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我一起读《西游记》

2023-08-07 19:23 作者:舒展的叶  | 我要投稿

《西游记》的开篇跟《红楼梦》很相似,应该说是《红楼梦》的开篇像《西游记》,因为《西游记》要早于《红楼梦》。他们的主角都是一块仙石。 《西游记》里的这块仙石内育仙胞,产一石卵,遇风化猴,目运金光,射冲斗府。千里眼和顺风耳将石猴的出生汇报给玉皇大帝,玉帝认为: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这是玉帝与石猴的第一次“相遇”。 石猴的成长是快乐的,在山里的生活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群猴们不仅扯葛藤,抓虱子,还参老天,拜菩萨。物质精神都不落。 某一天,石猴带领众猴在“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安了家,封了王,众猴称石猴为“千岁大王”。作者称此福地是“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薰。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石猴称王之后,就给自己重新上了户口。 户主:美猴王(把之前那个“石”隐去了) 家庭住址:花果山水帘洞 职业:千岁大王 这就相当于村里那个“二狗子石猴”,混出人样儿之后,现在叫“美男子猴王”。 这也可以看作是石猴的第一次身份转变。 猴王幸福的生活了三五百年之后,有一天忽然垂泪,思考起了那个所有生命都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如何长生不老!众猴说猴王:“大王好不知足!” 思虑之后,美猴王还是开启了他艰难的寻师问道之路。 美猴王漂洋过海,艰难跋涉八九年之后,遇到了他的第一位领路人——一位樵夫。樵夫告诉猴王,神仙就住在灵台方寸山的三星洞,并告诉美猴王那里“不远,不远。”,“你自去,自去。” 我对樵夫这几句话的理解是:修行不离方寸,方寸指的就是心,只要生了道心,修行的路就不会远了。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美猴王如愿在灵山见到了须菩提祖师。祖师亲自对猴王进行面试: 祖师问:你姓甚么? 猴王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问: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 猴王道:我也无父母。是石里长的。 这里可以看出石猴说的完全是自己真实的出身,而非户口本上的信息。 猴王的回答无相、无性、不嗔,具足悟性,顺利通过了祖师的面试,收为徒弟,并为其起法名孙悟空。 这可谓石猴的第二次身份转变。 自此,石猴成了一名出家人,姓孙名悟空,身份正统,门派高大。 《西游记》第一回到此结束。

与我一起读《西游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