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琴盲测漫游指南:干声与混响

糟糕,忘了最重要的事还没说
录制了超过100把大中小提琴之后才发现,忘记了做一期两年前就该做的视频。这方面的疏忽让不少参加盲测的同学们产生了疑惑。这期的视频应该是频道的第一个视频才对。
我们听到的提琴声音,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后耦合的整体。通常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乐器和演奏者的环节,忽略了所处环境对声音的影响。今天我们会用直观的实际例子来体验,空间对声音的影响有多大。
1: 为什么盲测需要在录音棚录制?
最理想的提琴盲测环境,是声学设计的音乐厅现场。但这样获取到的音频数据没有交互性,当其他人重复盲测实验的时候难以使用同一个音乐厅。一旦录音环境改变,同一把琴的声音会存在明显差异。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租用音乐厅太贵了。
最不靠谱的提琴声音录制是我们日常空间。同一把琴在不同的房间听起来区别明显,如果还是手机录制的话就无法获取到一把提琴真实的声音。真实与好听,对于录音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案。手机的硬件和软件算法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好听而不是还原。在提琴爱好者中,总会遇到一种观点:觉得只有手机录制的提琴才是真实的声音。而使用专业设备录制的都是假的声音。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常识。
所以剩下的选项就是经过声学设计的专业录音棚,小于日常环境的底噪,可以有效的抵消不同空间对提琴声音产生的影响。而专业的录制设备,价格昂贵也只是为了还原真实的声音。通常说的声音美化,那是混音部分的工作流程和前置录音是两回事。
2:为什么盲测提琴声音听起来和我平时听的不一样?
未经过任何处理,最大限度还原的声音叫做干声。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都不是干声,你的CD和数字媒体音乐都是经过后期其他设备做均衡混音的结果。真实的干声并不好听,听起来干巴巴的。但这非常适合我们盲测的需求。干声录制的提琴最大化的保留了声音的细节,这会突出一把琴声音的优势,也会放大细微的缺陷。简单来说,我们平时听到的提琴是一位粉墨登场的明星。而干声,就是这位明星平时在家里歇了妆之后的自然状态。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更喜欢即使不化妆也天生丽质的那一位,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3:混响
混响是空间影响声音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天生喜爱混响,你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回声。声学音乐厅的设计是为了让观众觉得更好听,所以设计的目标就是通过室内的墙壁材质与角度达到一个适合古典乐的混响。这其实是一种物理上为声音添加混响的手段。而到了录音棚的后期制作阶段,为干声加上不同参数的混响会和音乐厅一样为真实的声音起到美化的作用。比如下面这段音乐你能猜到是在什么环境下录制吗?
4,为什么盲测的干声还是会听到一点混响?
录音室并不是完全没有混响,在声学上称之为半消音室。在仪器测量与声学实验中我们会使用到一种全消声室,底噪可以达到-20dB。在这样的环境下,声音完全被尖劈吸收,我们的耳朵无法正常感知声音。自己的心跳声会变得明显,自身会成为噪音源影响接收外界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发现,即使使用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声音也会变得。。。不那么好听了。我们的人耳如果遇到了现实中不存在的声音,将会统一将其识别为不好听的那种。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这些好玩的小知识,更希望这可以更好的帮大家理解和参与提琴盲测的活动。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把专业录制的干声作为内容的目前世界上只有非常提琴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