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狮心"理查篇(上)

2019-03-06 19:14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在“1187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这个剧本的时间点上,虽然英王仍然是亨利,不过之后实际参加第三次东征的却是他的儿子理查。所以在这里我们把理查也当作半个主角,从亨利二世去世的这个时间点继续看看狮心王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的故事,以及他从圣地返回后的结局。

CK2中的“狮心”理查,他继承到的领地比起他父亲亨利二世上位时只多不少。而他的五维,除了军事比较高之外,其他都很普通


一、敛财聚富为东征,狮狐反目迎启程


亨利二世去世后,理查来到丰特弗洛修道院悼念父亲。在父亲的墓前,他没有流露出任何感情。也许十几年的争斗早已磨光了父子间的感情,也许理查本来就是个无情的人,就像他在对付反叛自己的贵族时那样。理查早已登上历史舞台,不过他的光芒大多数时候被强盛期的父王和爱出风头的哥哥掩盖了。如今亨利二世在父子间的争斗中去世,理查的故事也将在这有些凄凉的氛围中继续向前。

亨利死后,再也没什么能阻止理查心心念念的十字军东征之旅了。不过在那之前,理查首先得先返回英格兰,出席自己的加冕仪式。2个月后,理查在威斯敏斯特,由坎特伯雷大主教鲍德温主持,正式成为了理查一世。见证这场盛典的,除了支持理查的大贵族和教会的主教们,还有为理查感到无比骄傲的太后埃莉诺。在加冕典礼上,理查庄重的立下了三个誓言。第一个是要以和平、荣誉、尊重对待上帝和他的教会,第二个是为领地的人主持正义,第三个是废除严刑苛法。不过对于理查来说,似乎只有第一项是最重要的,完成加冕典礼后,他马上投身于东征的准备中。亨利二世还在位的时期,通过萨拉丁什一税积攒了大量金钱,这正好作为理查的启动资金。理查的大军想要东征,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算上坎特伯雷大主教鲍德温在威尔士拉来的3千人,理查总共召集了将近1万人的队伍,都需要武器装备以及食物补给。而把这些人运到目的地,还需要一大支船队,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除此之外,船上还装满了金银财宝、各种奢侈品、以及符合理查国王身份排场的各种生活用具。这样一来,国库里的钱就远远不够用了。为了填补财政上的黑洞,理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税收。然而再怎么从平民和穷人手里捞钱,终究也没有几两银子。于是理查开始出售自己的庄园和城堡,同时更加变本加厉地卖官鬻爵。他为了凑钱,甚至同意苏格兰国王“狮子”威廉通过付钱,来解除在《法莱斯条约》中成为附庸时的效忠誓言。尽管理查几乎把自己所有一切能卖的都卖掉了,不过好在倒还没有动摇到英格兰统治的根本。

离开英格兰前,理查任命达勒姆主教休 德 普约塞特、埃塞克斯伯爵威廉 德 曼德维尔、以及首席大法官威廉 德 朗香作为代理人留守英格兰。然而还有一个让理查头疼的人,那就是他自己的弟弟约翰。理查心里明白,这个身材矮小、有点不起眼的弟弟,其实和他们几个兄弟一样,是个彻头彻尾的二五仔。原本理查想让约翰跟自己一起前往东征,方便自己随时监视他。而在约翰拒绝前往东征后,理查又想把他和另一个私生子兄弟杰弗里(平定1173-1174大叛乱中崭露头角的那位)一起放逐。但是在太后埃莉诺的劝说下他改变了主意,只把杰弗里逐出英格兰。而约翰仍然是王位的威胁,为了确保在自己离开时,弟弟不会趁机篡权,理查把各地的关键性城堡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同时他又按继承王位时承诺的那样,授予约翰莫尔坦伯爵的头衔,还把英格兰西部的一些庄园归入弟弟的名下。由于最早和约翰定亲的萨伏伊伯爵之女阿莱斯,没等到约翰成年就死了,亨利二世曾经又让他和格洛切斯特的伊莎贝拉订婚。伊莎贝拉是亨利一世私生子、首任格洛切斯特伯爵罗伯特的孙女,算起来也是约翰的表妹。由于伊莎贝拉的父亲和哥哥都死得早,这个英格兰西部最重要的伯爵领在继承上就有了争议。为了让约翰和伊莎贝拉能得到继承权,亨利二世还在亲家死后废掉了伊莎贝拉两个姐姐的继承权。只等伊莎贝拉成年两人正式成婚后,约翰便能以妻子的名义管理格洛切斯特。理查继位英王后,也并没有阻止约翰通过联姻在英格兰西部获得权利,而是维持了亨利二世的这个安排,希望这些领地及格洛切斯特三代人积累下的财富,足以填满约翰的心。

经过3个月的准备后,理查终于准备好出发。他让他的大军走海路,绕过伊比利亚半岛,前往马赛。他自己则没有随军同行,而是动身返回大陆,先去韦泽莱见了法王腓力二世。现如今两个年轻人都是国王了,每人身后都跟着一大票侍从,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因为共同反对亨利二世而结成亲密同盟。虽然表面上两人仍然维持着不错的关系,但是内心里考虑的已经是各自的利益了。无论如何,这两位都将要离开西欧,前往参加东征的年轻国王,还是需要坐在一起,谈一谈两人离开之后的安排。理查和腓力在会面上交换誓言,宣称两人互不侵犯,平分战争所得的利益,并共同保护两人参加十字军的下属的财产。两人达成协议后在里昂分别,理查要去马赛,和自己从海路进军的人汇合。而腓力则带着自己的人去热那亚找船,两人约定在西西里再次碰面。

如图例所示,大虚线为第三次东征中,理查和腓力的主要进军路线。本篇的故事也将重点围绕这次东征展开

对于在法兰西的领地,理查同样安排了一批代理人,来管理自己的庄园和收入。诺曼底的总管,是从亨利二世起就一直任职的威廉 菲茨拉尔夫;安茹原总管、图尔的史蒂芬因为财务问题被下狱,他的职位由佩恩德 罗切福特代替。普瓦图的总管由教会的教长彼得 伯廷担任,加斯科涅则由赫利 德 拉 策勒管辖。

做好这些安排后,理查来到马赛,却发现他的大军在里斯本耽误了太长时间,超过约定的时间一周仍然没有赶到。急性子的理查没了耐性,索性自己雇船沿着意大利的海岸,一路走一路旅游启程去了西西里。理查启航半个月后,他的人才赶到马赛,得知国王已经启航后,急急忙忙直航赶去西西里,终于比理查早了将近10天到达墨西拿。此时西西里的国王是罗杰二世的私生子孙子、莱切的坦克雷德,他在前国王威廉二世死后,由权臣推举篡夺了王位,随后又囚禁了前王后琼。理查来到墨西拿后,得知自己妹妹被囚禁,立刻要求坦克雷德释放琼,归还王后的嫁妆和继承的遗产,并兑现前国王威廉二世承诺给予十字军的经济援助。迫于理查的压力,坦克雷德同意释放琼。但是由于西西里在和德皇海因里希六世的战事中耗空了国库,涉及到钱的问题时坦克雷德只能支吾拖延。于是理查便包围了巴格纳拉的一座城堡和一座修道院,想要自行取得自己认为应得的金钱。同时由于英法两只大军在墨西拿严重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墨西拿的市民纷纷要求外国军队离开,这又进一步激怒了理查。理查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主儿,他立刻下令手下的军队围攻墨西拿,法王腓力也被动地卷入了这场纠纷。结果原本应该是严禁攻打同宗的十字军,只用了不到1周的时间,就攻克并洗劫了墨西拿。而在战后,理查将所有战利品据为己有,又在墨西拿的废墟上建立自己的营地。这就让法王腓力十分尴尬,本来这场对同宗的战事跟自己关系并不大,打就打了但是好处都让你理查占了是几个意思?早先说好平分所得利益的承诺,难道理查早就抛到了脑后?不过两人也没到为此翻脸的地步,还是一起留在墨西拿过了冬。

当然理查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并不打算在西西里久留。到了第二年春天,西西里国王坦克雷德也终于认怂,同理查和腓力达成了和约。坦克雷德归还全部应属于琼的财产,理查和腓力则承认坦克雷德为西西里的国王。除此之外,坦克雷德还送出自己的一个女儿,和理查名义上的继承人、他4岁的侄子、布列塔尼的亚瑟订婚。然而在理查公开宣布侄子亚瑟为自己名义上的继承人后,腓力忍不住开始询问理查,究竟如何安排和爱丽丝的婚约。在激烈的争执中理查向腓力摊牌,由于爱丽丝和自己父亲传闻中的亲密关系,甚至可能还有一个私生子,那么按照教会的律法,自己不可能再娶爱丽丝。腓力还得知,理查新选定的未婚妻、纳瓦拉公主贝伦加丽娅,由英格兰太后、阿基坦的埃莉诺陪同,已经在前来墨西拿的路上,而且很快就会到达。于是两人间表面上一直在维持的亲密关系,这下终于也走到了尽头。腓力感觉自己彻底被理查背叛,他总不可能再留下来,出席理查和另一个女人的婚礼。于是腓力只能带着作为退婚赔偿的巨款,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西西里直接去了阿克。他还暗中改变了立场,支持坦克雷德在西西里反对理查。

不过理查自己也没在西西里再呆多久,几天后埃莉诺带着贝伦加丽娅到了墨西拿,和理查及琼汇合。自从亨利二世同意将琼嫁到西西里,且埃莉诺自己又被长期软禁,母女俩已经至少14年没有见过面了。短暂的相聚后,一家人又要分别各奔东西。埃莉诺年事已高,显然不适合再去参加条件艰苦的远征,而且英格兰还需要她回去坐镇。虽然埃莉诺在议会中并没有实际的职权,但只要她在国内,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威慑,还能最大程度上管住约翰。而理查,自然还要继续东征的旅程。贝伦加丽娅也要跟着理查一同参加东征,并在路上安排两人的婚事。而琼也不可能在留在西西里了,她接替了埃莉诺陪着贝伦加丽娅,一道踏上东征的旅途。


二、塞浦路斯展威风,阿克城破人蛮横


接下来理查原打算前往克里特岛,但是一场风暴吹散了他的船队。一部分在风暴中破损严重的船,被吹到了塞浦路斯南边,不得不在岛的南边靠岸。此时塞浦路斯的总督,是前拜皇约翰二世的曾外孙,号称“暴君”的伊萨克 杜卡斯-科穆宁。他见到船只残骸上的财宝,起了歹心并将其全部占为己有,而船上的幸存者也都成了俘虏。不幸的是,琼和贝伦加丽娅,也在这些幸存者中。等理查在罗德岛登陆,得知自己妹妹和未婚妻被困后,他便急忙赶往塞浦路斯进行救援。

CK2中塞浦路斯的伊萨克,游戏里只做了其母亲为科穆宁家的,据说其父为杜卡斯家的某成员。

理查在塞浦路斯南岸的莱梅索斯登陆,命令塞浦路斯总督伊萨克交还人质与财宝,却遭到了拒绝。于是理查的军队直接攻破莱梅索斯,建立了自己的滩头阵地。伊萨克迫于理查大军的压力,只得将琼和贝伦加丽娅等人送还理查。他还许诺等自己返回位于岛东部的大本营法玛古斯塔后,便归还从失事船只上找到的财宝,同时再另派自己旗下的500名士兵加入理查的阵营。于是理查便在莱梅索斯暂时住下,等待伊萨克兑现他的诺言。在他等待的期间,很多之前在耶路撒冷的大贵族,纷纷前来投奔理查,其中就包括前耶路撒冷国王、吕西尼昂的盖伊。吕西尼昂位于普瓦图,所以盖伊家曾经也是埃莉诺及理查的封臣。然而在前面提到过的、20多年前那次埃莉诺返乡遇袭事件中,正是盖伊和他的哥哥们袭击了埃莉诺,还在战斗中杀死了索尔兹伯里伯爵帕特里克,因此早已被理查放逐。当然这些陈年往事,此时已经不会成为两人间的争执点。再加上盖伊娶了耶路撒冷公主西比拉,名义上西比拉还是理查的远房姑姑。只可惜这个姑姑和她的两个年轻的女儿,已经在前一年因为瘟疫死在阿克城外的军营中。如果那两个小女孩没死,绝对会是理查重点争取给亚瑟的联姻对象。当然即使没有西比拉,对理查来说他仍很需要盖伊来作为自己在这次十字军东征中的旗帜。有了盖伊的宣称,即使只是从一个已经亡故的婚姻而来的宣称,也能使得理查在耶路撒冷的行动更加名正言顺,且有助于拉拢那些耶路撒冷旧部中支持盖伊的派系。因此盖伊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理查的座上宾,并出席了理查和贝伦加丽娅在莱梅索斯举办的婚礼。

纳瓦拉公主贝伦加丽娅,理查的王后

理查原计划在莱梅索斯短暂休整之后,就继续东进前往加入攻打阿克的大部队。然而他在莱梅索斯等了伊萨克几天,却只等来伊萨克返回法玛古斯塔后反悔的消息。伊萨克不仅否认了之前的承诺,还要求理查立刻离开塞浦路斯。于是理查再次选择性忽略了塞浦路斯本身也是个基督教地盘这一事实,命令他的大军攻打整个塞浦路斯岛。也许对于理查来说,十字军东征只有光复耶路撒冷这个最终目的是唯一重要的。至于东征的过程如何、十字军本身的纪律约束,在他的国王身份之前都不值一提。不管怎么说,理查任命盖伊为统帅,迅速横扫了整个塞浦路斯。某种意义上,对塞浦路斯的征服,也算是帮助盖伊在东方重新建立威信。由于盖伊在哈丁之战中被俘,作为国王他的声望受损严重,而且耶路撒冷的陷落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归咎于他的失职。而此时盖伊王位的主要竞争对手、由法王腓力支持的,蒙费拉的康拉德,则是守住提尔这座最后港口的英雄。并且康拉德同样娶了耶路撒冷的公主,基于婚姻同样可以有王位的宣称。在西比拉死后,王位的正统继承人,本来就应该是她妹妹伊莎贝拉。作为伊莎贝拉新近的第二任合法丈夫,康拉德因婚姻成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实际上比盖伊更为正当。因此在对王位的争夺中,盖伊本就已经处于劣势,重新确立其形象至关重要。这不仅是盖伊和康拉德两人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两人背后的英王理查和法王腓力的角逐。

游戏历史文件中,1190年西比拉活着的时候,盖伊还是耶路撒冷的国王。1191时已经变成了伊莎贝拉,盖伊则成了提尔的伯爵。然而提尔实际上是在康拉德的控制下,康拉德甚至不让盖伊进城,盖伊才去围攻了阿克。另外游戏里伊莎贝拉只有耶路撒冷国王头衔和阿什卡隆公爵头衔,所以开局后会收回下属一个伯爵领落脚

理查对塞浦路斯的战事,并没有持续了很长时间,本地的权贵便纷纷倒向英王。很快伊萨克便认识到自己大势已去,只能向理查投降。不过伊萨克倒也算有个性,向理查提出要求不要用铁链囚禁自己,以符合其高贵的出身。理查答应了他这一要求,真的没有用铁链锁住伊萨克,而是用一副银质镣铐锁了这位自视甚高的总督。征服塞浦路斯后,这座岛仍然是西方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后一座中转站。同时,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一度占据了周围大量领地的耶路撒冷王国,如今只剩下提尔一座港口孤城。除了继续参与围攻阿克的十字军,许多离开圣地的人,也都会选择前往塞浦路斯,以躲避这场不同宗教间的战争。

1190年近东一带势力分布,基督教国家只剩部分沿海地区还在掌控中

离开塞浦路斯后,理查终于到了阿克,和十字军的主力部队汇合。自从盖伊来到这里建立营地,对阿克的围攻已经持续了1年多的时间。双方的战事很激烈,却始终没有决定性的战果。与法王相比,理查到达阿克的时间晚了1个半月。他在西西里启航更晚,又在塞浦路斯耽误了1个月的时间。虽然腓力到来后已经架起了一部分攻城器,但却正因为痢疾称病休息。此时十字军在阿克的日子确实也并不好过,除了疾病始终在军营中流传,还有萨拉丁的大军在威胁着他们。名义上十字军是在包围阿克,实际上萨拉丁的大军还在他们外侧包围着他们,基督教的军队就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中间。而且理查本人同样没能躲过疾病的困扰,到达阿克后很快就出现了类似坏血病的症状。不过理查并不打算拖延下去,他除了准备正面攻城用的装备,还向萨拉丁派去了信使,希望能和萨拉丁当面交流。萨拉丁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并不想在交战状态下与基督教的国王会面。不过萨拉丁听闻理查患病的消息后,为了表示善意,还是送去了新鲜的水果,两人间由此也建立了书信的来往。

当理查还在做攻城的准备时,腓力打算独自抢先发起进攻。他的军队支起了攻城塔和破城锤,成功的在城墙上打开了缺口。然而阿克的守军通过声响和狼烟,向萨拉丁在城外的军队送出消息。每当十字军接近破城时,萨拉丁的军队就从外侧攻击十字军的后方,迫使其回军迎击,这就给了城内守军修补缺口的时间。几轮下来腓力的部队仍然没能攻入阿克,还损失了弗兰德斯伯爵、阿尔萨斯的腓力。不过随后理查的军队也从另一个方向投入了攻城,对阿克的城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然而十字军的部队还是被顽强的守军击退。眼看阿克城将要失守,城里的守军向十字军提出投降的条件,却被理查拒绝了。而萨拉丁似乎也放弃了阿克,不再对十字军的营地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城里的守军只得派人去见萨拉丁,言称如果苏丹再不派兵救援,那么阿克只能向十字军投降。不过这没能打动萨拉丁,他如果真的已经决定放弃阿克,那么守军究竟是被攻克还是投降,对他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总归都是要变成俘虏的。因此在又经历一场交锋后,守军再次向十字军提出几乎无条件的投降,终于被康拉德所接受。

虽然十字军终于进入了阿克,但是由于理查和其他统帅的斗争越演愈烈,其内部反而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首先离开的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在德皇“红胡子”弗雷德里克死后,来自德意志的骑士主要由利奥波德指挥。利奥波德是法王路易七以及康拉德的表亲,自然是法王腓力的盟友,也是康拉德的支持者。而且被理查关押的塞浦路斯总督伊萨克 杜卡斯-科穆宁,同样与利奥波德的母系有亲缘关系。由于阵营间的对立关系,利奥波德与理查关系本来就不怎么好。另一方面,作为德意志骑士的代表,利奥波德一直在十字军内部争取和理查、腓力平起平坐,不过理查显然不认为一个公爵可以和自己有相同的权利。十字军进入阿克后,利奥波德的旗帜被康拉德立在英法两王的旁边。理查则认为这过于傲慢,一个德皇的封臣安能与自己并列。于是理查的手下,直接把利奥波德的旗帜从城墙上扔了下去。受到如此羞辱,利奥波德感到十分愤怒,干脆直接返回了奥地利老家。

奥地利公爵、巴本堡家的利奥波德,其母出自科穆宁家。另外不知道为什么游戏中利奥波德没有十字军的特质,而腓力就有

理查的另一个对手、法王腓力同样没有再久留,之前的疾病已经耗掉了他的大部分热情,而且法兰西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处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围攻阿克过程中去世的弗兰德斯伯爵腓力。弗兰德斯伯爵腓力是北法地区最重要的领主之一,而且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他没有子嗣,因此当他死后弗兰德斯的继承就成了大问题,很可能影响整个北法的稳定,这也是令法王着急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腓力也对理查感到愤怒。且不说和爱丽丝之间破裂的联姻,腓力认为理查始终没有兑现两人间平分所得利益的承诺,不论是在西西里还是在塞浦路斯。再加上两人选择拥立了不同的阵营,也让两位国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很难再继续合作下去。然而法王在攻克耶路撒冷前就离开,在狂热的人眼中看来无异于是十字军的逃兵,应该遭到绝罚。理查对腓力的决定同样不满,他将法王的行为称之为耻辱和怕死。当然另外可能的原因是,理查自己之所以能比较放心的前来参加东征,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法王腓力也来了,英法都无国王在家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大的动作。如今腓力返回法兰西,如果再和约翰结盟,理查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不论如何,腓力还是坚称攻克阿克后自己已经完成了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承诺,留下勃艮第公爵统帅部分海外军团及其所需的军饷,自己则准备经热那亚返回法兰西。

不过在腓力离开前,理查还须就一个关键的争议点和他达成一致,就是究竟谁才是现在耶路撒冷的合法国王。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理查支持的是盖伊,腓力则是支持伊莎贝拉和康拉德。客观的说,在西比拉死后,王位的确应该由妹妹伊莎贝拉继承,康拉德则以其丈夫的身份进行统治。但是这场婚姻本来就是耶路撒冷失陷后,在一部分人操作下,让伊莎贝拉离婚后才结成的,同样有一定争议。因此两派各自拥立自己所认同的国王,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因此最后两派只能互相妥协,毕竟收复耶路撒冷的战事还得继续,没有圣城的话谁做国王还不是一句空话。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名义上盖伊继续担任耶路撒冷的国王,而当盖伊死后,则由伊莎贝拉和康拉德,或者是两人的后人继承耶路撒冷国王的名号。


三、阿尔苏夫喜得胜,后院起火祸乱生


暂时解决王位的争端后,理查便开始准备继续向耶路撒冷进发,而腓力则离开了十字军的队伍。尽管很多人在攻克阿克后离开,就像第一次东征攻克安条克时一样,但是理查的征途仍将继续。理查现在彻底成了这只十字军的领袖,而且他并非没有自己的盟友,支持盖伊的一派成为了南下的主力。比如说托龙男爵汉弗莱四世,他也正是公主伊莎贝拉的前夫。当年这两人在卡拉克堡举办婚礼后,盖伊也在出席宾客的名单上,还正赶上萨拉丁来攻打卡拉克。不过这次在围攻阿克的期间,两人由于派系争端刚刚离婚。前面也提到了在西比拉死后,按说应由伊莎贝拉继承王位,那么就会由汉弗莱作为国王施行统治。这显然不是一些权贵希望看到的,他们想推举康拉德为国王,便需要操纵伊莎贝拉的婚姻来达到目的。于是他们找了各种借口,包括伊莎贝拉当初是被强迫的、汉弗莱口吃还不像个男人等等,由教皇特使、比萨大主教乌巴尔多 兰弗兰基宣布两人的婚姻作废。尽管坎特伯雷大主教鲍德温试图阻止康拉德和伊莎贝拉结婚,宣称两人若结婚则为通奸,但是随着他的病逝再也没有谁能阻止这一切,理查这时候还在西西里过冬呢。在被离婚后,汉弗莱继续作为盖伊的支持者,和他一起去了塞浦路斯向理查效忠。而且由于汉弗莱懂得阿拉伯语,经常充当理查的翻译。理查来到阿克后,和萨拉丁之间进行沟通时,汉弗莱还是理查这一方的中间人。有了盖伊和汉弗莱等人加入自己的阵营,理查在耶路撒冷的战事也就更为从容。至于康拉德在失去了腓力和利奥波德两座靠山后,始终担心理查和盖伊借势收走他的所有权利,甚至害怕两人阴谋暗杀自己,便带着伊莎贝拉返回了提尔,想要牢牢抓住这座自己从萨拉丁大军威胁下保住的城市。

游戏里汉弗莱被放到了萨伏伊的宫廷里,他和伊莎贝拉的婚姻也没有体现

当理查还在阿克休整时,萨拉丁通过中间人和理查取得联系,商讨交换在阿克投降的俘虏的事。理查同意释放俘虏,条件是萨拉丁归还真十字架、释放被俘的基督徒、以及额外的一大笔赎金。显然这不是一笔公平的交易,不过萨拉丁也并非真心想要赎人。他在等待更多援军到来,想要重新夺回阿克。理查见对面有拖延的意思,便要求首先释放部分重要的基督教俘虏以示诚意,却被萨拉丁拒绝了。于是理查要求对面一个月内交付赎金,否则便不再就此谈判。然而理查从来就不是个有耐心的人,没等到最后期限,他就因为对方迟迟没有送出赎金感到愤怒。理查将所有的俘虏押到艾亚迪的小山丘上,这里离萨拉丁的军营不远,正好能被对面看到。当着萨拉丁和他全军的面,理查处决了将近3000名俘虏。萨拉丁的大军也被激怒了,向小山丘上发起了进攻,却被十字军占住优势地形打了下去。随后理查返回了阿克,而萨拉丁为了报复,同样杀掉了自己手上全部的基督教俘虏。

在这次杀俘事件之后,双方间的对立情绪又一次被激化,理查也在准备下一步的进军计划。而对南下进军路线的选择,理查并没有冒险选择走陆路,而是准备继续乘船沿海岸南下,想要攻打耶路撒冷旁的港口城市雅法。萨拉丁当然不可能让理查如此容易的南下,不停派人骚扰十字军靠岸时的营地,将十字军牢牢压在海岸附近,难以从内陆就地获取补给资源。在补给困难的情况下,理查只能让军队在早上天气还不热的时候进军,并且频繁的休息,避免水的过度消耗。而为了应对萨拉丁的跑轰战术,理查命重骑组成密集纵队靠在内陆一侧,重步兵保护侧翼,又将十字弓放在前排远程输出。而至关重要的辎重补给则在靠海一侧受到保护,内侧还有军队进行轮换休息,以此保证己方能有持续的战斗力。

尽管进军速度很慢,理查的部队还是在一步步逼近雅法。虽然萨拉丁军队的跑轰战术一如既往的有威胁,但是理查的部队也艰难的应对了下来。而且十字弓的威力确实不容置疑,一箭就能放倒撒拉逊人的一人一马。而相比之下撒拉逊人的弓箭穿透力就差了一些,在没有射中要害的情况下,甚至挂了10箭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伤害。即便如此直到十字军翻越卡梅尔山时,他们才获得了一点喘息的时间。萨拉丁的军队并不适合在山地作战,于是撒拉逊人穿过田原,抢先赶到凯撒利亚寻找合适的袭击机会。很快萨拉丁等到了一个机会,他把军队埋伏在阿尔苏夫靠近海岸且延伸很长的一段森林中,只等十字军经过时便发起袭击。

不过理查也很有经验,他的军队小心翼翼地经过了森林的前半部分,扎营时又借助罗切泰莱河口泥泞的沼泽防备萨拉丁骑兵的袭击。然而在理查的营地和阿尔苏夫古城之间,十字军行进的必经路线上还有一段宽阔的平原地带,这里也是萨拉丁预定发起攻击的战场。第二天黎明过后,理查的军队再次开始进军,而撒拉逊人的斥候已经将其动态完全呈送给萨拉丁。但是萨拉丁并没有急着发动袭击,命令军队继续在森林中潜伏。因为在之前的攻势中,他的跑轰战术并没有在十字军的纵队阵型中占到什么便宜。所以他放过了理查的中军,集中自己的主力部队猛攻十字军的后队,想要在对方严密的阵型中撕开一个裂口,再将基督徒各个击破。萨拉丁手下的弓骑和轻装步兵冲在最前面,用弓箭和掷矛攻击十字军,而十字军的部队则以十字弓回击。前面也提到了,相比之下十字弓威力更强,并且十字军也并不去追击退却的弓骑部队,只是专注于保持自己的防御阵线。随后萨拉丁派出了自己的精锐部队,马穆鲁克和来自库尔德的老家底部队,以及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贵族们的军团。十字军方面的后卫部队,是由加尼尔 德 纳布鲁斯率领的医院骑士团,他们在面对萨拉丁大军的冲锋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由于遭到了侧、后方两翼夹击,步兵们不得不保持盾墙的阵势,一步一步后退向中军靠拢。萨拉丁和他的兄弟则冒着十字弓的射击,亲自上阵督战冲锋,想要和十字军展开近战肉搏以尽快消灭对方。

CK2中的医院骑士团大团长加尼尔 德 纳布鲁斯

然而理查领导的十字军部队并没有被萨拉丁的战术冲垮,在对方反复冲锋下艰难地维持住了阵线。同时他还将手下的骑士集中在一起,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发起反击。到了正午时分,作为先锋的圣殿骑士团终于到达阿尔苏夫并控制了这座古城。而后卫医院骑士团的十字弓部队则损失惨重,在撒拉逊人的冲击下濒临崩溃。医院骑士团大团长加尼尔 德 纳布鲁斯不断向理查请求,由骑士发起冲锋进行反击。理查拒绝了这一请求,他还在等待撒拉逊骑兵损失掉更多战马,并且陷入胶着的近战中难以脱身。加尼尔 德 纳布鲁斯则无法继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顶在前排作为诱敌深入的香饵,于是他和另一名骑士鲍德温 德 卡伦无视了理查等待信号的命令,一面高呼圣乔治的名字,一面穿过步兵阵线发起了冲锋。见到大团长带头发起了反击,医院骑士团的骑士们马上都加入了冲锋的队伍,随后法兰西的骑士们也一并冲了上去。

这下理查的战术部署一下就被打乱了,不过他马上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做出了调整。理查心里很明白,一旦发起了反击冲锋,那么成败就在此一举。如果反击的骑士被击败,那么不止全军的士气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十字军就再也没有机会击败萨拉丁的大军了。或许此时还不是理查计划中最好的时机,但是趁着加尼尔带头冲锋士气正高昂之时发起反击,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反攻确实打了萨拉丁的部队一个措手不及,撒拉逊人的右翼已经和十字军混战在一起,甚至一些弓骑兵都选择下马放箭来提高命中。于是他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正面吃了一整发集团冲锋,立刻损失惨重。很快撒拉逊人的右翼部队就被击溃,中军和左翼也随之败退。理查担心长距离追击会陷入危险,叫住了自己的部队,而一些孤军深入的十字军,则被萨拉丁的部队反杀。当萨拉丁的侄子塔基阿尔丁重整部队继续攻击十字军时,理查带领骑士们再次发起冲锋,击溃了撒拉逊人的第二波攻势。他仍然不允许自己的部队追击,随后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还是比较明智的。撒拉逊人仍然有战意,又发动了新的攻势。然而此时大势已定,理查的骑士们以两拨集团冲锋化解了撒拉逊人的攻势。随着撒拉逊人四散进入森林,理查收住自己的部队,进入阿尔苏夫扎营休息。

尽管理查击溃了萨拉丁的部队,但是并没有给对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战后萨拉丁返回耶路撒冷恢复元气,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的斋月时间到了。理查则率领得胜之师,3天后就赶到了雅法,很快攻克了这一港口重地。此时理查离开西欧已经有一年多,当他终于在东方初步打出一点曙光后,大后方的英格兰却是阴云密布。英格兰的政法官、埃塞克斯伯爵威廉 德 曼德维尔已经去世,首席大法官威廉 德 朗香大权独揽,不愿和理查指定的另一个政法官休 德 普约塞特合作,但他自己却又不得人心。威廉 朗香野心不小,但本事不大,根本镇不住留守英格兰的贵族,也缺少足够的应变能力。而理查的弟弟约翰,则趁机把自己包装成了代理的摄政王,甚至是下一任国王的可能人选,并和朗香不断摩擦。

朗香除了首席大法官,还是埃利主教。不过在游戏里,埃利主教是个随机人,朗香则被放到了爱尔兰一个小领主的宫廷里。它的属性也就只对得起自己主教的身份,财政管理才只有可怜的2点

约翰在英格兰展开的夺权行动,正是理查一直担心的。而被他放逐的另一个兄弟、亨利二世的私生子、约克大主教杰弗里,在得到教会的支持后,此时也返回了英格兰,并在多佛登陆。和亨利二世那个油嘴滑舌、也叫杰弗里的合法儿子不同,这位约克大主教是个实干派,在亨利二世的宫廷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前面也提到过,在亨利二世三个儿子大反叛期间,杰弗里就在北方应对苏格兰国王威廉的进攻。亨利二世晚年的时候,杰弗里又是英格兰的首席大法官。当亨利二世去世的时候,这个私生子杰弗里是唯一陪在父亲身边的儿子。如果不是他的出身没有继承权,亨利二世一定会考虑将他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当然王后埃莉诺可不会喜欢这个亨利二世的私生子,尤其在她被理查释放后,不时刁难这个可能威胁自己爱子地位的人。至于理查即位后,对这个没有继承权的兄弟也是有几分忌惮的,提名他为约克大主教。尽管在西欧历来有提名本族兄弟,尤其是私生子,成为主教的习惯,但这无疑还是理查给杰弗里的一个信号,告诉他专心做个僧侣不要想继承世俗上权力。在理查准备东征之时,又以杰弗里缴纳的金钱数目不足为由将他放逐,并要求他三年内不得返回英格兰。因此朗香听说杰弗里在多佛登陆后,便派人前去逮捕杰弗里。而约翰提前给杰弗里送出了消息,杰弗里便躲进了多佛的圣马丁修道院。朗香的手下还不罢休,将圣马丁修道院团团包围。4天之后他们失去了耐心,直接闯入修道院,将圣坛旁的约克大主教绑了出来。如果这一切是在暗中进行的,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可是朗香的这些手下显然不可能有这种意识,他们还拖着杰弗里经过多佛的街道。也许他们觉得这样才是彰示权利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托马斯 贝克特被杀事件的影响还没有过去,这个行为其实是极不明智的。约翰的支持者们就此大做文章,很快舆论和整个英格兰的教会都走到了朗香的对立面。这下朗香彻底失去了对英格兰的掌控,伦敦的市民公然迎接约翰入城掌控局势。而朗香则被议会剥夺一切权利后扔进了伦敦塔,直到他交出人质,并许诺承认约翰为理查的继承人后,才被约翰释放。

理查的私生子兄弟杰弗里,游戏里没有了约克大主教的头衔,呆在英格兰的宫廷里,五维数据也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

此时在雅法的理查,还不知道英格兰已经变天,他正在加强对沿岸地区的控制权。萨拉丁知道在阿尔苏夫之战失败后,自己已经无力阻止理查,只能放弃了巴勒斯坦南部的大量领地。尽管理查和萨拉丁打得热火朝天,但两人间的书信联系始终没有彻底断开,双方都在寻求谈判的机会。不管是为了转移萨拉丁的注意力,还是拖延撒拉逊人的进军时间,理查甚至在书信中提出双方进行联姻,由萨拉丁的兄弟阿尔 阿迪尔迎娶自己的妹妹琼。至于条件是萨拉丁的兄弟改信天主教,而圣城一带则作为两人结婚的嫁妆。这个条件当然是双方都不可能接受的,即使萨拉丁的兄弟同意为此改信,琼也绝不接受与一名异教徒的婚姻。


(未完待续)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狮心"理查篇(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