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翻硕MTI经验|你别听谁的话你已经很棒啦——贸大日口第五名

2023-04-14 17:18 作者:爱初心iChuXin  | 我要投稿

其实一开始并不打算写经验贴,因为关于贸大的经验贴非常多,大家都非常优秀,我个人觉得我的备考经验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想了想还是决定提笔,想给半年的备考画上一个句号。一是记录,二是纪念。

 

同时,上岸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条路上,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做得远远不够,备考以来见识了许多水平很高又很努力的人。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在接下来新的旅途中,希望自己可以认认真真生活和学习,不必成为他人,只需做自己。

 

最后我想说,无论上岸与否,在漫长的生命中,这都只是一件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妄自菲薄,做到让自己不后悔,勇敢地奔赴未来,已经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了。

 

自身情况

 

本科是西安某211。因为疫情,大三下学期才考了N1,171分。专四优秀102分,专八成绩尚未公布。学习目的性强,不喜欢浪费时间在没有意义且无用的事情上,因此本科期间总是有选择性的去听课学习。感兴趣且喜欢的课会重点去听,擅长做取舍,比较随性,不喜欢拘泥于成绩和排名,总体来说大学四年过得比较轻松没有太大压力。

关于择校

白天想,夜里哭,做梦都想去首都(笑),择校时只想去北京读书。首先不太想做学术研究,所以选择了专硕。其次比起笔头翻译,更享受说日语时带来的即时的成就感和快乐。再加上我发音不错,擅长模仿,悟性比较高,因此想挑战口译

 

所以我就把所有北京开设日语口译的高校列了出来,因为本科是211,所以想去同是211或者更好的学校,所以可供选择的学校并不多。排除了北大(难度太高),北外(专业性太强,而我当时翻译几乎零基础,所以没有信心报考),外交学院(日语口译专业近几年才开设)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贸大MTI在日语圈里也是小有名气,排名也靠前,但每年竞争非常激烈,报考人数很多,翻译题量大,专业性强,对于本科完全没有接触过经贸金融知识的人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但是因为直系学姐去年上岸了贸大日语口译(同声传译)专业,给我了很大的信心,再三考量之后,决定报考贸大。

 

时间规划

 

7月中下旬学校放暑假,选择了留校,正式开始备考,一直到12月25日,差不多5个多月的备考时间

 

正式备考考研之前,翻译几乎零基础,除了在本科学校开设的翻译课,同传课上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自己并没有下功夫钻研过。再加上开始备考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整个备考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359这门专业课上。考研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无数个スケジュール,每一个阶段完成后,不断地反思,改进,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浪费。

 

7:00 起床

7:30 到教室,路上复盘前一天的热词和惯用语

8:00~9:00 背诵新的惯用语

9:00~10:00 背诵热词

10:00~12:00 背诵百科

12:00~2:00 吃饭休息,复盘前一天翻译

2:00~5:00 练习翻译

5:00~6:00 练习语法,阅读

6:00~7:00 复盘翻译

8:00 看政治

10:00以后 回宿舍,在路上会听白天录的百科音频,回到宿舍之后总结白天学过的知识,洗漱。后期回宿舍后会看百科作文等等

12:00~1:00之间睡觉

 

大致的时间表如上图所示。实际上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学习情况,做了很多很多次调整。

周末和累的时候也会睡懒觉晚起 ^_^

各科情况

考北京高校的人应该都清楚,北京是大旱区,政治主观题压分很严重,因此要想拉开差距,必须多在选择题上下功夫。但我的选择题得分并不算特别高,考后对了徐涛老师的答案得了39分。总体来说是平平无奇的分数,但在北京,主观题得了34分我还挺满意的。

 

7月中下旬正式备考考研之后,晚上看精讲精练,顺序是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网课只看了徐涛老师的史纲,还有一小部分毛中特和思修。(网上有很多政治高分帖子说徐涛老师的网课必看马原部分,尤其是政经相关内容,但因为我高中政治学的不错,因此一开始的马原部分并没有看网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前期专攻选择题,后期11月下旬开始准备大题。

 

7月中下旬到8月初这段时间,并不是每天晚上都学习政治,有时候练习翻译太忘我或者背单词太久,会压缩学习政治的时间,甚至有一段时间完全没有看政治。

 

8月以后,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学习政治,晚上回宿舍以后,根据需要,看对应的徐涛老师的网课,做一千题。一千题我建议学完一个小节之后就及时去做,查漏补缺。我当时是学完一整个部分,比如马原整个学完之后,再去做对应的一千题。这样时间一长,会有很多遗忘,错误率高会影响心情,情绪不稳定在备考期间是大忌。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使用了一些苍盾、政治刷刷刷等小程序,只要拿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刷题,我有时候会在吃饭或者走路的时候拿手机刷题,很方便,强推。一千题我大概做了三遍,第一遍直接写到练习题上,错误的地方在《精讲精练》上标出来,第二遍在小程序上做,第三遍也在小程序上做,只做第二遍时的错题。

 

同时,腿4、米6、徐6等刷题卷上的选择题我也会在小程序上练习。其实政治要想提高选择题正确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背,多刷题。前期的《精讲精练》在我看来是一本厚厚的“政治百科全书”,帮助我们熟悉各个知识点,但是内容太多,很多人可能看完一遍最多记住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

 

到后期靠的就是大量的整理消化,记忆和背诵。在此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app“记乎”,上面有许多政治选择题卡包,可供练习,同时也可以自己制作卡包,我当时是把自己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都整理到这个app上,搭配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每天反复背诵。

 

11月,看腿姐的选择题技巧班,没有一节不落地跟下来,当时时间有点紧张,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选择题技巧班。同时每天早上跟腿姐带背,用到的书是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带背一定要一天不落地跟下来,这样到最后背肖四大题时才会觉得很轻松。

 

主观题部分,11月中下到12月,我看了腿姐的冲刺班课程,跟着腿姐整理了很多大题的答题思路,在这里强烈安利腿姐的冲刺班,结合时事,把大题逻辑讲得非常清楚明白,而且会教你分析题干和设问,找准答案,极易背诵。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并没有看完。最后收到肖四后,每天晚上背肖四大题。因为我记忆力不错,背诵能力强,而且擅长根据逻辑和一些独特的记忆方法背书,所以肖四对于我来说并不难背。

 

到考前,肖四每道大题都几乎背得滚瓜烂熟,同时搭配背诵腿姐的冲刺讲义上整理的大题查漏补缺。大题全部背完之后,我会在本子上默写出来,一是练字,二是锻炼写字速度,这可能也是我主观题得分较高的原因。但是前期看《精讲精练》的时候太过粗略,而今年政治选择题出的又相对较偏,所以选择题没有取得很高的分数,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政治用书:

肖秀荣精讲精练

肖1000

腿姐背诵手册

徐涛网课

腿姐和徐涛等市面上各种优质模拟题

肖四肖八

 

213 翻译硕士日语:75分

题目回忆:

题型是30个选择,一题1分;

三四篇阅读,一个2分,长篇阅读一个3分;

五百字作文,30分左右。

 

往年选择题以语法选择为主,词语辨析较少,但今年题型大改,让人很措手不及。词语辨析题一开始至少出了十几道,接着是外来语,语法选择,敬语题等等。同时阅读篇幅更多,难度加大(考场上我觉得自己在做专八阅读,看哪个都觉得对,犹犹豫豫不敢选择(:з」∠)_救命…),且阅读题一个2分,长阅读一个3分,分值高,占比重,考试时心理压力非常大。最后作文也是一改贸大往年风格,没有出与时事热点相关的话题,意外的出了篇猫系犬系的作文,且要求以です、ます结句。不过,总体来说作文难度不大,但是让人很意外(非常意外😨 )

 

备考回忆:

备考期间,我并没有在这门专业课上花费很多时间。因为底子不错,基础较好,且在备考7月的N1时也比较用心。所以前期把N1N2的语法细细过了一遍,查漏补缺,我自己总结了一个本子,把相似的语法,比如もの、こと相关的语法都仔细的整理出来,认真辨析。背例句,加强记忆。

 

整理完之后开始刷题,每天留一个小时刷语法两千题(到考前大概刷了三遍),N1语法真题,专八语法题,整理并总结。(在此推荐一个app“语法酷”)。

 

后期10月开始练习阅读(所用到的资料是N1真题,专八阅读)保持手感,并不是每天都练习,差不多一周练两三次。

 

我认为阅读题比较主观,我没有什么可供参考的学习经验,而且阅读很看手感和状态,有的一些题你即使看了答案解析可能也搞不懂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我的建议是尽量去理解出题人的意图,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手生。

 

作文部分,按照往年贸大出题规律,我总结了大概近20篇与时事热点相关的作文题目。到后期11月中下旬开始着手写,写完之后背诵。(ポストコロナ時代、情報化社会、モバイル決済、シェアリングエコノミー、オリンピック精神、異文化交流、デジタル決済、二つの軽減、ジェンダー平等、電子書籍、環境保護、ネット流行語、AIと通訳/翻訳、横たわる主義等等),但是万万没想到贸大今年并没有出与热点相关的作文,挺意外的,不过平时在练习过程中,也看到了很多与宠物相关的话题,在此推荐初心的“日语mti”公众号,会推送很多日语范文,可供参考。

 

参考资料:

新完全掌握语法篇N1N2

蓝宝书N1N2

红宝书

N1真题(1991年~2020年)

专八阅读

语法两千题

《日语优秀作文精选》

 

359 日语翻译基础:121分

题目回忆:

这专业课是重中之重,题量非常大。

题型是:

热词翻译,中译日,日译中各十个,一个1分;

惯用语翻译,日译中,中译日各十个,一个1分;

句子翻译,中译日,日译中各五个,一个2分;

三篇日译中,共40分,每篇大概三四百字;

一篇800字以上的日译中,25分;

最后是一篇中译日,大概四五百字,25分。

 

备考回忆:

热词和惯用语部分,每天早上8:00到10:00背诵。我不推荐一边抄写一边背单词的方法。利用一些背词App,根据遗忘曲线安排背诵计划会非常方便且印象深刻。前期把需要背的东西都录入moji辞書或沪江小D ,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复习,后期用了“记乎”这个app。

 

热词第一遍是在iPad上看电子版过一遍,然后整理录入进app,制定计划,反复记忆,12月过第三遍时,把五年的热词全部打印了下来,足足打印了两个很厚的大本子,然后过一遍查漏补缺。(因为对我来说在压力大的时候,纸质书比电子版更看的进去)。

 

惯用语也整理到moji辞書,根据遗忘曲线记忆,到考前,惯用语也过了三遍。记忆非常牢固。同时,贸大惯用语部分喜欢考察一些“打秋风”“露一手”“犯牛劲”“出洋相”等等很偏很怪的俗语,但这部分我没有找到可以用的现成的参考书,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我在百度上查了中国常用且高频的三字俗语,然后一个个查找对应的日语翻译,大概整理了三四百个。

 

惯用语和热词的数量非常非常大,而且背的越多,需要复盘的也越多,一开始背起来很困难,特别是外来语和经贸词汇,但我会把难背的外来语和经贸词汇单独整理,筛选,重点挑出来反复记忆。下手の鉄砲も数撃ちゃ当たる。到最后熟能生巧,一小时可以背三百多个。

 

关于翻译,正式开始备考考研之前,我几乎没有练习过翻译,本科学校虽然开设了翻译同传等课程,但学到的东西很有限。而且平时学校课程之外,我也不爱push自己去学习,每次都是点到为止,喜欢过得轻松一点。因此刚开始备考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练习翻译,一篇中译日,一篇日译中,翻完对照译文,查找自己的不足,第二天中午背诵复盘。

 

备考期间,我大概翻译了三个很厚的本子。但是前期过于追求翻译的“量”,并没有好好用心打磨自己的译文,而且有时候偷懒没有及时复盘,后期回顾的时候简直痛苦面具(希望大家一定要及时复盘及时复盘及时复盘)。

 

到十一月中下旬,自己翻译水平有所提高之后,开始做历年真题计时翻译。因为这一门专业课题量真的特别大,所以考前一定要计时自己模拟练习一次。另外要把字写得又好又快,字不好的同学可以练练字。

 

今年贸大359题型跟往年一样,难度我个人觉得没有前几年难,我甚至做完还剩十几分钟。但是我的成绩不算拔尖,终究是练得不够,翻译切忌偷懒,要静下心去沉淀。

 

参考书:

热词:

初心日语mti公众号上总结的人民网日文版,人民中国,cri从2017年至2021年共五年的热词 

 

联普日语社区公众号发布的热词;

溜溜日语公众号发布的热词;

catti与考研公众号曾发布过的热词;

还有一些moji辞書上的经贸类词汇,日语股票证券类中日词汇小集合;

在人民网日文版対訳版块总结的词汇。

 

惯用语:

专八文字词汇篇

向学姐购买的惯用语

小学生向け一覧慣用句

以及自己总结的三字熟语。

 

翻译:

《日语经贸文选》

《商务日语翻译》

《实用日语口译教程》

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网日文版中日対訳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汉译日经编汇选2016》

日语三级笔译用书

負組公众号

一个日语单词公众号

天声人语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18分

题目回忆:

往年题型是50个单选,一个1分。应用文40分,命题作文60分。但是今年在考场上拆完信封拿到卷子之后直接一个大惊失色,百科题型做了很大改动,改成了15个选择,一个2分,两道简答题,一个10分,应用文和大作文分值没有变化。
虽然题型大改,但是最后整套卷子做下来,觉得贸大命题老师还是很仁慈的,难度不是特别高。往年50个选择题虽然一个1分,但是内容涉猎非常广泛且有深度。并非浅浅知道就能选对答案。今年选择题虽然分值增加,但难度不大,外国文学部分出的题比较简单,没有往年难度高。

同时,增加的两道简答题也不难写,介绍新文化运动和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如果认真背诵金皮书,并且在背诵过程中扩充知识的话,今年的两道简答题应该都没有大问题。并且应用文的邀请函和大作文也比较常规。

 

备考回忆:


 

选择题部分:

7月中下旬开始备考以后,每天早上10:00~12:00雷打不动背诵两个小时金皮书。按照顺序从中国文化,文学,再到外国文学,文化,地理等等。每天背诵三页。早上背完新知识之后,把当天所背诵的内容录音,吃饭或者骑车时候反复听。

 

第一轮背得比较慢,背诵过程中会扩充很多新知识,到10月才过完第一遍。但事实证明慢工出细活,因为第一遍印象深刻,到后期二轮三轮的时候压力小了很多。10月~11月下旬第二遍。11月下旬到考前过第三遍。三轮时自己押题划重点,着重背诵难背的外国文学文化部分。

 

背过百科的人都知道,百科的内容很多很广,要求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一开始背诵会觉得非常非常难背,我自己当时也经历了很多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崩溃日子。但是最后坚持下来效果还不错,我认为关键是不能死记硬背,就算是要死记硬背,也是要懂方法的,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死板记忆。我一直背书相对速度较快且印象深刻,原因就是我在背书时比较喜欢做各种联想,谐音记忆等,多做一些有意思的想象,这样才能在日复一日机械的背诵中找到乐趣。

 

举个例子,比如美国的“密室之王”卡尔,在背他的作品时,不要孤立地去记忆《犹大之窗》,《燃烧的法庭》,《三口棺材》等等,这样会给背诵增加很多负担而且难记忆,我会把金皮书上列举的卡尔的代表作放在一起,进行想象。比如把卡尔的作品名字想象成在一个“密室”里,而密室的主题就是“阿拉伯之夜谋杀案”,然后其余的作品名称“女巫角”,“燃烧的法庭”,“三口棺材”,“绿胶囊”等等,都可以想象成密室里的道具,或场景,脑子里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不一定要把每个作品名称都一字不落地复述下来(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做对选择题),但是当你看到这个作品时,你脑子里要浮现出一个画面,然后想到这是你之前想象过的卡尔密室里的场景,就能很轻松地做出题了。同时,在记忆一些外国人名时,多找找有意思的联想和印象深刻的点,编顺口溜等,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到后期三轮复盘时,我会根据贸大百科出题倾向,自己押题去重点背诵。贸大比较喜欢考察中国文学,文化和英美文学,所以在背诵时,我会不定时看“一往文学考研”公众号,这个公众号会推送中外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作品赏析和外国作家的创作特点,虽然不需要像文学考研一样了解地特别专业,但是看这个公众号能学到很多详细深入的知识,毕竟贸大选择题涉猎内容很广泛知识点又比较细。所以我在复习中国文学文化部分时,会把重点文章,诗词全都过一遍,以及各个大家的称谓。背诵英美文学时,我会把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归类,作家名写到纸上,强迫自己一遍遍反复记忆,最后要达到一看到作家名,就能立马想到其国籍,所属时期,以及所有的代表作。另外,作家头衔和作品名称一定不能搞混,我会把这些固定的东西收录进记乎app,每天反复背诵。

 

应用文和大作文:

前期在学习之余要多关注时事热点事件,锻炼思辨能力,人民网,人民日报评论等公众号可以经常点开看看,积累一些专业的话术,避免写作文时只会写一些口水话。

 

同时推荐初心的汉语写作专项课,应用文和大作文部分我是11月中下旬开始的,初心汉语写作专项课后期会发布一个应用文模板,非常方便,可以上手直接背。写好应用文的关键就是格式,格式最重要。当时根据命题规律和当年的热点事件,重点练习了开幕词,闭幕词,策划书,邀请函等等体裁。

 


大作文部分,我根据热点事件,也押了十来篇作文题目,然后动手计时写。后期在网上认识的研友也推荐我看“田然老师”公众号,是一位针对管综考研的老师,11月份会在公众号发布写作考前30题,都是从新闻网,人民网等评论性文章中精选的事件描述,原因分析,对策建议,而且会给参考材料,可以锻炼思考表达的能力,非常不错,对于最后的命题作文非常有帮助。此外,也推荐纸条app,上面有很多好词好句,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文笔。

 

 

参考书:

金皮书(某宝可购买)

《中国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史》

初心汉语写作专项课

 

关于复试

before复试

参考资料:

天声人语

商务日语报刊文章选读

初试时做过的翻译练习

 

初试考完之后因为疫情,在学校封了一个月才放寒假。因为初试全考的是笔头翻译,而复试要涉及视听说的部分,因此考完初试之后焦虑push我报了听译训练营,但因为当时在宿舍封得时间太久,而且考完也想好好休息一下,因此虽然花了钱报课,但只跟着练了一节就彻底躺平了。

 

本来打算寒假留校好好准备卒論和复试,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不得不回家。果不其然我在家就是懒狗一个,一直躺到2月21查到初试成绩,我也没有开始学习。

 

成绩出来之后我本来以为按往年水平,387分可能进不了复试(毕竟贸大知名卷校,去年复线390),但没想到因为今年题难,分数线大幅度下降,而我排名第六进了复试。但是一方面在家没有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当时毕业论文催得紧。所以到3月中忙完毕业论文我才正式开始紧张而慌忙的复试准备。

 

复试ing......

去年复试流程是先视译,然后提问经济类名词解释,个人问答,最后是政审。除政审外,全程用日语作答。因此我和小伙伴一起每天在腾讯会议练习视译,互相提问个人类问题,整理并总结日本经济发展史,挑出重要的名词解释。

 

因为我在学校,所在地又有疫情,不定时早上要去做核酸,所以准备复试的时间比较少且不固定。除和朋友连麦练习以外,我个人每天早上起来找一篇天声人语,自己录音,先朗读一遍,再进行视译。然后自己总结个人类问题和热点问题,大概准备了100个左右,整理成文档,然后不断记忆,背诵。

 

三月下旬我才意识到考前要开视频模拟面试,但当时市面上日语机构的模拟面试都没有名额了。因此考前没有正经开摄像头模拟面试过,就只是和小伙伴腾讯会议语音练习。(在此推荐一下初心的模拟面试,如果有镜头恐惧的同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考前至少模拟一次)

 

虽然准备时间不太充分,而且本科期间几乎没有和日本人交流,开口说日语的机会,也没有翻译,口译实战,交换留学经验,所以复试前就一直比较担心焦虑,怕被老师问住哑口无言(事实证明我临场发挥还是不错滴:-D)。

 

但因为我平时爱看日剧(强烈推荐半沢直樹这部电视剧,不仅剧情精彩而且能学到很多金融知识,考研期间午休吃饭时我会看这个剧来放松)而且模仿,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日语发音很不错而且临场比较有自信,复试时口语现场发挥的还挺好,老师也都非常非常nice,现场气氛挺活跃的,几次还把老师逗笑了:-D。最后复试90+,总排名第五上岸。

 

最后......

在敲下这篇文章时,我曾以为被时间淡化的回忆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早上七点响起的夏目漱石的手机铃声,是妈妈的モーニングコール,宿舍断电时借着阳台光背书,在教六楼道坐着背百科的日子,披星戴月却乐此不疲,背书速度越来越快的满足感,肖八选择稳定在40+的成就感,11月初生病一个人住院时的崩溃,12月被疫情和核酸折磨的疲惫,复试完的激动和快乐。还有一直以来悬在我心上干干净净的月亮,总是给予我莫大的安慰和温柔,既是慰藉又是我的独家记忆。谢谢你:P


这一路走来,非常非常感谢日语系我的直系学姐,从初试到复试,一直很耐心的帮助我,鼓励我,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我她当时上岸的学习经验。还有我的舍友,加惠子,约翰,水果,借给我三脚架,每天给我带饭,复试时借我用电脑。还有一个自习室的我的战友思思,瑾玲,会给我带好吃的,我们一起在图书馆偷偷吃零食(我有罪我先说》,每天看到你们学习的身影自己也会充满斗志,你们也都非常非常棒。我的好朋友康宁,葛小雨永远无条件支持我鼓励我,谢谢你陪伴安慰,不管是春风得意或绝望颓废。还有我的之前的好朋友宋,卡戴播,大兄弟等等倾听我的烦恼,鼓励我,告诉我一定要自信。还有在贸大读西语的高中朋友某鱼,经他牵线认识的读日语的学弟和王桑,都非常耐心地帮助我,给我指路,人超级nice。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幸运且幸福的人,我的周围总是有很多爱我的朋友和家人,永远站在我这一边。在考研这条路上,我也遇到了很多对我非常好的人,我学习路上的探照灯and百科全书赵某桥(在此恭喜赵老师上岸法大) ,初试复试时认识的可爱温暖的研友们,我们素未蒙面,但是却相识已久。


最后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一定是,相信自己。想那么多干嘛,你别听谁的话,你已经很捧啦!


翻硕MTI经验|你别听谁的话你已经很棒啦——贸大日口第五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