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拉康对客体关系的批评

2023-07-30 18:34 作者:胡杨心理师  | 我要投稿

Jacques Lacan是一位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他对精神分析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语言、欲望和主体性等方面。Lacan的工作对塑造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他的思想仍然在学术界和实践者中广泛讨论和辩论。

其中,Lacan评论过的一个主要理论是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Melanie Klein、Ronald Fairbairn和D.W. Winnicott于二十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它关注研究婴儿和其照顾者之间的早期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体自我感和其生命中人际关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Lacan对客体关系理论非常批评,他认为这个理论过度关注婴儿和其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语言和象征秩序在塑造主体性方面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Lacan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批评,并思考这些批评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强调早期关系对个体自我感和其后续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Klein、Fairbairn和Winnicott都认为婴儿与其主要照顾者的关系质量对决定个体后期形成健康关系的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Lacan对这种对早期关系的关注高度批评,他认为这忽视了语言和象征秩序在塑造主体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Lacan而言,象征秩序是语言和文化领域,个体通过这个秩序来理解自己和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Lacan认为,个体的自我感始终是通过语言和象征秩序来中介的,这意味着任何试图理解主体性的尝试都必须考虑早期关系和语言文化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Lacan对客体关系理论提出的另一个关键批评是它对“客体”概念的强调。对Klein、Fairbairn和Winnicott而言,“客体”一词指的是早期的亲密关系和与之相关的内部化的心理表征。然而,Lacan认为这个概念过于模糊和不准确,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在象征秩序中被中介的对象是“符号化的客体”而不是真正的客体。Lacan认为,象征秩序中的符号化客体是通过语言和社会文化获得的,因此不是早期亲密关系的直接反映。因此,Lacan质疑了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即人们的内部化体验是直接反映他们与外部客体的关系。

Lacan还对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批评,即它强调个体内部化的过程,忽视了人际互动和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的关系。Lacan认为,人际互动和外部客体对主体的塑造和发展至关重要。他认为个体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和社会文化的交互中建立和定义自我感。因此,Lacan认为,忽视主体和外部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忽视可能导致忽略主体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除此之外,拉康的批评还指出了客体关系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客体关系理论没有很好地解释主体如何从早期亲密关系中脱离出来,并在社会和文化中发展出自己的主体性。

拉康认为,早期亲密关系固然对主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主体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早期的亲密关系中。相反,个体的主体性是在不断地与外部世界和文化交互中形成的。因此,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学家需要更加重视主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关系,以更全面地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

在这方面,拉康提出了重要的概念,例如“镜像阶段”、“符号秩序”、“实在界”等等,这些概念强调了象征秩序和语言在个体主体性发展中的作用,并与客体关系理论形成了对比。这些概念对于精神分析学家更全面地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主体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Lacan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批评并不是否定早期亲密关系和内部化的重要性。相反,他的批评是为了强调象征秩序在个体主体性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将精神分析学家的研究重点从早期亲密关系转向语言、文化和象征秩序等方面。

总之,Lacan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这些批评对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过度关注早期亲密关系提出了批评,并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文化和象征秩序等方面。这种转向使得精神分析学家更加关注个体如何在语言和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和理解自我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Lacan的精神分析理论本身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和争议。尽管如此,他的思想仍然对当代精神分析学家和其他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批评强调了个体内部化经验和主体性形成的复杂性,同时也引导了精神分析学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文化和象征秩序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当代心理学领域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浅谈:拉康对客体关系的批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