧给挤扁了塞下去的,这下全现了原形了,但是你胃里就这么大地方,哪有空让你涨呢,这一涨,人就让活活撑死了。你说人家给你吃个馍本来是好意,结果弄不好还造了杀孽,尤其是这些个吃斋颂佛的人,念了一辈子金刚经大悲咒,攒下这几个功德,回头到佛祖那一清算,还不够抵消你这害死人的罪孽呢,损不损啊。

这白粥虽然是没什么味,好在有干的有湿的,逃难的这些人把粥一喝,肚子里暖暖乎乎的,腰也不酸了是腿也不疼了,到了晚上也能睡个好觉了,这赈灾一场,功德什么的不就大大的有了?

上面那些,都是题外话了,想到了一些东西正好就写写,言归正传,还是说玄清的故事。)

玄清打听到,他们一行人碰上赈灾的这天,是少林寺发粥的倒数第二天,明天再给吃一顿饱饭,人家就该回山上忙自己的了。吃了一天的饱饭,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玄清躺在草棚子里,后背下面垫了个不知哪捡来的枯草团子,心里嘀咕:天数有变,我自小父母双亡,跟着人群是东跑西颠到处逃难,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天没明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我饿死了,曝尸荒野,连个埋我的人都没有,那日子着实不是个滋味。好在天不亡我,今天遇上少林寺的几位大师父,赈灾发粮,我也侥幸捡回了一条小命,但是明天他们就要回到山上,他们这一走不打紧,我又得回到以前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逃难日子,天下之大何处是我家,倒不如索性,我去找那几位大师父,说上几句好话,求他们带我一同上少林寺,我也不必再日日承这饥饿之苦。

想到这,玄清一个翻身从草团子上咕噜起来,提了提裤子,又伸手从白天喝水的碗里摸了一把,用沾湿的手在脸上抹了抹,小心翼翼的带上门,摸着黑走了出去。

 


桃红末,檐下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