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忽近忽远——荒落的读书笔记(五十六)
随着年岁增长,思维成型,我愈发觉得人其实只能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 比如读书。 以前我总觉得是因为自己耐得住性子,才能读进去那些难啃、晦涩的东西。 后来发现其实并非如此,纯粹是那些东西本身就很好,而我又恰好对此感兴趣。 而绝非什么所谓的性格、品质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东西。 总而言之,很多东西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天赋、环境等因素决定了。 真是悲伤的命题呀。 扯远了。 今天工作到挺晚的,所以不打算读一些费脑子的书,研究一下诗词歌赋,休闲一下好了。 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我虽然喜欢诗词,但也并非所有诗词都喜欢。 比如诗经那么多伤情的诗句,如: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再如: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而我最喜欢的,则是“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当然,想说的其实即便喜欢某一类东西,也不见得便能全盘接受,更何况是自己陌生的东西呢? 想通了这一点后,我便不再苛求自己代入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最多尽可能客观地了解一下就好。 而今天读的是楚辞。 其实我对楚辞的兴趣不大,因为很多东西距离我们太过遥远,远到有2000多年。 但屈原那不加掩饰的情绪,却能溶进汨罗河水再跨过2000年的距离,淌进我的血液。 不过说好听的叫研究,但其实只是读一读。 因为诗词歌赋本身便是读与唱的,所以只有读出来才能感受到那种层层递进的情绪。 这样一来,他便离我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