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科技创新使命,推动学院学科建设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更好地体悟科技改变生活,支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芦佳老师的带领下,郑州轻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师小队”于2023年7月2日,赴河南省科技馆进行了为期1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科技的奥妙。 早上八点,“机器人工程师小队”从学校大门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开启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机器人工程师小队”抵达河南省科技馆 通讯员 王静楠 摄 在本次活动中,成员们首先对河南省科技馆新馆进行了整体参观,学习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对自身科学素养以及专业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与帮助。大家参观了不同的展项,每个展项都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科学道理,让大家受益匪浅。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科学素养是青少年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青少年整体科学素养,对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机器人工程师小队进行了小小讲解员的体验活动。为参观河南省科技馆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系列讲解活动。团队成员两人一组,以各自专业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分别在“动物家园”“童梦乐园”“创享空间”“探索发现”和“宇宙天文”、“交通天地”“人工智能”“智慧人类”8个展厅为游客进行了生动透彻的讲解工作。这不仅引发了孩子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科学的思考,还能培养孩子在探究科学中感悟求真求实、创新奉献的探索精神。苹果为什么往下掉,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骑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会有惯性……一个个科学现象,都能通过这些互动设备找到答案。
图为实践队员为游客讲解地理知识 通讯员 王静楠 摄 在讲解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认真负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耐心的讲解每一个问题。周围越来越多的的孩子们都被生动的讲解吸引,纷纷停下脚步,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认真地听着机器人工程师小队队员们的讲解,冰箱队员们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为什么磁能生电呢?磁路的轨迹是怎样的?杠杆原理是什么?小朋友们的问题越来越多,队员们的热情也是越来越高涨,回答问题也更是得心应手。随着心中的疑惑被一点点解答,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和获取知识的兴奋以及恍然大悟的表情,大家都感到十分开心,即使是再多的辛苦和劳累也在此刻消散了。本次讲解中,团队成员积极奉献,不畏艰苦,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初入学海的小同学们予以科学的启迪,带去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为早已离开校园的大朋友重温科学知识的奥秘,体悟国家的强大。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为孩子提供通俗讲解,吸引孩子目光并参与其中,更能激发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探索能力。通过此次活动,对郑州轻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师小队队员们的知识储备有了极大的提升,能够了解到最新的科技进展,并有机会参与到相关项目与研究中去,也可以成为一个启发他人的教育者。通过讲解和面对小朋友们的互动,逐渐提高了大家表达能力、沟通技巧和解释复杂概念的能力。这让我们与他人交流和演讲时更加自信。
图为“机器人工程师小队”于河南省科技馆馆外合影 通讯员 王静楠 摄 此次实践中,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培养了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中感悟学习的快乐,在游戏中感悟科学的奇妙,小小讲解员的一日体验不仅加强了志愿者对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更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深刻感悟科技改变生活的意义,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并渴望能为之献上自己的力量。点亮科技未来,青春牵手向未来。在今后,“机器人工程师小队”将继续开展各类活动,将科技的奥秘转播更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