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逻辑学》 本质论第一章:反思(1)以及庸俗辩证法的问题
丙、反思
映象是和反思同一个东西,但映象却是直接的反思;映象进入自身,因而就其直接性说,是异化了的;对于这个映象,我们用了一个外来语,即反思Reflexion。
我们今天来看反映部分,前期我们已经看到本质的自身运动是反思,这是我们上次已经讲过的。然后新版本先刚的翻译会把它翻译成反映,这里你们会看到揭示了映象那一小节,所以整个映象这一章它会说,映象的整体就是本质作为自身反思。
这也就是整个第一部分“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本质本身就是反思,你们注意不是有一个本质在那里,无论是他是个物自身、还是我自身,然后反思他自己,就是说本质他能够构成自身,只能通过反思构成自身,整个本质的存在就在于这样一个自反性。所以其实没有现成的本质了,整个本质就是通过一个自反性的活动自身构成的,这才是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的一个含义。
这就是一种彻底去除集体化的过程性理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过程性的本体论,为什么是一种过程性的本体论,就是它也会构成本质。如果我们说本体论考察的是本质性的话,它同样会构成本质性,只是你会发现本质性不是现成在那里就有的可以枚举或者可以通过某种划分方式得到的,而是整个反映运动自我构成出来的,它不是现成的。所以我们看到映象和反思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映象是直接的反思。
映象是直接的反思就是我们上面考察映象的时候它已经是反映了。反映,就是有自反性的结构,但他自己还缺乏对此的把握。所以你们也会注意到黑这里特别有趣的一个地方,就是两个东西直接就是同一个东西,又直接不是同一个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呢?就是缺乏自觉,还缺乏自反性,就是说自反性是潜在的映象,也是个自身反射的运动反映,也是个自身反映的运动。但是在映象那里,”他自己作为自身反映“这一点是没有自觉的,而反思是有了这样一个自觉,所以你会看到在映象包括前面本质和非本质的部分还是有一个外在视角,而且我们会发现之所以有着非本质和本质的对立,实有和另一个实有的对立或者有一个映象和本质的分裂,原因就在于还是外在的考察映象,它还缺乏一种自己对自反性的自觉,这就是第一句话的含义。
映象和反思区别到底在哪,他会告诉你没区别,但是因为他直接是反思,所以他就没有把握到这一点,他自己缺乏自觉。所以我们讲过就是你和自己是没有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是在外在关系的意义上谈你和自己没有关系,不可能就是像一个什么东西。要理解这一点,你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不是你和一个a或一个b和一个其他什么东西的关系,在这意义上我们才能说你和自己没有关系,你直接就是自己。但是到反思这里,我们也会发现还有一种就是你和你自己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就不是你和你的肖像画、或你和你的家人、或你和你的模仿者这样的外在关系了,而是一种直接的自身关系,就你即直接是自己。而且你这样一个是自己,就是通过你和你的一个自身关系所构成的,这就是映象和反思的一个区别。
映象进入自身,因而就是直接性说是异化的,对于这个映象,我们用了一个外来语“反思”。这里的异化,我们在经典语境下,或许会认为就是黑是要扬弃异化,这点是没问题的,但是重点是你怎么理解对异化的扬弃?因为对异化的扬弃其实是非常容易庸俗化,理解的就是说异化是你现行的东西在那里,你变成另一个东西。然后你变成了另一个东西,以后你又有用某种方式直接返回到自身,就是脱离异化或去除异化了。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个差异化,这样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庸俗的,因为这样理解的辩证法很容易就变成一个正反合的辩证法,就是你正题是一个完完完整的东西,反题是出现的对立面把你异化了,然后合题是你扬弃了这样的异化,你又变成了一个完美的东西,只是你相对最开始的区别是就是你克服了你的对立面,变得更完整了。这是庸俗辩证法,实际上你会看到,既然映象在反思这里才有了一种自觉,所以他成为反思他这样一个进入自身。这样一个异化是构成性的,这映象它必须异化,或者说实际上从反思层面来看,映象总已异化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所以映象它直接在那里,你会注意到我们之前关于映象部分的讲法,映象它就已经是不断的自我映象的过程,也就是你在映象序列里你不可能找到第一个映象点。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例子来理解这一点,用现象学的例子:就你们知道胡塞尔,他在分析时间意识的时候,他会进行一个描述,就是你现在出现的一个原映象。
所谓的原映象,就是你每一个当下这一瞬间被给予你的映象,比如你现在在看着电脑、或者在听一个什么东西,总之就是每一个现在时刻你都会有一个原映象,这也就非常类似于黑格尔讲的感性确定性。但是原映象在胡塞尔的分析里,是总已经和滞留意识联系在一起了,或者说我们可以说原映象,它总是转瞬之间就已经进入到滞留中,然后新的一个原映象又出现了。所以实际上我们用一种现象学描述的方式来考察,就会发现不是就有一个一个一个这样的现在,像一连串的点一样构成的一条线,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是每一个原映象,它总是作为现在就已经进入到了过去,这也就是黑格尔在感性确定性那里讲的,就是你在描述那样一个指示运动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当下既有的指示,它总已经是存在的了,它已经过去了,所以存在就扬弃掉了最开始直接的那样一个指示(可以联想到芝诺的“飞矢不动”)。而存在就是进入到过去的那样一个现在的原映象上,它已经不在当下了。
而你原映象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就在于他是在现在的,你不可能说你的原映象是在过去了所以你现在没有一个映象,所以我们就把存在的原映象也扬弃了,然后得到了一个持驻于当下、永远保持在现在的一个形式。胡塞尔这里这样一个形式,其实就是活的当下,就是每一个特殊的原映象是转瞬即逝了,但是你原映象这样一个相位在这里是不会变的。
这就是后来他会联系到一个零度意识,也就是无意识来谈论,因为这样一个零度意识不是你任何一个具体的意识,但是它又贯穿了你任何一个具体的意识,始终保留于一个中心的位置。我们现在回到这里就更好理解为什么映象它进入到自身是异化这一点。对映象来说,它一定是构成性的,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映象的出发点。
也就是说,映象它作为一个运动,它其实是没有开端,没有终点的,有的就是一个不断映象,每个映象都是转瞬即逝这样一个自身关联的过程。所以他只要把握到这一点,他作为反思的时候,他会发现就是他总已经异化了,没有一个直接的意向,没有一个脱离映象的运动就现成在那里的,可以作为出发点来被来被把握的映象。