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为什么多次过问田有禄的家庭矛盾?
《大明王朝1566》是中国电视史上最优秀的古装历史剧之一,剧中的很多小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生动,淳安县丞田有禄就是其中之一。有意思的是,不太在乎人情世故的海瑞却多次插手过问田有禄的父亲与媳妇的矛盾。那么海瑞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按照《大明王朝1566》的剧情,海瑞当淳安县令不是简单地当父母官,而是卷入了以“改稻为桑”为焦点的朝廷乱斗。因此海瑞不仅要爱民如子,还要敢于抗上并且能应对上面的贪官对他搞的阴谋。而要想抗上成功,海瑞必须保证自己的下级不倒戈和不捣乱。

在淳安县的官吏中,“二老爷”县丞田有禄是“大老爷”知县海瑞必须拿下的,否则海瑞有被上下夹击的危险。非常了解明朝官场弊病的海瑞知道,对这些官吏讲道理没有任何用处,只有抓住他们的软肋才行。而田有禄这类下层官吏最大的软肋就是被所在的衙门开除。

然而根据明朝法制,官员的任免权归中央所有。就算是八品县丞的任免也要吏部决定,知县在县丞的任免上只有建议权。也就是说,海瑞没有权力直接开除田有禄,田有禄最大的软肋并不在海瑞手中。如果田有禄不听话,海瑞还真不能像收拾赵班头那样收拾田有禄。

不过明朝法制对地方官员的任免还有一条规定:如果下级官员有严重的违法行为,上级官员便有参奏和临机处置权,起码可以暂时解除违法官员的职权。换句话说,海瑞只要能证明田有禄确实严重违法,就可以把田有禄停职或开除,以此让田有禄不敢给自己捣乱。

正因如此,海瑞多次过问田有禄的父亲与媳妇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据剧中的表现来看,田有禄的家庭矛盾应该还没到严重违法的程度。但如果海瑞以家庭矛盾为依据指责田有禄有忤逆之罪,就算不能把田有禄“杖四十、流三千里”,起码可以让田有禄回家抱孩子去。

综合来讲,海瑞多次过问田有禄的家庭矛盾就是警告田有禄:别以为自己是吏部任免的官员,老爷就不能开除你,不听话就要“杖四十、流三千里”。而田有禄虽然很讨厌海瑞,但一想到“杖四十、流三千里”,田有禄在海瑞面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