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语文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 墓前的讲话》联读课堂实录

2022-07-07 16:09 作者:高中语文-凝语素笺  | 我要投稿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 墓前的讲话》联读课堂实录

一、回顾导入,聚焦演讲词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文章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高屋建瓴的政治演讲,上一节课,我们分成两个互助学习小组,对两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了梳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聚焦两篇演讲词共同涉及的马克思,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伟大导师”,让我们一起向革命导师致敬。

 

二、细读文本,品鉴悼词特点

作为一种特殊的演讲词,悼词有其自身的特点。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悼词中的名篇,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更加了解马克思其人。请同学们细读文本,举例说明一篇优秀的悼词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勾画,一会我们进行分享交流。

(给学生5分钟时间进行批注式阅读)

生1:我觉得一篇优秀的悼词要有感染力,充分表达作者的哀悼之情,从而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师:能不能结合文本,举例加以说明。

生1:比如说第一段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停止思想”“睡着了”含蓄委婉地叙述了伟人的逝世,还包含了思想家再也不能思想的遗憾。我们也能感受到恩格斯作为朋友只是相信马克思“睡着了”,包含了对他还会醒来的期盼,体现了作者无限的悲痛与不舍之情。葬礼的讲话以此开始,将听者带入到庄重沉痛的氛围中,富有感染力。

师:你抓住了悼词的重要特征,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情感。

生1:(学生调整状态进行了试读,教师予以肯定。)

生2:我想说第二段。“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两个“对于”,和 “损失”“空白”两个词都高度评价了马克思逝世的巨大损失。

生3:第三段中,恩格斯写道“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这一句话很表述很简单,却形象简要评价了马克思成就的划时代意义。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说“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同样非常简明,说出了“历史本身会做出判定而无产阶级会对判定进行执行”这样的道理。

生4:我特别喜欢倒数第二段中的一句话,恩格斯是这样写马克思的,“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在这里,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面对记恨与污蔑的从容与满不在乎,展现出革命领袖的宽广气度与胸襟。让我想起我们先前学的《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在中面对变法阻碍时的那种从容自若,毫不在意。我想真正有理想有抱负和使命的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气度,就是面对困难和阻碍,常常能够淡然一笑,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学生鼓掌)

生5:我想说的也是这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一处看似很平常的对比,恰恰彰显了马克思崇高的人格,如果说他有敌人也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

师:5位同学分别举例进行了说明,现在我们一起来提炼概括一下优秀悼词所具备的特点。

生6:要有深切的哀悼之情,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生7:语言要准确、既要庄重又要富有感染力。

生8:需要用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常常要将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让情感表达得更加丰富。

 

三、演讲词联读,深度认识马克思

马克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马克思为何被称为“伟大的导师”?在政治教材和历史课本里,同学们也能回答以上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在两篇充满文学色彩的演讲词里,寻找答案吧。

问题一:你此前对马克思有怎样的印象?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两篇演讲词,你又发现了一位怎样的马克思?

生1:我所了解的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师:好的,你给我们介绍了政治书、历史书中的马克思。我们再看看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你对马克思的认识有没有进一步深化。

生2: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生3:我觉得马克思是一个改变世界的“行动者”。《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从科学和工业发展的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激烈对抗的现实矛盾中,得出无产阶级必将解放的结论。

生4:我想接着他的说。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同样可以证明马克思是实践者、行动派。“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定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生5:我先前查资料看到马克思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在想方设法解释这个世界,但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觉得这句话就是他一生最好的诠释,他一生都在积极行动,改变世界,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战斗。

生6:我觉得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对未来世界的预见都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的。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我想他的行动也是建立在他的“思想家”身份上的。

生7:我觉得马克思还是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他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面对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发表了激情的演说。在演说中他预见“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还有“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这些语句极大鼓舞了或许在迷茫中的战友,发出了无产阶级必将解放的宣言。

 

四、群文阅读,致敬革命导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本单元的两篇演讲词,均是名篇佳作,为我们诠释了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相交融的要义。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两篇关于马克思的文章。其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其二是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群文阅读,更加全面地了解马克思,向革命导师致敬。同学们可以自由分享你阅读这些文章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看看这几篇文章哪些地方在相互印证。

生1: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一生”评价马克思的人生历程: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在这两篇演讲词中其实都是可以证明的,可以看出他胸怀远大抱负,担负着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使命,直至生命最后停止思考的那一刻。

生2: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中断言,无产阶级就是“统治阶级”的“执行者”。我们看见马克思始终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

生3:我认真读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这是他高中毕业的毕业论文,从中我可以看见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已经有了高远的志向,有了为他所选择和追求的事业不断奋斗,甚至是献身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也备受鼓舞。

师:把你喜欢的段落读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3:“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生4:我也很想读一段我喜欢的文字。“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从这段话中,我自己也受到了启发,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要选择职业,那么我们在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应该是要听凭自己的内心,应该去做能鼓舞自己的、能实现自己价值的事情,而不是仅仅满足个人的虚荣心。

生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开放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我觉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马克思主义都有着重要意义,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青春,是因为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不是教条式的,而是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

师:同学们说得特别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具体地认识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从而学习马克思理论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这篇讲话是一篇演讲佳作,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领会。

 

五、布置练笔,做好演讲准备

千里之路始于足下,自能登上各自的高峰。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如今生涯规划已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规划未来应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应以自己为出发点,不流于做梦空想,始终保持不断向前的动力,在实践中实现长远的自我价值。关于这个话题,咱们班将开展一次小型的演讲会,请同学们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发言稿,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交流发言,说说你将来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高中语文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与《在马克思 墓前的讲话》联读课堂实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