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历险记》之《丁丁与丛林战士》创作背景及故事细节盘点

《丁丁与丛林战士》是埃尔热作品系列《丁丁历险记》的第二十三部,于1975 年 9 月开始连载至 1976 年 4 月,之后由Casterman出版社整理合集出版。本作也是埃尔热完成创作的《丁丁历险记》系列的最后一部,而下一部他计划创作的《丁丁与字母艺术》很遗憾尚未完成,因此本作被认为是系列的最后一部。《丁丁与丛林战士》讲述了丁丁、阿道克船长和向日葵教授再次前往南美洲国家圣迪奥多罗斯,去解救因一桩阴谋而被捕入狱的边卡,并因此与老熟人——现游击队领袖阿尔卡扎将军合作的故事。那么这次的作品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及细节呢?

创作背景:
随着埃尔热年龄的增长,他的创作效率与热情已与年轻时的自己不可同日而语,读者粉丝也在每次新冒险故事之间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本作已经距离上一部《714航班》过去整整十年。然而在此期间,埃尔热依然在努力收集着自己感兴趣的各方面素材,并慢慢地构思着自己的剧本。而这次,他对1953年发生在南美洲的古巴社会主义革命非常有兴趣。而同时回顾着自己以往创作的作品中,作为常驻绿叶的角色阿尔卡扎将军也缺乏一个交代——而他正好是南美洲人。于是这两个事情一拍即合,迅速成为了本次埃尔热创作的基础。
古巴革命

古巴(Cuba)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北距美国佛罗里达州仅90海里,1492年古巴被哥伦布所发现,此后从15世纪开始,它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1886年废除奴隶制,一直是西班牙殖民地,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古巴被美国占领,并于1902年获得独立。但随后美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以渗透古巴的各行各业,官员腐败越来越普遍。政治动荡最终导致1952年的政变和随后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欺诈腐败实际上更加加剧。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于20世纪50年代领导古巴革命,推翻了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政权,领导古巴成为南美洲乃至整个西半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此国不将国情况下,菲德尔·卡斯特罗挺身而出,于1953年7月26日,率领一批革命者(165人)攻打圣地亚哥-德古巴市郊的蒙卡达兵营,以便夺取武器武装人民,开展广泛的解放运动。然而此举未能成功,许多革命者牺牲。菲德尔·卡斯特罗等幸存者被捕入狱。在圣地亚哥一个法院受审时,卡斯特罗以律师身份,获准进行答辩。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发表了《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著名演说,该演说后来成为武装斗争的政治纲领。鉴于全国爆发了要求特赦政治犯的人民运动,巴蒂斯塔于1954年11月总统选举前夕释放了攻打蒙卡达的参加者。菲德尔·卡斯特罗因大赦获释后,返回了哈瓦那。1955年,菲德尔·卡斯特罗与其弟劳尔·卡斯特罗迁居墨西哥,他们在那里组织了一支革命部队,伺机重返古巴。

在墨西哥,菲德尔·卡斯特罗遇见了拉美游击战理论创始人之一格瓦拉。格瓦拉是阿根廷的一名青年医生,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学医,24岁辍学后,游历南美各地。格瓦拉走遍了南美,他目睹了南美洲一切的贫困、饥饿和疾病,从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他迫切希望帮助推翻美国对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剥削。1955年在墨西哥参加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7·26运动”,接受游击训练。1956 年 11 月 25 日,卡斯特罗购买了一艘破旧的游艇,与 81 名武装革命者重返古巴,再次领导全古巴各地的武装起义斗争。经过了4年艰苦漫长的游击战,革命队伍逐渐积累了优势,并随后于埃斯特拉山区的根据地的拉普拉塔战役决定性地击败有美帝国主义背后支持的政府武装军。1959年1月1日巴蒂斯塔闻风逃走,起义军开进首都哈瓦那,全国武装政府军投降,古巴人民革命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有意思的是,最初的埃尔热给本作起的标题是《Los Bigotoudos》,然后接着又改成《Tintin et les Bigotoudos》 。“ Bigotoudos”这个词来自“bigotudo”,是西班牙语中的大胡子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卡斯特罗在领导古巴革命时发誓除非革命胜利否则绝对不剃胡子。在此之前,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胡子刮得很干净。而随后他们在 1950 年代初与巴蒂斯塔军队进行游击战争时,在古巴的马埃斯特拉山脉之外并进行战斗。浓密的面部毛发也是在此期间逐渐留长。他们获胜后,菲德尔(和切·格瓦拉)保留了留胡子的样子和军装,以此来象征他们革命的胜利。它们的胡子样式也成为古巴革命的象征性。

丁丁的裤子
不知道各位读者老爷有没有留意到,丁丁的裤子样式被埃尔热悄悄地改变了——由以前丁丁经典款式的高尔夫四分裤,改成了喇叭裤管,棕色的牛仔裤。

喇叭裤管式的牛仔裤,这正好是埃尔热当时创作的1960年代,在欧美国家流行的一种新文化运动——嬉皮士人的经典装扮。

由于嬉皮士运动影响广泛且深远,就连被一直认为是“保守派”的埃尔热也被影响。也因此他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将丁丁的裤子改成喇叭牛仔裤,以表现自己是一位“嬉皮士”。这在连载当时受到许多读者粉丝的不满与议论。(丁丁历险记在欧洲的读者粉丝中有不少和埃尔热一样的保守派)


丁丁的旅程
埃尔热策划了十年的最新作,在第一页中由丁丁开口交代的背景,信息量就爆炸。

第一个红圈所示丁丁带的头盔上的标志,是英国核裁军运动(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简称CND)的标志。

而第二个红框所示,一切尽在不言中,埃尔热依然还是那个保守的埃尔热。实际现实是:在1917年后,苏俄乃至之后的苏维埃联盟,为纪念十月革命以及各种其他原因,许多旧沙皇俄国的城市名被更改,以早期许多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来命名,前后多达一百多个。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除了大家熟知的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 (彼得格勒Petrograd)→ 列宁格勒Leningrad

察里津(Tsaritsyn)→ 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

柯尼斯堡(Königsberg) → 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

在这里给大家再科普多几个主要城市:
特维尔(Tver) → 加里宁(Kalinin),以纪念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苏联国家元首米哈伊尔·加里宁(Mikhail Kalinin)



辛比尔斯克 (Simbirsk)→ 乌里扬诺夫斯克(Ulyanovsk),以列宁的真实姓氏乌里扬诺夫命名



杜尚别 (Dushanbe)→ 斯大林纳巴德 (Stalinabad),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



顿涅茨克( Donetsk)→ 斯大林诺(Stalino)


弗拉季高加索 (Vladikavkaz)→ 奥尔忠尼启则(Ordzhonikidze),以纪念斯大林亲信,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格里戈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奥尔忠尼启则



下诺夫哥罗德( Nizhniy Novogorod)→ 高尔基(Gorky),以纪念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叶卡捷琳堡 (Yekaterinburg) →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Sverdlovsk),以纪念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曾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即苏俄的首任国家元首



第三个红线下划处,阿尔卡扎背后势力的国际香蕉公司,讽刺的是中美洲及南美洲各国被美国资本把持操控的一众国家称呼——香蕉共和国。

香蕉共和国(英语:Banana Republic),现指是一个经济体系属于单一经济(通常是经济作物如香蕉、可可、咖啡等)、拥有不民主或不稳定的政府,特别是那些拥有广泛贪污和强大外国势力介入之国家的贬称。通常指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小国家。中美洲的国家离美国本土相当的近,在美国“门罗主义”理念下,成为了美国所谓的“后花园”。

“香蕉共和国”的绰号最初被赋予经济命脉被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和标准果品公司控制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等中美洲国家。1871年,美国铁路企业家梅格斯(Henry Meiggs)在哥斯达黎加建筑首都圣何塞和柠檬港(Limón)之间的铁路让中美洲各国出口香蕉到美国。1870年之前美国人并不知道香蕉等热带水果产品,然自该铁路建筑后的28年内,美国共消费了1600万串香蕉,从而产生巨大的资本利润空间。


从那时起,这两家公司操控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剥削当地种植业资源,劳动力等,撰取大量利润,而又自行或透过美国政府插手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甚至操纵更改总统人选,从而达到背地里达到殖控制中美洲、乃至南美洲等国家的目的。

一天,丁丁骑着摩托车带着白雪回到莫兰萨城堡,阿道克船长兴奋地将边卡的南美洲行程报道告诉丁丁。然而就在两人讨论边卡的新闻报道,南美圣迪奥多罗斯以及阿尔卡扎将军时,船长却把喝到嘴里的威士忌酒吐了出来。要知道,这可是嗜酒如命的船长头一回不喜欢他的忠爱——苏格兰洛赫·洛蒙德威士忌,并抱怨这酒有一股怪味。然而丁丁却觉得酒并无异样,随后他安慰船长并让他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阿道克船长在洗漱时收听广播,得知了边卡等一行人,在圣迪奥多罗斯演出一场表演后随即被逮捕。船长像是兴奋的吃瓜群众,马上陆续找到相关的报纸报道,分享给丁丁。

敏锐的记者捕捉到采访信息,率先由上次在《绿宝石失窃案》中的巴黎闪光记者登门采访。然而就在采访中,两位记者也告知船长,圣迪奥多罗斯的塔皮奥卡政府进一步声称,边卡策划的阴谋,其背后主脑是丁丁、阿道克船长和向日葵教授。

这次“卡斯塔菲尔”事件引发的风波越来越大,船长甚至不惜发电报与塔皮奥卡论战。



论战几天后,塔皮奥卡将军提出,将邀请丁丁三人前往圣迪奥多罗斯参加会议,澄清这件事,并且给他们发出特别通行证。船长本想接受邀请,但丁丁却指出此举不足为信,是个陷阱。然而塔皮奥卡的言论终于把船长惹毛了,决定和向日葵教授前往圣迪奥多罗斯。而丁丁在这次却出乎意料地抛下船长和教授,选择待在莫兰萨城堡。船长也只得和向日葵教授两人同行。


三天后,船长和教授乘坐飞机抵达圣迪奥多罗斯首都塔皮奥卡波里斯。两人一下飞机就受到塔皮奥卡将军的副官阿瓦雷兹上校的隆重接待。随后他安排船长两人前往郊区的一座豪华别墅下榻,并安排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船长对他们这一切的安排十分满意。


然而,这位阿瓦雷兹上校安排好船长的事宜之后,马上就前往国家内务部,向一位叫埃斯庞哈的上校报告任务。原来这座别墅里早已布满摄像头和窃听器,这两位军官对船长和教授正在实行严密监视。


在别墅这边,船长本想打开窗户通风透透气,结果却发现开不了窗。接着想去外面购买烟丝,又被别墅的管家马诺罗阻止。船长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镀金的笼子里被软禁了。


第二天,船长在卫兵的“严密保护”下买到烟丝回来。却发现丁丁已经出现在别墅中。原来他后悔丢下船长教授两人,于是第二天便乘飞机过来汇合。接着,丁丁便拉着船长查看所有被安置窃听装置的地方,证实了这地方已经被严密监视。


丁丁和船长的一切行动,已经通过监视器被那位上校看在眼里。原来这个军官上校竟然是此前在《向日葵教授绑架案》中出场的大反派,斯卓霍特秘密警察局长。他发誓要向丁丁和船长他们复仇,而囚禁边卡并把主角三人引到此地来,正是他计划阴谋的第一小步。

三天后在别墅里,丁丁发现马诺罗被一位新管家顶替,原来他正是此前在《破损的耳朵》中救过丁丁性命的鲍勃罗。鲍勃罗告诉丁丁,现在这个卡斯塔菲尔事件是斯庞兹上校策划的一起阴谋。斯庞兹上校是博尔多利亚政府的秘密警察负责人,而他因上次向日葵教授事件正被下放到南美塔皮奥卡政府协助重组秘密警察事宜。而此次边卡在南美洲巡演,斯庞兹便利用此机会报复丁丁和主角们在向日葵教授事件中的耻辱。

接着,鲍勃罗向丁丁透露,自己已经是阿尔卡扎将军的人了。阿尔卡扎将军得知丁丁众人被”软禁“,便计划明天趁着主角游览名胜的机会,从塔皮奥卡的魔爪中救出来。鲍勃罗替丁丁安排好营救剧本,明天按计划实施。

第二天,丁丁、船长和向日葵教授三人在鲍勃罗的陪同下游览了一座南美洲古金字塔。


在金字塔顶观赏了一阵子后,附近传来了阵阵枪声。一切都按照鲍勃罗的营救计划进行着,一部分皮卡罗斯游击队在侧面森林开枪吸引卫队,丁丁三人则将鲍勃罗捆绑起来,随即在另外一处森林里的集结点,成功与阿尔卡扎将军汇合。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鲍勃罗竟然是双面间谍,他早就投靠了塔皮奥卡政府并出卖了丁丁和阿尔卡扎。现在丁丁一行人正在进入塔皮奥卡设下的埋伏中。
在卡车上,丁丁从阿尔卡扎将军口中得知了鲍勃罗计划的来龙去脉,立刻就怀疑其中有诈。果不其然,一发炮弹落在了卡车边上。车辆失控翻侧起火,随后再次被一发炮弹命中。然而幸运的是车上的人已经安全撤离,塔皮奥卡准备将他们一锅端的阴谋落空。



损失了辆卡车后,众人只得徒步前行。阿尔卡扎将军决定穿过阿伦巴亚人的部落区,与剩下的游击队员汇合,最后抵达游击队总部营地。在途中,阿道克船长被醉酒的猴子用酒瓶砸到脑袋变傻了,而我们也从丁丁口中得知,船长的名字是阿奇巴尔德。





不一会,一行人也在森林中碰见另一位老熟人——曾在《破损的耳朵》中给予丁丁帮助的里奇维尔博士。里奇维尔带着众人来到阿伦巴亚人村庄,并与村长晚上一起用餐。然而教授却在这里搞了点小动作,往炖锅丢了几颗神秘的药丸。



在晚餐时,所有吃过晚餐的人都喝不下酒吐了出来。旁边的向日葵教授偷笑的行为说明了此前他丢的药丸功效可能就在于此。

在阿伦巴亚部落度过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早上众人继续前行。途中还有塔皮奥卡的直升飞机前来侦察被成功躲避过去,阿道克船长在不慎落水后也恢复理智。






众人在当天晚上终于来到游击队总部营地附近。然而此时营地却传来激烈的枪声。阿尔卡扎将军大感不妙,连忙持枪冲了过去。丁丁也紧跟其后。


众人抵达营地时才发现,原来是游击队员喝了塔皮奥卡将军空投的威士忌开始发酒疯,胡乱开枪射击。愤怒的阿尔卡扎将军将队员们训斥一顿后,将军的老婆贝姬也来了。她可是个十足彪悍的角色,把将军训斥了一番后把他提溜进屋了。



接着,向日葵教授自信满满地向丁丁和阿道克船长提出,他可以帮助游击队员戒掉酒瘾。他拿出一剂药片,解释说自己成功从草药中提炼出一种无害药物。任何人一经外服后过一段时间,再次饮酒,就会产生恶心。然后教授坦白船长是第一位“受害者”,接着是那天在阿伦巴亚部落的事情。丁丁于是让船长看住教授,而自己前去和阿尔卡扎将军谈谈队员酗酒的事情,打听口风。

丁丁向阿尔卡扎将军提出可以帮助将军帮队员戒除酒瘾,重新回到正常人有能力发动对塔皮奥卡政府的政变,但条件是革命不流血。果不其然将军拒绝了这个条件。就在丁丁离开屋子的时候,有一位发酒疯的游击队员往将军的屋子里扔了一枚催泪弹,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已阿尔卡扎将军只得接受丁丁的条件。


随后,将军、贝姬和丁丁船长四人观看了塔皮奥卡关于边卡和杜邦杜庞有关此案的庭审电视转播。杜邦杜庞被判处死刑,而边卡被判终生监禁。此时已刻不容缓,必须立刻让将军手底下的游击队员立马戒除酒瘾,并趁现在狂欢节之际推翻塔皮奥卡。



而教授这边在给游击队员的大锅饭中下药也被发现了,幸好在阿尔卡扎将军的糊弄下游击队员也将戒酒药片吃了下去,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一个不速之客误闯入皮卡罗斯游击队营地这里。原来是辣个保险员塞拉凡·赖皮翁。他率领的“快乐轻喜剧团”迷路来到了这,原本他是计划去塔皮奥卡波利斯参加狂欢节的,并且他们是这次狂欢节的主力嘉宾。

快乐轻喜剧团的突然出现,以及赖皮翁一贯的嘴贱对将军出言不逊,使得他大发雷霆。然而丁丁心生一计,他建议将军好生招待“快乐轻喜剧团”一行人,并在第二天让手底下的游击队员悄悄地乔装成剧团成员,进入首都塔皮奥卡波利斯准备夺权。

在阿尔卡扎将军的安排及演习下,皮卡罗斯游击队成功混入总统府,控制住了塔皮奥卡将军和一众高层们,并让其广播退位声明,成功地如丁丁所愿实施了不流血的政变。



随后,丁丁和船长赶往监狱,成功解救出杜邦杜庞、以及边卡等一行人。第二天,整个圣迪奥多罗斯的各界也和平交接了权力。阿尔卡扎将军最终上台掌权,丁丁船长以及许多伙伴都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结语
这部本不应该成为丁丁系列的最后一作,却在老天的安排下成为了丁丁历险记最后的绝唱。1976年在记者在采访埃尔热的时候,他就已经透露下一部丁丁的作品将与他后来沉迷其中的艺术有所关联。埃尔热在完成本作《丁丁与丛林战士》后,也没有在丁丁的宇宙中留下什么未填的坑,并且与丁丁有交集的此前所有反派以及二线角色都有了一个交代。尽管本作《丁丁与丛林战士》在外国的评论家中没有此前那么的好评如潮,但我认为埃尔热依然在本作中带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情,熟悉的幽默感以及他以前一贯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这些对于儿童乃至青少年漫画读物就已经非常优秀而无需过多的苛责。那么在埃尔热预想的计划中,下一部丁丁又会去哪里冒险呢?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