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们可以做什么?
原生家庭的伤害有很多种,我在那种访谈录里看过到很多骇人听闻的。但是今天,我们不谈那些疑难杂症。我们谈最普遍的伤害,多数人都感受过的一种最普遍的伤害,那就是,父母把自己的遗憾,让孩子去弥补。父母把自己的梦想,让孩子去实现。然后,父母就会说出那几句经典对白。“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我是你爹(我是你妈)。”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很普遍。可能多数人觉得,这种伤害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威力不容小觑。
那么父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其潜台词又是什么呢?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意思就是,你哪里懂什么是好东西,我们才懂,你照做就行了,你的意见不重要。
“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意思就是,现在的你,哪有什么资格做决策。
“我是你爹(我是你妈)。”意思就是,我们是权威,你算什么。
让我们从学生时代开始看。父母会强制孩子取得好成绩,而且是在认定的学科。这看似很正常,实则忽视了很多因素。
1,每个人基础不一样,经历的事情教育基础也是不一样的,必然有些人能够取得好成绩,有些人则成绩比较差。
2,每个人的天赋方向不一样,兴趣不一样,有些人的兴趣是数理化,有些人的兴趣可能是文科,有些人是体育,有些人则是音乐,还有人是美术。甚至有些人是户外,是语言沟通能力,是表演,是商业,是编程,都有可能。现在游戏都能进亚运会项目了,职业游戏选手,职业主播的收入也很高。当然我不鼓励大家去打游戏,可是做游戏还是可以的,我想表达的只是,谋生的手段有很多,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3,假设把学习兴趣视为开窍,那每个人的开窍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强制孩子怎样去做,短时间有效,长时间则多数有反效果。
4,父母自己是否树立了榜样作用,热爱工作,热爱学习,每天在反思进步。
5,每个人,即使再小,他也是独立的个体。只有自己开始决策,才能对自己负责,才能成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的决策权也是越来越大的。
父母永远是关心孩子的,即使孩子长大了。而这种关心,有时候也会以不正确的方式出现,也就是好心做坏事,比如强制要求孩子执行自己的想法。比如,父母认为什么样的工作好,什么样的对象好,父母认为这件事不应该做。这个时候,父母的理由,还是老三样,稍微改一改。“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还年轻,以后你就懂了。”“我是你爹(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吗。”

1,时代变了,年轻人的很多信息,其实父辈并不一样了解。
2,子女有自己特殊的阶段,有些时候可能父母是对的,子女错了,可是子女并不处于那个阶段,不吃点亏,很难学会。
3,正是因为成长缺乏决策权,缺乏负责任,才缺失了很多教训。
4,对于一个成人来说,自由的优先级会非常高,可能会高于利益。
5,父母的能力可能会因为年龄教育程度眼界这些原因,实际是落后于子女的。也就是说父母可能是错的,而子女是对的。

第一方面,作为子女,我们如何应对:
1,不要对父母报以怨恨。为什么呢,因为父母,有他们时代的局限性。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家庭教育的升级,每一代都会越来越好。就像如果我们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反思教训,总结经验,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但是没有必要,去鄙视和批评昨天,去年的自己。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就是给我们子女树立一个榜样,如何对待自己。第三个原因,父母对我们有做错的地方,可是也有做对的地方,不能只盯着坏处,还要看到父母对我们的好。
2,尽力去避免,父母对我们的继续伤害。劝得进去就劝,劝不了就不要理。没法做到不理,就躲开,等自己强大了,再回来。
3,放下过去,着眼未来,问今天的自己,现在我们可以做什么。过去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一切已经过去。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怎么用过去。你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来继续伤害自己,另外一种是用来吸取教训。
4,不要站在自己正确的角度,试图纠正父母。我们可以去影响一个人,但不一定可以改变一个人。我们更加不可能去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决定父母去怎么做。即使,我们比父母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认知更高,社会关系更好,更年富力强,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去决定父母怎么做。就像我倡导的,父母无法决定小时候的我们,是一样的。父母就是错在这里,我们不可再犯。
第二方面,作为父母,我们如何不将恶传递给下一代。
1,尊重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是我们子女没错,他们对我们很重要也没错。可是,他们也是他们老师的学生,是他们同学的同学,是他们朋友的朋友。他们未来还可能会是老板,员工,经理,领导,医生,律师。他们会给国家,给社会,给人类尽一份他们自己的力。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可不止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更是,他们自己。
2,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是侏罗纪公园的对白,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两岁时,我们要学会放手,相信他们会自己走路。三岁时,我们要鼓励,他们自己跑。七岁时,我们要鼓励他们一个人睡。十五岁时,我们要告诉他们,恋爱一定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同时不要耽误学习,要学会保护自己。十九岁时,我们要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平台,让他们了解和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专业。二十三岁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尽量体验各种自己可能喜欢的行业。二十六岁时,我们要把自己对于婚姻的经验和故事都告诉他们。并相信,他们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
3,不要让他们,对自己做出不可逆转的伤害。父母可以放手,但是要看好周围的环境。学走路时,边上不能有尖锐物体。跑步时,不能超出自己可以承受的速度。孩子一个人睡时,我们要思考怎么搭建让孩子放心的环境。恋爱时,怎么保护好自己。选择专业和找工作时,怎么兼顾自己的专长,爱好以及未来趋势。

5,提供合适的帮助。父母可以放手,但是还要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搭把手。父母可以给出信息,让他们决策时,尽量信息全面。父母可以给出资源,比如金钱,社会资源,父母的时间。父母可以给出关爱,陪伴,以及营造孩子心中,父母值得信赖的信念。
我举一个很实际的例子。比如我的岳父岳母关系就不太好,导致我老婆对他们就颇有抱怨,这种抱怨,就经常体现在她和父母平时的沟通中。比如我老婆习惯对大儿子的一些不干净,什么东西掉地上之类的小事,大声斥责。这个就是她把自己的清洁习惯和清洁要求,以及大人的严谨细节能力强在小孩子身上了。还有就是教作业时,基本没有鼓励,只有骂。对于这些,我只要在身边都会进行劝导,方式基本就是上述的理由,以施加我的影响力。对于孩子的作业,我选择的方式,就是隔离,不再让我老婆负责孩子作业的检查和教。
我们的父母,并不是完美的,对我们肯定有好,肯定也有不好。好的地方,我们要感恩,要传承。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吸取教训,要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族,才会越来越好。在我们不在时,我们的思想也能为未来的社会和人,做出那一点点的小贡献,就像螺丝钉一样的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