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汉言语康复中心:晨晨的语言迟缓口肌训练案例

2023-03-28 14:59 作者: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  | 我要投稿

我所带的孩子晨晨(化名),来的时候快五岁了,家长反应在家里除了熟悉的人妈妈奶奶等通过平常的表现和口型能大概去猜到他说的是什么,别人更跟他沟通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急得孩子直接闹情绪了,对孩子日常生活以及幼儿园的人际交流会有一定影响,通过口肌测评发现孩子唇部力量非常的弱,灵活性不够,最基础的圆唇“u”音都没法做到,a,u,i这三个唇部音节很难去转换,这是导致了他的韵母很难发出来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孩子的舌肌力量,灵活性,稳定性相较于正常人较差,这也导致孩子在舌根音g,k,h舌面音:j,q,x等等舌部音节无法正常的拼读和发音,“哥哥”念成“多多”。

孩子吐字不清晰一般有两个原因

1.肌张力和口腔功能有问题,有些孩子腹部张力比较低,吐气、吐纳的量不足。另外,口腔功能不足就会影响发音,比如孩子下颌不是非常有力,嚼食物不能嚼好。下颌很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够支持舌头很灵活的运动,如果孩子从来都不嚼东西或者没力气嚼,其舌头没有很稳定的支持,舌头的稳定性就会较差;

2.舌面、舌头的感觉和稳定 如果舌头很灵活,发音就会比较精准,如果舌头运动、震动不太灵活,就会影响到发音时需要的精准的协调性,就会出现构音上的问题。

口肌训练的目标

口肌训练应于语言治疗同时进行,口肌训练的目标是:当孩子想说什么时,她能比较清楚的说出来。

1. 改善发音说话,提高说话清晰度;

2. 增强口部肌肉独立活动力;

(1)独立活动力:一一组或多组肌肉以稳定性和足够的力量为基础的分开活动;

(2)分级调控:基于独立活动力,通过空间运动的分段控制(唐氏孩子对腹腔的分级调控困难,说话时不能控制气流);

(3)紧绷的姿势:用来补偿稳定性弱的异常姿势,阻碍活动性(因为唐氏孩子肌张力低,说话时会采取紧绷的姿势,如:喝水时压扁吸管而不能喝进水,说明下颚骨有困难,采取用力压扁吸管来补偿喝水的动作)。

流口水的成因

1. 身体姿势——由于肌张力低,通常口部张开合不拢;

2. 合唇能力较弱——身体原因(敏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肿大、吞咽障碍);下颚骨弱(面颊肌肉弱所致);合唇力弱;

3. 感知——感觉不到口水在口里,或者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在口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来;

4. 舌头后缩能力较弱——舌头一直向前,不能或后缩能力弱。

触觉系统可使用海绵棒测试,在舌头、内颊、舌尖、上颚牙齿后、上颚左右转动擦。

1. 触觉低敏:表现为不爱喝水,喜欢口味较重的食物,经常把东西放进口里咬。结果—一导致说话时感觉到口部的活动,因而影响言语能力;

2. 触觉高敏:表现为不喜欢吃东西,小口小口咬东西,舌头反应过敏,不喜欢运用舌头。结果——活动舌头会使他们很痛苦,影响说话;

3. 混合性触觉敏感:任何高敏、低敏或正常敏感度的组合。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发“KE”音,因发此音时会触碰上颚

4. 波动性触觉敏感:反应随时间、天气、环境等因素而改变

5. 防御性触觉敏感:对触觉刺激有负面或情绪的反应。所以在做训练时,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直接从孩子的面部做起,否则会引起孩子惊慌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要按照手部→背部→头部后面→面颊→嘴巴→口腔的顺序。

目前孩子已经训练了接近一个半月了,孩子妈妈反应进步非常大,从开始说话时利用喉部发声,嘴巴没有形状,到现在每教一个音节都会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嘴唇和舌头的配合,比如:唇齿音“f”正确的发音技巧是上齿轻轻触碰下嘴唇,使气流由唇齿之间缓慢通过并张开嘴巴,之前晨晨在发唇齿音“f”的时候都是双唇微张,“发芽”读成“花芽”“飞机”念成“灰机”,现在晨晨在读词语发类型的音节时都会有意识的去用上齿轻咬下唇内侧发音。这类型的词语的发音已经改正过来了。

当然孩子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能有这么大的进步也离不开妈妈的配合,据我了解妈妈是外面上班的,奶奶接送两个孙子上下学,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是妈妈休息之余跟孩子打视频完成的,妈妈跟我说本来给孩子报名上课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语言发音问题的,没想到在日复一日的坚持训练中让孩子也养成了每天积极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以上由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心之初教育-感统康复师、口肌治疗师:郑文丽老师分享。

“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版权所有,仿冒必究!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汉言语康复中心:晨晨的语言迟缓口肌训练案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