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日本F-2A战机能否应对当今不断变化的东亚局势?

(本专栏所采用的图片皆来自互联网)
F-2A战斗机,由日本三菱重工研发生产,期间得到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技术支持,机型蓝本为F-16。
虽然是日美合资,但F-2A作为全球首款配有AESA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的四代战斗机,其本身缺点却十分明显。

不同于日方装配的其他战机,F-2A存在着机身强度差、起飞重量过高、工艺粗糙等一系列缺陷,因此仅小规模量产了约100架,其生产线就被军方叫停。
虽说总是被嘲笑为“山寨版F-16”,但F-2A战斗机更倾向于对地/对海作战,从战略定位上更类似于美军的F/A-18“大黄蜂”。

与F-2A战机的纸面数据相反,其实际战斗力并不理想。因为三菱重工的研发团队不愿单纯按照F-16的图纸去仿制,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自作主张地添加了许多拥有大和特色的设备部件。
这一做法导致F-2的机体、尺寸不断加大,打破了原有的结构稳定,并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当然,作为日美合资的战机,三菱重工还是从F-2A上拿到了较多的机密技术,比如说美制AIM-7M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对空导弹,这为日后研发ASM-1和ASM-2空对舰导弹提供了必要基础。

当然,F-2A战斗机再差,也属于四代战斗机的范畴内。只可惜日本周围都是些虎背熊腰的大佬,因此F-35战斗机就成为日本最后的救命稻草。
随着我国歼10、歼16和歼20战机的产量大跃进,脚盆鸡的空战压力也变得越来越重,天天老化掉零件的F-15J也属于半只脚踏入墓地,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也不会好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