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贸易史话:洛阳名士张轨建立前凉,维持丝绸之路的稳定

凉州之畜天下绕,
名山茶为易马用。
在「两汉新玄魏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史」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能够连绵不断,凉州人为此付出了太多。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张轨。张轨,字士彦,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固原市东南彭阳县)人,西晋时任凉州刺史,是前凉政权的奠定者。
前凉管理西域地区长达七十六年之久,最强盛时,前凉张氏一族管理的地区几乎涵盖了整个西北。随着西晋王朝的衰落,西晋早已无暇顾及西域事务,而且,西域诸国只认张氏政权,觉得他们才是“中原王朝”的“正主”。
公元301年,张轨到任凉州。凉州(今武威市)作为西北首府,东西连接着西域和中原,南北是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所以说凉州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前凉初期,西北地区货币不通,人们多以“宝物通行”,为了发展凉州的贸易。张轨为此铸造了中古史上以圆形方孔钱中最早以国号为钱文的“国号钱”——“凉造新泉”。
凉造新泉是以武威为核心的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基础上,为繁荣和促进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代表地名或国号铸行的货币。“凉造新泉”是前凉维持丝绸之路贸易畅通的历史实证。
前凉国手握丝绸之路要冲,本可以称霸西北。但张轨没有做落井下石的小人,在西晋司马家日渐式微之时,有人出卖他人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有人改名换姓苟且偷生整日浑浑噩噩;甚至还有人趁机落井下石,对西晋司马氏家族穿小鞋。
唯独张轨,依旧忠心耿耿多次勤王赴难。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对张轨的评价非常之高:“惟尔凉州刺史张轨,乃心王室,旌旗连络万里星赴,进次秦陇,便当协力济难,恢复神州。”
张轨,为凉州贸易的发展做除了实质性的贡献。值得被人牢记。
后记:凉州文化传递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追求的向往不会改变。我为凉州文化,感到自豪!*如有遗漏错误还请各位同仁同学指正
*本文转载于【金陆港进出口】已获取原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