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公安岗哨发现行人很怪异,一卷卫生纸暴露王耀武
1948年,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后,我军迅速扫清济南外围守敌,被王耀武寄于厚望的茂岭山、砚池山阵地,不到一天后即被华东野战军占领,这使王耀武坚守济南的信心一下子被浇灭了不少。战役打响3天后,国民党整编96军军长吴化文在我军的冲击下,当场选择率手下2万余人战场起义。这下子直接让王耀武计划好的西部防线开了个大口。

解放济南
我军西线部队迅速穿插,主席突然想到,王耀武或许将会率部突围,还可能逃跑,于是下了一道急电。9月20日,粟裕和许世友等高级将领都收到了命令,要在部署上考虑到主席想到的两种可能性,不要让敌人有漏网之鱼,尽量全歼。华野上下立即展开部署,在众多将领中,一向比较逗趣的许世友却不吭声,开始在旁边观察起地图来。

【许世友】
根据他对王耀武的了解,他认为王耀武不会逃去临沂和平津,但是青岛有美军,想想蒋军和美军的关系,许世友认为王耀武逃去青岛的可能性最大,于是大手一挥,指给旁边的作战科科长说:“王耀武最可能逃去青岛,他的华容道就是张建桥。”张建桥在张建桥乡,属于寿光县的管辖范围。于是,寿光县公安局收到了命令,在桥头设立岗哨,而且还轮岗值班,对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检查得十分仔细。

我军解放济南后,寿光县对来人检查的更紧了。1948年9月28日的上午,寿光县公安局的刘金光和另外两个公安战士正在值班,突然来了2辆马车要过桥。这2辆马车上的人自称是商人带着家眷,男的都穿成商人的样子,女的打扮有些妖艳,很容易被认为是青楼女子。刘金光走进一看,车上的2个女人看上去不像良家妇女,其他男的虽然穿着商人的衣服,可是个个都脸晒得黑黑的,哪个商人不是白白胖胖的?再加上这些男的穿着商人衣服似乎也不是很习惯,刘金光的怀疑更大了,面不改色地问:“你们打哪里来的?”车上人回答:“济南来的。”
刘金光继续问:“那你们到哪里去?”车上人说:“去青岛。”这下子,在场的3个公安战士都心里有数,从济南到青岛,不正是上级提到的敌军逃跑路线吗?而且这些人的组合太过离奇,这么多大男人,只带着2个女人,还说是家眷,可没凑近都能闻到那股脂粉气味了,说不是青楼女子都没人信。明显是临时抓了人凑数的。3个公安战士立即问了所有人的名字,奇怪的是,有一个叫乔坤的没下车,说自己有病下不来。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金光将这些人都一个一个带到了附近的小房子,然后让剩下2个同志留守在原地。每次刘金光只带1个人离开,这样子就能避开其他人当场串供,不得不说刘金光很机智,这个办法就是现代常说的“囚徒困境”。这么一盘问下来,这些人自然很快就露了马脚,虽然都说是经商的,可是几个男的说的营生根本就不是一个。有的说开饭馆,有的说是布商,这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到了那2个女的,她们说自己本来是在济南接客的,后来打仗了就逃跑了,正好她们都是青岛的,路上碰到这2辆马车,就一起走了。这下子谁是骗子就很明显了,那几个男的肯定有问题,至于那个不下车的,有大问题!不过,一开始公安战士们没有在车上搜到手枪或者弹药,只能先将这些人押送到寿光县公安局的临时驻地。
到了驻地,那一行人还在狡辩,终于纸包不住火,战士们上车掀开了乔坤的被子,那人似乎疼得直哼哼,是个四五十岁的大胖子,还有一脸的胡子。战士一把拽下这个人头上包着的白毛巾,一看还有个印子,这是蒋军军官常年戴大盖帽留下的特征。这人肯定是个蒋军的大官,战士们强制大胖子下车,让他站好开始搜身,结果搜到了一卷卫生纸。战士们都没见过这东西,继续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大胖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这是手纸。”

在那个年代,只有达官贵人才使用卫生纸。审问的战士直接拍了桌子,大喝道:“你别再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我们已经掌握了你的身份!”胖子顿时眉头紧锁,汗珠往下掉,最后他要求见县长。战士们觉得这人口气还不小,于是找来了县长。这么一来,那人也就松口了,说自己就是王耀武。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派了2个心腹,一个去临沂,一个去平津,自己则是走青岛,没想到在这里被抓了。
战士们解释说,他的这点小心思早就被许司令看穿了,王耀武听了直叹气。后来,华东军区和山东省对寿光县公安局,以及刘金光等3人进行了通报和嘉奖。许世友是个传奇人物,竟然能摸透敌将逃跑的心思。之前有人说,许世友只是武功好,打仗勇猛,不擅长谋划布局,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件事说明,许世友看起来大大咧咧,但粗中有细,机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