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有存款的老年人,需提前做好4件事,早知道早受益
在我国,能够每月拿养老金,且每月的养老金可以覆盖住所有开销的老年人只是少数,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想要有个体面的晚年生活,还是要依赖自己前半生攒下来的存款的。有一些老人会选择将这些存款存在家里,不过若是遭遇偷窃、蛇虫鼠蚁、发霉、火灾、洪水等意外,这些钱的安全性是难以保障的。
因此,有不少老年人会选择将钱存在银行中,保本的同时还能拿利息。不过,在银行存款的老年人,建议提前做好4件事,早知道早受益。

一、在银行存款的风险
要知道银行不是完全安全的,在一些村镇银行,可能遭遇取款难的事情。哪怕是一些国有银行,也不是没有过银行员工被投诉,或者是储户的存款由于个别银行员工的个人行为而遭受损失的情况。所以,尽管银行存款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老人也不能对银行完全信任。
二、老人面临的风险
另外要知道一点,当老人去世后,如果在银行还留有存款,那么银行一般不会主动通知家属去取这笔钱。如果老人没有给家属留下关于这笔存款的信息,那么这笔钱大概率会成为银行的沉睡账。
三、提前做好4件事
1、分散存款
为了让老人的钱存得更加安全,在存钱之前,要懂得分散存款的重要性。也即为了避免由于银行破产或者是由于遭遇银行员工的个人行为,而被一锅端,建议老人存钱时要把资金分成几笔,分别存在不同的银行中。且也不要贪图高息,全部存在中小银行中。
如果非要全部存在同一家银行的话,建议将钱分成几笔,以免遇到需要提前支取的情况,而要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利率计算利息。

2、别把钱让子女保管
在一些资讯中,我们会看到由于经济纠纷,出现子告父,或者是父告子的情况,足见父母和子女之间,有时候也不能全无保留。
对于老人来说,钱还是捏在自己手里比较好,这样不必为了一些小的开销而不停地向子女伸手要钱,过手心朝上的日子。纵然花的是自己的存款,这种感觉也是不太舒服的。
另外,当下社会中,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子女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比如想要创业、想要脱产读研、想要改善住房等,在面临这些考验的时候,可能需要较多的资金,而如果父母将钱交给子女保管,那么难保子女在面对考验时不会动用。
如果这笔钱真的动用了,父母将来的养老生活怎么办呢?难道要全部寄希望于子女的孝心吗?如果子女真的孝顺那还好,但如果子女不孝,或者子女是因为一些恶习将这些钱花出去的,那么这时老人情何以堪。
3、用适当的方式记录和交代存款情况
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自己捏好存款。不过,为免万一有什么事,这些存款成为“沉睡账”,或者是自己需要手术费,而子女拿不出钱来救治,还是应该用适当的方式记录和交代存款情况的。
4、做好保值工作
另外,如今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且这个数字仍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为免资金在漫长的晚年中随着通胀而贬值,建议提前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并为自己的储蓄做好保值工作。
可将多数资金存在银行存款中,或者是借由储蓄国债来进行保本。不过,对于短期的资金,如果老人习惯了智能手机,可以借助余额宝或零钱通等方式打理,可到手比活期存款更多的利息。若想更好地增值,选对适合自己的基金进行定投,并长期持有,或可收获较高收益率。当然,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

总之,老年人如果在银行有存款,建议提前做好上述4件事,早知道就能早准备,也可早受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