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当今学生的一些想法

2023-04-08 22:42 作者:巴黎的和平鸽  | 我要投稿

我亲爱的朋友阿,我想向你询问一个问题:当你在明亮的教室中坐着,面前是你的老师,他正指着你的错题(一道简单的题),问:“这道题,班上有没有人还不会?”时,你是否会色恭礼至地举起手,高呼出:“我不会!”呢? 

我想您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请您先按下不表,听我现在说说我对身边人的观察吧。在我的班级里,在应对上述情况时,学生们会出现以下几种应对:优等生会默不作声。中等生则分为两派,凑近优等生行列的,开始像孔雀一样炫耀他们徒有其表的本事,开始嘲讽周围的同学。凑近劣等生的另一派,会埋头苦干地试图自己解决错题。现在,整个班级里对这道错题还有问题的人便只剩下劣等生了,他们是构成班集体人数的大部,但却又是在这道题上的小部,在这道问题上,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无疑处于一个被孤立的状态,尽管他们需要教员对这道问题进行解释,但他们却不敢吱声,生怕自己成为第一个说自己不会的人。就这样子,班集体开始陷入一种恐怖的死寂。

我们以老师的视角来看一看刚刚发生的事吧。你是一名老师,你问有没有学生还会在一道你认为十分简单的题上犯错,此时,整个班都默不作声,安静得落针可闻,那你会怎么想呢?

朋友,我不知道你如何看待,但我认为,假如我是一名老师,我的学生们既然对我提出的问题沉默不语,那自然是因为他们都对这道题熟练到不会犯错的地步了——况且,就算有人还在这道题上犯错,那我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呢?并且长此以往,无非是让学生们出现错者愈错,对者愈对的情况。这同我而言,又有多大的干系呢?

我的朋友阿,这是多么让人悲哀的一种情况,劣等生们害怕犯错,装成了一副没有犯错的样子。

然而,劣等生害怕犯错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在班集体的学习分层里呈现被孤立的状态吗?绝不是的。让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

首先,我们要知道,优等生,中等生,劣等生这个概念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取决于其所处的班级的。好班的劣等生可能是差班的优等生,但这并不妨碍好班的劣等生在班上仍然处于被孤立的地位。

那么,倘若在一个初中里,其好班已然达到一个非常前卫的地步,好班的学生们都在学习上狂飙突进,其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区别是取决于对高中内容的掌握程度而非对初中内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其班中的劣等生是否还会耻于询问自己不会的题目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学生而言,是否询问不仅仅取决于其在班上的相对学习情况,更取决于他们在整个教育系统的绝对尺度内应达到的学习情况。(即上文的初中生会耻于问初中知识而不耻于问高中知识)

 那么,劣等生害怕犯错的原因,便不再是表面上的“班上同学都会就我不会”,而是“我此时应当会,但我还不会。”随后会导致劣等生出现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选择紧追上绝对尺度中应达到的学习情况,让自己变成“应当会,也确实会”。第二种则是仍然不紧追,让自己成为“应当会,也许会,实际上却不会”。

 我的朋友阿,我认为,如果你是劣等生中的一员,我想同您说,请您做出第一种选择吧,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那对你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懂得,犯错不可怕,“不犯错”才是真正可怕的。

 

但是,朋友,我并不认为我们的交谈到现在就结束了,我们已经知道了“犯错不可怕,‘不犯错’才可怕”,并知道这个结论是来源于当今的历史条件,那么,请你继续保持你的好奇心,和我一起探究一下我新的疑问:

为什么劣等生会以问绝对尺度中自己应当懂的问题为耻?

我认为,教育体系中的学位并不只是对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的评判,更多的是对一个人所拥有的可能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评判。

这一现状的另一表现是:几年前,当我的年长的亲友们在谈及到大学的时候,他们说的大学生,重点不放在“学生”一词上,而是放在“大学”一词上。

这个问题先按下不表,让我们谈论谈论其他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这两种工作分类。

在以高考作为对学生结算的体系下,大学文凭变成了要成为脑力劳动者必要的一块敲门砖。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奇妙的现象。脑力劳动者中有着管理他人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人对体力劳动者的各式各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奇葩朵朵的管理方式,让人出现了“脑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比体力劳动者的高”这一感觉。

哪怕在今天,体力劳动者的薪资相较于脑力劳动者仍然是较微薄的,这就导致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时候,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都为建设而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但这汗水的价钱却天差地别。

也就是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而,以上的分析,放在现在,基本完全错误。

为什么?

自从互联网发展开始,脑力劳动者的“高收入”也成为了黄粱一梦——因为事实上,脑力劳动者逐渐分裂为了两个集体,一个是真正的脑力劳动者,另一个是以管理他人为核心的管理人员。

这个话题在此打住,让我们溯本归原,为什么劣等生会以问绝对尺度中自己应当懂的问题为耻?因为应当懂的问题自己懂了才代表着自己有成为脑力劳动者的机会。成为如今“地位崇高”的人。

但学习不为了学习,这真的对吗?

学生不是学生,这真的对吗?

学校与市场相交融,学生成为还未明码的商品,这真的对吗?

我的朋友阿,请你告诉我答案吧...


我对当今学生的一些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