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媒介·权力·性别» 别让他们告诉你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女性生存的意义

2023-07-21 22:13 作者:上吉一颗橘  | 我要投稿

原文:

社会性别机制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到了后工业消费社会,这种象征和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美女鱼贯而出的影视和广告,到各种时尚杂志;从风起云涌的选美大赛,到众声喧哗的“人造美女”潮;以及常可听到的俗语“漂亮等于博士毕业”“美貌是女人无往不胜的通行证”“干得好不如长得好”,等等,无不诉说着女人“美丽”的重要性。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都在或明或暗地把女性摆在供男性观赏并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媒体力量和舆论导向推波助澜地强化了不合理性别刻板印象,男性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女性也把之内化成了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注:王砚蒙:《“人造美女”社会性别解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于是,男权文化、商业意识与大众传媒联手进行阿尔都塞式的意识形态“询唤”,传媒喋喋不休地告诉女性什么是美丽,怎样装扮才可抓住男性的目光,从而构建了一个个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年)所称的关于“美丽”的“神话”,驯化、劝诱着女性去美丽。当美丽通过各种媒介,从大量的广而告之、时尚杂志、影视和网络进入人们的视觉时,美就愈加具有了一种无可言宣的尊崇力量。媒体灌输给公众这样一种意识:美丽是女性拥有爱情、财富、成功,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第一资本,此时,美丽已上升为女性生存的意义,女人被私人化和物化了。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

王蕾 著

«媒介·权力·性别» 别让他们告诉你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女性生存的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