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后就没戏了?当你老了,就会意识到“老”也是一段路
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是势利的。
或者说人们永远崇拜青春和年轻,永远喜新厌旧,人们好像不知道自己也会有老去的时候,他们好像也不在乎“老”这个事实的存在。
每个老人都曾经年轻过,每个年轻人都会老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
人只有在自己到了老年的时候,才会真正明白“老”意味着什么。我一个朋友在进入50岁的时候笑着说:
“我原来看50多岁的人觉得他们都是快要死了,现在我50岁了,才知道人生后面还有一大段路。”

人老了后就没戏了?
衰老这个词很讨厌,但当人感受到自己正在衰老的时候,就更加讨厌了。经常,不只是自己讨厌,就是别人看着也讨厌。
人啊,永远是这样,人生就像是一个圆圈,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走向圆圈的边缘。什么叫边缘?
意思就是疾病、黑暗、稀少、孤独、死亡。
当衰老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难免会给人造成一种“这人没戏”的印象。所以不管是职场还是情场,老了的人都难以跟年轻人竞争。
但是,对步入老年的人而言,很多人是不承认自己没戏的,他们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甚至是能“老夫聊发少年狂”。

人老心不老,心不老则人不老
身体是物质,物质可以影响精神,精神也可以影响物质,所以说心能转物,心能转境。
现实中很多人过了50岁后就心灰意冷了,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觉得自己是一个“老人”了,自己就固步自封起来了。
他们就忘了算一道题:如果人生以百岁来衡量,那50岁正是人生最年富力强的时候,正应该大有作为。
举个例子,比如杨振宁在50岁后又做了多少事啊,无论是工作事业还是社会活动,包括个人感情,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像杨振宁这种人,等于是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

老有老的风景,老有老的优势
很多人都怕老,比如我身边有些朋友在过了40岁后就头发白了,于是他们要么是开始染发,要么是理了个光头,就是担心别人把他们“看老了”。
其实何必呢,生老病死都是自然之理,自然才是最美的,相比年轻时候,老年也有很好的风景,老人也有很大的优势。
不只是50岁后,就是60岁、70岁之后,都有各自的风景,十年弹指一挥间,人生每个十年都可以是各有精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慢慢可以摆脱欲望的束缚,超越对物质的执迷,感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
所谓看破红尘,一个阅历不深的年轻人无论怎么聪明和努力也是难以看破,而一个阅人无数的老人,自然就看破了红尘。老人只是体力在衰落,但老人的眼界、经验和智慧是在提升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综合比较的话,老年人实际上比年轻人更有优势。

缘聚缘散,无休无止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聚散,人到了老年的时候一样有聚散。无论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老人都依然要演绎自己的剧本。
区别就是,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么想不开了,人到了一定的修为后,缘聚缘散都是自然,对于很多事就看开了,谁来都欢迎,谁走都不惦记。
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己之间,老人和年轻人对这些关系的看法和处理,截然不同。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如朴鲁;与其曲谨,不如疏狂。
说到底,人生缘起性空,万事万物都是自有因果,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老”也只是一段变化而已,又有什么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