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煤炭供应紧张是什么原因?
2021年煤炭紧张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煤老板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10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百度网友275ffc2
2021-10-04
关注
随着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兴起,煤炭不再是如此重要和稀缺的能源,煤炭价格和消费也在下降,煤炭老板也不再那么漂亮。出于政策原因,大型国有企业收购了中小型煤矿。中小型煤矿的煤矿主手中有大量现金,他们不愿意贬值,因此他们正在寻找其他投资渠道来盈利/保值。
煤老板在纸上和笔记上记录了他的想法、大小事件、困难和障碍以及许多笑话。现在,他公开了这些私人文件,给了我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去了解这位煤炭老板生活的起起落落。“煤炭老板”这个词在全世界都很流行,但煤炭老板是如何产生和萌芽的呢?它有什么传说?你不知道生活的智慧是什么?它与暴富、接触、冲突、武装斗争等有什么关系?作为煤炭老板的一员,《煤炭老板30年自述:煤炭老板眼中的世界和生活》一书的作者老吴,为你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给了你一个从零距离到煤炭老板的新旁观者。
我们都知道煤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最严重的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大量灰尘,它们会污染环境。然而,国内技术不能完全燃烧煤炭。许多煤炭老板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会选择转行。
至于山西的煤老板,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首先,山西煤炭浅,易开采,煤炭储量丰富。此外,山西的经济也不是很发达(可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旦政策松动,它允许类似于个人承包的煤矿开采,因此这些人有权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并不短缺,交通运输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世界石油短缺的情况下,煤炭市场正在上升,这些人非常愤怒!还有那个。
煤是一种固体可燃矿物,由埋藏在地下的古代植物通过复杂的生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为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骸的生化作用、埋藏作用和地质作用形成。俗称煤。煤炭被称为黑金和工业食品。自18世纪以来,它是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收起
橘瓜谈文化
2021-10-03 · 学生
关注
2021年煤炭紧张导致多个地方进行限电,明明以前煤老板这么的多,但是如今煤老板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太大了,而且国家也已经开始管制,收回私有煤矿,所以才导致这些煤老板消失。
其实在十几年前,煤炭一直在发展着,那时候很多人都发现了煤炭发展的商机,所以有很多人都开始投资煤炭产业,但是正是因为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煤炭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虽然说煤炭对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也让我们的环境污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因为煤炭燃烧之后,本身就会给空气中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长此以往,是会带来全球变暖的情况的。所以煤炭发展的同时,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环境治理变得越来越困难。
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之后,我家也开始对这种煤炭产业进行了一定的管理,甚至收回了很多私有的煤炭,因为其实大量的煤老板,他们对于煤炭的开发是非常不合理的,限制他的能够多获取一些利益,完全不顾环境的问题,所以才会让我们的环境恶化到这个地步。所以国家收回之后,也是希望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让煤炭在河里发展的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
但是同时煤老板他自身的发展其实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很多煤老板就选择了转行,因为煤炭产业本身就是发展一下就可以赚到挺多钱了,所以很多煤老板都功成身就完了大笔钱之后,安心的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或者选择投资别的行业,煤老板可是比普通人要有投资头脑得多。
近期煤价疯涨的4大原因
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来源:能源杂志 2021/1/19 13:31:50 我要投稿
所属频道: 关键词: 煤价 电煤 煤炭
2021年电力新时代论坛
2021-2022年度能源电力双创人才高级研修班 北京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今年迎峰度冬期间多省市拉闸限电,电煤供应紧张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动力煤市场的疯狂超出了多数人的想象,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电厂、港口库存均出现大幅下降,价格大幅飙升,北方港口煤价从11月初的610元/吨左右,短短两个多月飚涨到目前的1000元/吨,市场调节基本失灵,煤炭市场紧张可见一斑。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 ID:energymagazine)
为应对可能到来的“拉尼娜”极寒天气,2020年11月17日,全国统调电厂备足煤炭,库存接近了1.6亿吨,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加3000多万吨。但截止到2021年1月上旬,全国统调电厂库存下降至1.2亿吨,煤炭严重紧缺,入不敷出。当下,北方港口市场报价普遍在1000元/吨左右,比2020年12月初市场价格上涨370元/吨,同比上涨440元/吨,远高于国家发改委规定的绿色区间上限430元/吨以上。为什么在煤炭储备充足的情况下还会发生煤炭紧缺、拉闸限电甚至导致影响经济、影响供电供暖的事件呢?
深层次原因在于短期内由多种因素共振导致的供需失衡,加之政策调整偏慢、市场失灵,形成供需缺口(1.3亿吨左右)。这些因素包括:一是进口煤同比大量减少;二是主产地供应大幅减量;三是电力需求大幅增加;四是部分资金借助期货炒作推波助澜。其中,最重要的是供应的大幅减量(7-11月份减量接近9000万吨)。其次是需求的增加,2020年第三季度已经预测到了冬季大概率出现拉尼娜极寒天气,火电煤炭消耗增加(7-11月份增加煤耗4000万吨)。
原因一:2020年7-11月份进口煤大幅减少5000万吨
我国目前年2.7亿-3亿吨进口煤占到沿海地区市场的三分之一,进口煤对沿海市场有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进口煤量直接左右了中国沿海煤炭市场的走势,进而间接影响全国煤炭供应体系。
2020年进口煤政策实行总量严控。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煤炭生产、运输受限,电厂为了疫情防控保发电需要而大量采购进口煤填补缺口。2020年1-6月份,全国进口煤炭17399万吨,同比增加1969万吨,增幅12.7%。但是7-11月份,受进口煤总量控制政策管控严格的影响,全国仅进口煤炭9084万吨,同比下降了5176万吨,降幅高达36%。这5000多万吨的供应缺口占下半年供应总量的10%以上。在迎峰度夏乃至迎峰度冬用煤高峰之际,进口煤政策仍未做出调整,导致供需失衡局面扩大,煤炭市场紧张、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应该说进口煤的减量是导致煤价大幅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图:近三年我国分月进口煤量(万吨)

原因二:下半年内蒙古煤炭减量4000万吨以上
内蒙古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2019年内蒙古煤炭产量10.4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37.5亿吨的27.7%,内蒙煤炭供应对全国的煤炭供需影响很大。2020年,受内蒙古煤炭领域倒查20年、煤管票、安全检查、露天矿征地困难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内蒙古煤炭产量减量严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内蒙古煤炭产量9.0亿吨,同比下降4359万吨,降幅9.1%;如果算上未进入统计口径的表外产能的减量,全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减量至少在1亿吨;7-11月份,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2093万吨,如果算上未进入统计口径的表外产能的减量,减量至少在4000万吨,对煤炭供应体系的冲击巨大!

原因三:下半年电力需求大幅上涨
2020年第三季度,国家气象局预测到迎峰度冬期间将大概率出现“拉尼娜”极寒天气。迎峰度冬期间大规模的寒潮带来了取暖负荷大幅增加,国内多个省份例如浙江、江苏等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此外,全球疫情影响下,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中唯一GDP正增长的国家,世界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工业用电也大幅增加;再加上水电季节性减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缺乏弹性,煤电是电力供应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电煤需求持续大幅增加。7-11月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5.3%(增加煤耗4000万吨左右),其中11月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6.6%,12月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9.7%。
原因四:部分游资利用期货交割品漏洞炒作煤价推波助澜
2020年迎峰度冬煤炭紧张形势比2018年年初要好,但是煤炭市场价格却远远高于2018年,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流动性充足,资金面宽松,部分游资利用期货交割品规则设计漏洞炒作煤价。受进口煤限制及内蒙产量不足影响,港口符合交割品规则的高卡低硫动力煤严重不足,部分游资利用此漏洞叠加整个黑色系大涨肆无忌惮地炒作煤价。由国际环境变换而导致的市场新局面,大商所已经相应地及时修改了受进口影响的较大的铁矿、焦煤等品种的交割标准。而令多方诟病的动力煤交割标准未与时俱进及时跟随市场环境做出修改。
2021年市场预测
目前煤炭紧缺已经影响到了经济、民生,而新能源、水电出力缺乏弹性,导致部分地区电网出现危险局面,拉闸限电的现象,不但影响影响居民供暖用电安全,也迟滞了旺盛的经济发展。煤电是我国电力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做好煤炭稳定供应是我国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保证经济恢复和民生用电用能安全的重要基础。
面临电煤紧张的形势,电煤保供力度已经上升到了最高层面。日前国务院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部署进一步做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有关工作,提出要“煤炭主产区和重点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挖潜增产,加强运力保障,有序动用储备,多措并举保持煤炭供需平衡”。
2021年煤炭市场的主题已经由“去产能”改为“煤炭保供”。目前看来,2020年底多种因素共振导致的供需失衡都将有缓解。一是进口煤目前通关顺畅,将会对沿海地区煤炭市场快速形成有效补充,减缓北港压力;二是主产地煤炭供应,在国常会会议的精神下,预计相关部门释放先进产能、增产保供力度将继续加大;三是极寒天气终将会退去,取暖需求压力会大幅减弱。总体来看,2021年的煤炭市场能得到多方共同呵护,价格将回归合理区间。
当下电力短缺的根本原因是过去几年煤炭行业去产能过于激进,煤炭冗余机动产能严重不足

两极反向
10-01 06:44
最近多省市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大面积拉闸限电的情况。国家电网官方的解释是用电负荷过大,为了避免电网整个崩溃,只能拉闸限电。这个解释过于简单,实际情况是火力发电企业由于目前电煤的价格涨幅过大,按照目前的上网电价发电,发电是巨亏的生意,为了减少亏损,就只能降负荷运行,大幅度的消减上网电量供给,导致电网供需失衡,电网企业为了避免整个电网崩溃,只能拉闸限电。
中国电力行业的上网电价是执行国家指导价,虽然根据煤炭的价格可以有一定的上浮(大约10%)空间),但总体上是计划经济体制,即使煤炭价格暴涨导致火电企业严重亏损,自己也不能上调电价、转移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而煤炭行业虽然也有与火电企业的长期协议定价机制,但这部分的煤炭交易量占比并不大,因此煤炭市场总体上属于市场化定价,动力煤还有期货品种。尤其是目前煤炭市场价格暴涨到每吨1200元以上,河北省的动力煤市场价格甚至已经上涨到每吨1600元,这时煤炭企业肯定会找各种理由降低长期协议定价机制下的煤炭供应量,以图用市场价卖煤、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在中国目前的发电能力中,火力发电(也就是煤电)将近占了70%,是绝对的主力。2021上半年中国煤炭供应总体稳定。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6.4%。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下降19.7%。2021年1-8月全国发电量累计值为53894亿千瓦时,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6166.1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11.3%。2021年用电需求的大幅上涨以及煤炭进口的大幅下降、煤炭产量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6.4%)大幅低于用电需求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11.3%),已经煤炭进口的大幅下降(同比下降19.7%),共同导致了煤炭市场供给紧张,导致了煤炭市场价格暴涨到每吨1200元。
今年的动力煤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吨1200元以上的历史天价,而以前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每吨700-800元。每吨1200元的动力煤意味着火电企业只要发电上网,就是把自己的钱打水漂白扔。别看中国大部分火力发电企业都是国企,但是现在都自负盈亏了,真金白银的巨额亏损谁也无法承受,把自己的钱打水漂谁也扛不住。所以,大多数火力发电企业在高煤价的残酷压榨下,只能大幅度降低发电量、大幅度降低负荷运行。
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是中国目前多省市电网供需严重失衡,电网企业处于中间状态,为了不让电网整体崩溃,只能采取分时分区域拉闸限电的最根本原因。这种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拉闸停电现象已经快30年没有出现了。可以说,中国目前正在经历某种程度的能源危机。
为了缓解煤炭和电力行业之间的紧张关系,国家紧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核心就是2条:1,火力发电企业在电力需求尖峰时刻的上网电价可以在国家指导电价的基础上再上浮25%,用以激励火力发电企业多发电;2,让西北地区的产煤大省山西省和内蒙增加煤炭产量,并与主要用煤省份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煤炭稳定供给。
中国是产煤大国,煤炭储量丰富,西北地区的很多煤矿来不及开采在长期自燃。过去几十年,即使在煤炭需求旺季的冬季取暖季,动力煤的价格最多也就是涨到每吨800元左右。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缺煤少电了呢?怎么刚到9月底,华北地区的动力煤价格就飙升到每吨1600元了呢?
原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这些年煤炭去产能过于激进,导致目前中国的煤炭冗余应急机动产能严重不足造成的。2016年,中国启动了一轮大规模煤炭去产能行动。到2018年,煤炭行业就提前两年完成了8亿吨去产能目标,淘汰落后煤矿4000余处。进入2021年后,在能耗双控政策的背景下,对小煤矿的限制进一步趋紧。中电联一位人士在内部会议上透露,今年以来,小煤窑关停了10亿生产能力,占比大概是六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从2016年至今累计关停了将近18亿吨的煤炭产能,目前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大约每年40亿吨,关停18亿吨的煤炭产能,几乎把冗余机动产能都关掉了,一旦遇到用电量大增的情况,煤炭供给肯定要十分紧张、市场化定价的动力煤价格肯定要暴涨。
同时,只要煤炭市场供应紧张煤价高企,煤炭供应企业就不遵守与火力发电企业签订的长期供应协议,拒绝按照长期供煤协议的低价供煤造成的。由于主要的煤炭企业都是地方大型国有企业,都是地方的纳税大户,有地方政府做靠山,导致它们敢于在煤价高企时违约拒不履行合同,火力发电企业也那他们肆意违约毫无办法。
一位发电企业相关人士说,“今年以来,中长协大部分都违约了。因为煤炭价格一直在涨,从1月涨到9月,年初煤炭价格一吨70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600元了,翻了一番多。这个价格情况下,煤炭企业谁还愿意执行原来的合同?现在电煤的价格基本都是按照现货甚至期货价结算。有煤就算不错了,很多电厂是找煤都找不到,量都不保,还谈什么价格?”。“对于于电厂而言,即便是拿到了煤炭资源,由于上网电价基本是固定的,按现货价发电,发一度就是亏一度。现在全国火电厂大部分都是亏损的,这是实情。”上述人士说。
希望国家能源局能认真吸取这次煤炭市场供应极度短缺造成的煤价暴涨,再倒逼全国电力供应短缺、各地普遍拉闸限电的深刻教训,能让具有国家大局观的央企煤炭企业适当增加冗余应急机动煤炭产能(至少应该再增加3亿吨冗余产能,以备3亿吨进口煤出现断供应急之需),去煤炭产能一定要留有余地。
参考资料:《电荒究竟何来:是短期紧缺,还是长期矛盾爆发?》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9-29/doc-iktzscyx70756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